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68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包括去壳、加热、压榨、过滤、冷化、蒸馏、精炼、二次冷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低压微波加热山茶籽,能够更好地破坏果仁中蛋白和磷脂膜,减少油茶籽的含水率,促进油滴的溶出,提高压榨出油率,并且微波加热控制在100‑130℃,较低的温度能够减少游离脂肪酸含量提高和油脂过氧化产物产生,降低后续精炼工艺的难度;压榨采用较低温度压榨,避免压榨造成酸价和过氧化值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冷化‑蒸馏‑精炼‑二次冷化工艺处理,特别是精炼步骤中采用的贝壳粉含有微量的氧化钙和甲壳素,能有效降低山茶油中的酸价、过氧化值以及有毒过氧化物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油的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
技术介绍
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极为相似,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山茶油中还含有茶多糖、山茶皂甙、黄酮、茶多酚、维生素和植物甾醇等多种活性物质,经常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降血脂、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抗辐射、清除自由基、预防肿瘤等功效,国际粮农组织已经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油。现有山茶油的制备方法大多数采用烘干、破碎、轧胚和110℃以上高温蒸炒等工序,然后通过高温热压榨取油,加工工序较复杂、设备投资较大、生产成本较高、油色较深、品质较差,必须经过脱酸、脱水、脱色、脱臭、脱脂等精炼加工方可成为一级压榨油,精炼得油率较低,精制后山茶油丧失了天然风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具体工艺为: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去壳,选择成熟的山茶果,摊晒,让山茶果果皮自然裂开,去除果皮得到山茶籽,继续摊晒至山茶籽的含水率在12-20%;2)加热,在低压环境下对上述山茶籽进行微波加热烘干,加热温度为100-130℃,至山茶籽含水量为2-4%,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3)压榨,将上述山茶籽冷榨压榨出山茶油,榨膛温度为100~150℃,出油温度为80~120℃;4)过滤,将上述山茶油通过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5)冷化,将上述山茶油降温到-5℃~5℃并保存30h以上,取上层山茶清油;6)蒸馏,取上述上层山茶清油蒸馏,蒸馏压强为10-60kPa,蒸发温度为130-150℃,保持30-50min,然后在该压强下降低至冷凝温度为20~25℃,取山茶油液体;7)精炼,将上述山茶油液体加热到150-170℃并保持5-10min,然后降温到120-140℃,加入山茶清油重量的1-5%的贝壳粉,在130-150℃下搅拌反应50-10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过滤去除贝壳粉;8)二次冷化,将上述山茶油降温到-5℃~5℃并保存30h以上,取上层山茶清油,得到山茶精油。进一步的,所述的贝壳粉为新鲜贝壳经过打磨成粉,450-550℃温度下煅烧1-4h,冷却得到的粉末,贝壳含有大量的碳酸钙和少量的甲壳素,而碳酸钙的分解温度为898℃,通过450-550℃温度的煅烧,可以破坏贝壳的围观结构,释放出微量的氧化钙和甲壳素,使得贝壳粉具有净化、增稠、抗氧化等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所述低压环境下,压强为10-60kPa;所述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1000-2000瓦。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的山茶籽加热中加入山茶籽重量1-5%的糠壳;糠壳能够对山茶油进行脱色,同时糠壳中含有少量的米糠油,能对山茶油进行调味,使得值得的山茶精油味道更香甜可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低压微波加热山茶籽,能够更好地破坏果仁中蛋白和磷脂膜,减少油茶籽的含水率,促进油滴的溶出,提高压榨出油率,并且微波加热控制在100-130℃,较低的温度能够减少游离脂肪酸含量提高和油脂过氧化产物产生,降低后续精炼工艺的难度;压榨采用较低温度压榨,避免压榨造成酸价和过氧化值过高,本专利技术通过冷化-蒸馏-精炼-二次冷化工艺处理,特别是精炼步骤中采用的贝壳粉含有微量的氧化钙和甲壳素,能有效降低山茶油中的酸价、过氧化值以及有毒过氧化物的含量;经过检测,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山茶精油酸价低于0.05mg/g,过氧化值低于1mg/kg,氧化有毒产物丙二醛含量低于1ppb,水份含量低于1ppm。