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62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箱、若干隔板和若干隔离网,过滤箱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若干隔板间隔设置在过滤腔内,并将过滤腔间隔为依次连通的至少一个厌氧区、至少一个好氧区以及一个出水区,厌氧区、好氧区以及出水区至少在靠近过滤箱的底部的一端设置隔离网,进水口设置于过滤箱靠近底部的位置,出水口设置于过滤箱靠近顶部的位置。由于进水口设置于过滤箱靠近底部的位置,而出水口设置于过滤箱靠近顶部的位置,水流过滤时,整体流动方向是由下往上流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杂质容易沉底且更为容易地被厌氧区和好氧区内的过滤填料所阻隔,使得对微小颗粒的过滤效果更佳,进而使得净化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
,特别是涉及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净化装置用于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常应用在水塘、污水处理等场景。水塘或鱼塘的水由于排泄物、食物以及动植物残渣的存在,使得水质较为浑浊,为了使得水质变得洁净,需要对塘水进行净化处理。由于塘水中含有颗粒度非常小的杂质,传统的净化装置往往无法很好地将这些杂质过滤掉,导致净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净化装置往往无法很好地将这些颗粒度非常小的杂质过滤掉,导致净化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净化装置。一种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箱、若干隔板和若干隔离网,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箱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过滤腔连通,若干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内,并将所述过滤腔间隔为依次连通的至少一个厌氧区、至少一个好氧区以及一个出水区,所述厌氧区、所述好氧区以及所述出水区至少在靠近所述过滤箱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所述隔离网,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箱靠近底部的位置,且所述进水口设置靠近所述厌氧区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箱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水区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设置开口,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箱盖连接于所述箱体的所述开口的边沿,所述箱盖封闭所述开口。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区包括第一厌氧区和第二厌氧区,所述进水口设置于靠近第一厌氧区的位置,所述第一厌氧区通过所述第二厌氧区与所述好氧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有厌氧过滤填料。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有珊瑚石。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有好氧过滤填料。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悬浮生物填料。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连通一增氧泵。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区设置有水泵。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区设置有紫外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箱靠近底部的位置,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箱靠近顶部的位置,因此,水流过滤时,整体流动方向是由下往上流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杂质容易沉底且更为容易地被厌氧区和好氧区内的过滤填料所阻隔,进而使得对微小颗粒的过滤效果更佳,进而使得净化效果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净化装置10,包括:过滤箱100、若干隔板200和若干隔离网300,所述过滤箱100内设置有过滤腔101,所述过滤箱100开设有进水口102和出水口103,所述进水口102和所述出水口103均与所述过滤腔101连通,若干所述隔板200间隔设置在所述过滤腔101内,并将所述过滤腔101间隔为依次连通的至少一个厌氧区110、至少一个好氧区120以及一个出水区130,所述厌氧区110、所述好氧区120以及所述出水区130的靠近所述过滤箱100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所述隔离网300,所述进水口102设置于所述过滤箱100靠近底部的位置,且所述进水口102设置靠近所述厌氧区110的位置,所述出水口103设置于所述过滤箱100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出水口103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水区130的位置。具体地,当过滤箱100放置在水平面上时,过滤箱100的底部即为其竖直方向上的最低的部分,其顶部即为其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的部分,进水口10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出水口10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应该连接的是,出水口103设置于过滤箱100的靠近顶部的位置,可以包括过滤箱100的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也包括过滤箱100的顶部。为了使得隔板200能够将过滤箱100内的过滤腔101间隔成厌氧区110、好氧区120以及出水区130,例如,请再次参见图1,各隔板200相互平行设置,例如,各隔板200竖直设置,例如,各隔板200的两侧分别于箱体140两侧的侧壁连接,例如,各隔板200均垂直于箱体140的底部,例如,各隔板200均垂直于箱盖150。例如,各隔板200与箱体140间隔设置,或者与箱盖150间隔设置,使得各区成N字形连通设置,例如,第一厌氧区111、第二厌氧区112、好氧区120以及出水区130成N字形连通设置。具体地,水从进水口102进入过滤腔101,依次经过厌氧区110、好氧区120和出水区130,由于厌氧区110和好氧区120内设置有过滤填料,过滤填料能够有效吸附以及隔离水中的杂质,使得水中的杂质被过滤,使得水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流通至出水区130从出水口103排出。例如,该进水口102开设于过滤箱100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例如,该出水口103开设于过滤箱100的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例如,进水口102和出水口103分别设置于过滤箱100的两端,又如,进水口102和出水口103分别开设于过滤箱10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例如,进水口102与厌氧区110连通,例如,进水口102通过一隔离网300与厌氧区110连通,例如,出水口103与出水区130连通。这样,使得水体在过滤箱100内流通行程更长,使得水体的净化效果更佳。由于填料具有较大的重量,因此,隔离网300对填料的支撑,能够有效避免填料从隔离网300上掉落到过滤箱100的底部,且填料也不容易随着水流而运动至过滤箱100的顶部。由于厌氧区110、好氧区120以及出水区130仅在底部的一端设置隔离网300,顶部无需设置隔离网300,一方面有效减少隔离网300的数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于对厌氧区110、好氧区120以及出水区130的清洗和更换。为了更好地限制各区内的填料,避免填料随着水流而运动至各区的外部,例如,所述厌氧区110、所述好氧区120以及所述出水区130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隔离网300,这样,各区的两端的隔离网300能够有效限制各区内的填料,避免填料随着水流而运动至各区的外部。应该理解的是,各实施例中,各区如厌氧区110、好氧区120和出水区130的连通均通过隔离网300连通,隔离网300具有网孔,因此各区能够通过隔离网300的网孔连通。传统的过滤装置其进水口102设置在箱子的顶部,而出水口103设置在底部,因此,水流整体流通是由上至下,这样,杂质容易随着水的流通而运动至出水口103,而本实施例中,由于进水口102设置于所述过滤箱100靠近底部的位置,而出水口103设置于所述过滤箱100靠近顶部的位置,因此,水流过滤时,整体流动方向是由下往上流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杂质容易沉底且更为容易地被厌氧区110和好氧区120内的过滤填料所阻隔,进而使得对微小颗粒的过滤效果更佳,进而使得净化效果更佳。为了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若干隔板和若干隔离网,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箱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过滤腔连通,若干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内,并将所述过滤腔间隔为依次连通的至少一个厌氧区、至少一个好氧区以及一个出水区,所述厌氧区、所述好氧区以及所述出水区至少在靠近所述过滤箱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所述隔离网,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箱靠近底部的位置,且所述进水口设置靠近所述厌氧区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箱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水区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若干隔板和若干隔离网,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箱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过滤腔连通,若干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内,并将所述过滤腔间隔为依次连通的至少一个厌氧区、至少一个好氧区以及一个出水区,所述厌氧区、所述好氧区以及所述出水区至少在靠近所述过滤箱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所述隔离网,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箱靠近底部的位置,且所述进水口设置靠近所述厌氧区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箱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水区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设置开口,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箱盖连接于所述箱体的所述开口的边沿,所述箱盖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丁胜陈星延
申请(专利权)人:琼海胜达种植养殖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