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701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包括合成载体和384孔空板,384孔板板体均匀等距分布着384个孔,每个孔均由上端的方形孔部分与下端的圆形孔部分经圆锥过渡而成,384孔板孔内设置有装配位,装配位为标准的方体或圆柱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微量、极微量DNA合成规模的难题;解决了DNA合成的合成载体体积过大的问题;解决了载体中CPG用量过大的问题;解决了DNA合成过程中试剂用量过多的问题,节省了合成试剂用量;优化的设计解决了384孔板密封性、兼容性的问题,降低了合成过程的突变率,使产品质量更加可靠,同时解决了合成DNA产品需要单独纯化的繁琐过程,可以在384孔板上直接洗涤切割我们所需要的DNA产品用于PCR反应,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
本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量DNA合成
,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
技术介绍
目前,DNA合成柱往往采用单柱管或是96孔过滤板,现有单柱管的规格多,体积大,不利于批量化、规模化和小型化操作,对于微量、超微量、大批量DNA合成,单柱管很难实现;现有96孔过滤板,主要有1.5和2ml的两种规格,同时可以完成96个DNA样本的合成工作,其对于批量化DNA的合成,较单管要快捷很多,但在处理的样本量上,还是无法满足微量、超微量DNA的批量化、规模化合成。现行的单柱管以及96孔过滤板的缺点,具体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成样本量有限,一次实验,最多能同时合成192个DNA样本;2)DNA合成规模都在25nmol以上,无法满足微量、超微量DNA的合成,这样所需配套的DNA合成的试剂用量也很大,不仅增加了试剂消耗,增加了处理成本,而且所用的处理试剂大多是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有害易挥发的腐蚀性液体,用量越多,废液排放越多,对人体和环境危害越大;3)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不高,操作极为不便,无法很好的实现自动化、批量化合成DNA样本;4)本身产品体积就大,而且所需的配套试剂和填料基质也多,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5)操作复杂,DNA产品合成后,还需要后续繁琐的纯化步骤,费时费力浪费成本和资源;6)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合成纯化一体化的需求。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化学分析、食品检测和临床诊断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需要对大量的DNA样本进行合成纯化,对DNA合成纯化配套的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通量、超微量合成与检测、成本控制、环保等,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DNA合成纯化试剂的使用量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包括合成载体和384孔空板,384孔板板体均匀等距分布着384个孔,每个孔均由上端的方形孔部分与下端的圆形孔部分经圆锥过渡而成,384孔板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装配位,装配位为标准的方体或圆柱体。装配位以外的内腔梯度减小,合成载体分为方体和圆柱体两种,可填装于384孔板的方体装配位和圆柱体装配位,方形合成载体边长≤4.0mm,厚度为0.1mm-7mm,圆柱形合成载体直径≤2.0mm,厚度0.1mm-7mm,载体规模0-10nmol。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384孔板中每个孔的装配位≥1个,上部装配位为方体结构,下部装配位为方体或圆柱体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方形孔部分设有至少一个装配位,装配位的内腔边长≤4.0mm,装配位的高度为0.1mm-7mm,装配位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圆形孔部分设有至少一个装配位,该装配位的内径(直径)≤3.5mm,装配位的高度为0.1mm-7mm,该装配位为圆柱体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384孔空板为384个单柱管或4块96孔过滤板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384孔空板的外部尺寸:长为120mm-130mm,宽为80mm-88mm,高为10mm-40mm。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384孔空板底端尖嘴部分为斜口或平口或尖口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384孔空板四周边框宽度为0.1-3mm。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装配位方体和装配位圆柱体空腔之间采用圆锥体空腔过渡,圆锥体空腔高度在1-20mm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方形合成载体边长≤4.0mm,厚度为0.1mm-7mm,圆柱形合成载体直径≤2.0mm,厚度0.1mm-7mm。