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去壳,选择成熟的山茶果,摊晒,让山茶果果皮自然裂开,去除果皮得到山茶籽,继续摊晒至山茶籽的含水率在12-20%;2)加热,在低压环境下对山茶籽进行微波加热烘干,加热温度为100℃,至山茶籽含水量为2%,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压强为10kPa,微波功率为1000-2000w;3)压榨,山茶籽冷榨压榨出山茶油,榨膛温度为100℃,出油温度为80℃;4)过滤,山茶油通过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5)冷化,将山茶油降温到-5℃并保存30h以上,取上层山茶清油;6)蒸馏,蒸馏压强为10kPa,蒸发温度为130℃,保持30min,然后在该压强下降低至冷凝温度为20℃,取山茶油液体;7)精炼,将山茶油液体加热到150℃并保持5min,然后降温到120-℃,加入山茶清油重量的1%的贝壳粉,在130℃下搅拌反应5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过滤去除贝壳粉;所述的贝壳粉为新鲜贝壳经过打磨成粉,450-550℃温度下煅烧1-4h,冷却得到的粉末,贝壳含有大量的碳酸钙和少量的甲壳素,而碳酸钙的分解温度为898℃,通过450-550℃温度的煅烧,可以破坏贝壳的围观结构,释放出微量的氧化钙和甲壳素,使得贝壳粉具有净化、增稠、抗氧化等作用;8)二次冷化,将山茶油降温到-5℃并保存30h以上,取上层山茶清油,得到山茶精油。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去壳,选择成熟的山茶果,摊晒让山茶果果皮自然裂开,去除果皮得到山茶籽,继续摊晒至山茶籽的含水率在12-20%;2)加热,在低压环境下对山茶籽进行微波加热烘干,加热温度为130℃,至山茶籽含水量为4%,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压强为60kPa,微波功率为1000-2000瓦;3)压榨,山茶籽冷榨压榨出山茶油,榨膛温度为150℃,出油温度为120℃;4)过滤,山茶油通过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5)冷化,将山茶油降温到5℃并保存30h以上,取上层山茶清油;6)蒸馏,蒸馏压强为60kPa,蒸发温度为150℃,保持30-50min,然后在该压强下降低至冷凝温度为25℃,取山茶油液体;7)精炼,将山茶油液体加热到170℃并保持10min,然后降温到140℃,加入山茶清油重量的5%的贝壳粉,在150℃下搅拌反应10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过滤去除贝壳粉;所述的贝壳粉为新鲜贝壳经过打磨成粉,450-550℃温度下煅烧1-4h,冷却得到的粉末,贝壳含有大量的碳酸钙和少量的甲壳素,而碳酸钙的分解温度为898℃,通过450-550℃温度的煅烧,可以破坏贝壳的围观结构,释放出微量的氧化钙和甲壳素,使得贝壳粉具有净化、增稠、抗氧化等作用;8)二次冷化,将山茶油降温到-5℃并保存30h以上,取上层山茶清油,得到山茶精油。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去壳,选择成熟的山茶果,摊晒,让山茶果果皮自然裂开,去除果皮得到山茶籽,继续摊晒至山茶籽的含水率在12-20%;2)加热,在低压环境下对山茶籽进行微波加热烘干,加热温度为110℃,至山茶籽含水量为3%,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压强为50kPa,微波功率为1000-2000瓦;3)压榨,山茶籽冷榨压榨出山茶油,榨膛温度为130℃,出油温度为100℃;4)过滤,山茶油通过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5)冷化,将山茶油降温到-3℃并保存30h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去壳,选择成熟的山茶果,摊晒,让山茶果果皮自然裂开,去除果皮得到山茶籽,继续摊晒至山茶籽的含水率在12‑20%;2)加热,在低压环境下对上述山茶籽进行微波加热烘干,加热温度为100‑130℃,至山茶籽含水量为2‑4%,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3)压榨,将上述山茶籽冷榨压榨出山茶油,榨膛温度为100~150℃,出油温度为80~120℃;4)过滤,将上述山茶油通过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5)冷化,将上述山茶油降温到‑5℃~5℃并保存30h以上,取上层山茶清油;6)蒸馏,取上述上层山茶清油蒸馏,蒸馏压强为10‑60kPa,蒸发温度为130‑150℃,保持30‑50min,然后在该压强下降低至冷凝温度为20~25℃,取山茶油液体;7)精炼,将上述山茶油液体加热到150‑170℃并保持5‑10min,然后降温到120‑140℃,加入山茶清油重量的1‑5%的贝壳粉,在130‑150℃下搅拌反应50‑10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过滤去除贝壳粉;8)二次冷化,将上述山茶油降温到‑5℃~5℃并保存30h以上,取上层山茶清油,得到山茶精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的压榨和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去壳,选择成熟的山茶果,摊晒,让山茶果果皮自然裂开,去除果皮得到山茶籽,继续摊晒至山茶籽的含水率在12-20%;2)加热,在低压环境下对上述山茶籽进行微波加热烘干,加热温度为100-130℃,至山茶籽含水量为2-4%,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3)压榨,将上述山茶籽冷榨压榨出山茶油,榨膛温度为100~150℃,出油温度为80~120℃;4)过滤,将上述山茶油通过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5)冷化,将上述山茶油降温到-5℃~5℃并保存30h以上,取上层山茶清油;6)蒸馏,取上述上层山茶清油蒸馏,蒸馏压强为10-60kPa,蒸发温度为130-150℃,保持30-50min,然后在该压强下降低至冷凝温度为20~25℃,取山茶油液体;7)精炼,将上述山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四黑刘珣杨明杨春连
申请(专利权)人:玉屏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