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66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物热解技术领域。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包括炉壁、保温层、传动轴、电阻片、刮板、托盘、导流板、导流伞盖、进料口、出料口、热解气出口;电阻片置于炉壁的保温层内壁,进料口位于上部,分层设置的刮板固定于传动轴,分层设置的刮板置于分层设置的托盘上,导流板固定于托盘内侧,导流伞盖置于导流板下侧,炉壁设置热解气出口,热解完后的残渣由底部出料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立式结构,具有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空间要求高的作业场所;采用多级剪切,传热率高,不易结焦;热量分布均匀、热量散失少,可降低热解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物热解
,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有机固体废物热解的炉型主要有固定床、回转窑、流化床等类型,这些炉型的主反应器在固体有机废物热解过程中各具优点,也存在很多问题。固定床主要有内置螺旋推进器和内置搅拌器两种形式,为了保证热效率,二者均是采用卧式反应釜,而卧式反应釜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回转窑也采用的是卧式反应釜,占地面积较大,此外在运行过程中,对反应釜的密封性要求较高,建造成本高;流化床是一种传热效率极高的热解方式,但是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气体作为介质鼓吹物料形成流化态,需要以氮气等惰性气体作为流化气源,但是对物料预处理要求较高,过程操作复杂,存在运行费用高昂,不适于工业化应用等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空间要求高的作业场所;采用多级剪切,传热率高,不易结焦;热量分布均匀、热量散失少,可降低热解成本等特点的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级立式热解方式,保证物料在炉内的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其特征是: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包括炉壁(7)、保温层(2)、传动轴(6)、电阻片(9)、刮板(10)、托盘(11)、导流板(12)、导流伞盖(13)、进料口(1)、出料口(4)、热解气出口(8);电阻片(9)置于炉壁(7)的保温层(2)内壁,进料口(1)位于上部,分层设置的刮板(10)固定于传动轴(6),分层设置的刮板(10)置于分层设置的托盘(11)上,导流板(12)固定于托盘(11)内侧,导流伞盖(13)置于导流板(12)下侧,炉壁(7)设置热解气出口(8),热解完后的残渣由底部出料口(4)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其特征是: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包括炉壁(7)、保温层(2)、传动轴(6)、电阻片(9)、刮板(10)、托盘(11)、导流板(12)、导流伞盖(13)、进料口(1)、出料口(4)、热解气出口(8);电阻片(9)置于炉壁(7)的保温层(2)内壁,进料口(1)位于上部,分层设置的刮板(10)固定于传动轴(6),分层设置的刮板(10)置于分层设置的托盘(11)上,导流板(12)固定于托盘(11)内侧,导流伞盖(13)置于导流板(12)下侧,炉壁(7)设置热解气出口(8),热解完后的残渣由底部出料口(4)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其特征是: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设有炉底部(3),炉底部(3)有支撑立柱(5),炉底部(3)位置有底部刮板(14)固定于传动轴(6)末端,热解完后的残渣由底部刮板(14)刮至出料口(4)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其特征是:分层设置的托盘(11)呈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蒸钊谢江浩刘涛王新新白鹤曹兴涛刘铭辉赵广宇郭兵杨庭谷广锋肖成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