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载体规模0-10nmol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合成产品直接清洗切割后便可用于PCR反应,而无需额外纯化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微量、极微量DNA合成规模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是专为微量基因合成(0.1-3nmol)而设计,合成规模最小低至0.01nmol,而市售的DNA合成柱合成规模一般都在25nmol或以上。2、解决了DNA合成的CPG载体体积过大的问题目前市售的CPG载体,直径和厚度基本都在2mm以上,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直径和厚度都在2mm以内,甚至低至1.2mm,为世界上“最小”的DNA合成用载体。3、解决了载体中CPG用量过大的问题用于基因合成的载体,其CPG含量在1-50ug之间就能够满足基因合成的要求,然而目前市售的合成载体含量大都在1mg以上,有的甚至在10mg以上,合成出来的DNA产品远远超过了实际的需求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增加了科研和生产成本,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本专利技术,载体中CPG含量可以低至1ug。4、解决了DNA合成过程中试剂用量过多的问题,节省了合成试剂用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直径和厚度低至1.2mm以内,所用的试剂体积最少低至0.4ul,而传统的合成载体所需要的试剂体积最少需要5ul以上,节省的合成试剂用量至少10倍以上。该技术不仅降低了试剂用量,节省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还保护了环境。5、优化的设计解决了384孔板密封性、兼容性的问题,降低了合成过程的突变率,使产品质量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的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的另一整体示意图。图4为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的背面示意图。图5为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的另一截面示意图。图8为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中合成载体的侧面剖视图图9为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中合成载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7,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包括合成载体和384孔空板,384孔板板体均匀等距分布着384个孔,每个孔均由上端的方形孔部分与下端的圆形孔部分经圆锥过渡而成,384孔板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装配位,装配位为标准的方体或圆柱体。装配位以外的内腔梯度减小;合成载体分为方体和圆柱体两种,可填装于384孔板的方体装配位和圆柱体装配位。方形合成载体边长≤4.0mm,厚度为0.1mm-7mm,圆柱形合成载体直径≤2.0mm,厚度0.1mm-7mm,载体规模0-10nmol。进一步:所述384孔空板四周边框宽度为0.1-3mm。进一步:所述384孔空板长122.0mm,宽81.0mm,高18.0mm,板四周边框宽3.0mm。进一步:装配位的数量为1个,装配位的内径为0.1mm-1.2mm,装配位的高度为0.1mm-1.2mm,384孔空板长122.0mm,宽81.0mm,高18.0mm。进一步:装配位圆柱体空腔之间采用圆锥体空腔过渡,圆锥体空腔高度在1-20mm之间。实施例11、384孔合成空板的设计空板长122.0mm,宽81.0mm,高18.0mm,板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成载体和384孔空板,384孔板板体均匀等距分布着384个孔,每个孔均由上端的方形孔部分与下端的圆形孔部分经圆锥过渡而成,384孔板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装配位,装配位为标准的方体或圆柱体;装配位以外的内腔梯度减小,合成载体分为方体和圆柱体两种,可填装于384孔板的方体装配位和圆柱体装配位,方形合成载体边长≤4.0mm,厚度为0.1mm‑7mm,圆柱形合成载体直径≤2.0mm,厚度0.1mm‑7mm,载体规模0‑10nmo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成载体和384孔空板,384孔板板体均匀等距分布着384个孔,每个孔均由上端的方形孔部分与下端的圆形孔部分经圆锥过渡而成,384孔板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装配位,装配位为标准的方体或圆柱体;装配位以外的内腔梯度减小,合成载体分为方体和圆柱体两种,可填装于384孔板的方体装配位和圆柱体装配位,方形合成载体边长≤4.0mm,厚度为0.1mm-7mm,圆柱形合成载体直径≤2.0mm,厚度0.1mm-7mm,载体规模0-10nmo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其特征在于,384孔板中每个孔的装配位≥1个,上部装配位为方体结构,下部装配位为方体或圆柱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384孔DNA合成纯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孔部分设有至少一个装配位,装配位的内腔边长≤4.0mm,装配位的高度为0.1mm-7mm,装配位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结构;所述的圆形孔部分设有至少一个装配位,该装配位的内径(直径)≤3.5mm,装配位的高度为0.1mm-7mm,该装配位为圆柱体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迈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