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4405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a)用煅烧设备将石灰石制成氧化钙,并将氧化钙放入浆液容器中制备质量百分比浓度12‑18%氢氧化钙的悬浊液;b)将制得的碳酸氢钙悬浮液加入活性助剂硬脂酸,然后投入反应釜中,在碳化反应加入晶体控制剂并进行搅拌,将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后通入反应釜中进行碳化反应直至反应浆液pH=6.5‑7时,停止通气,得到纳米碳酸钙浆料;c)将制得的纳米碳酸钙浆料加入分散剂,搅拌均匀后静置陈化1‑2小时得到分散纳米碳酸钙浆料;d)将分散纳米碳酸钙浆料进行压滤、干燥、粉碎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纳米碳酸钙具有强分散性,平均粒径小,并且大小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针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标准的名称即超细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应用最成熟的行业是塑料工业主要应用于高档塑料制品。纳米碳酸钙可改善塑料母料的流变性,提高其成型性,其用作塑料填料时具有增韧补强的作用,并能提高塑料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热变形温度和尺寸稳定性,同时还赋予塑料滞热性。纳米碳酸钙在用于油墨产品中时体现出了优异的分散性和透明性、极好的光泽、以及优异的油墨吸收性和高干燥性。而纳米碳酸钙在树脂型油墨中作油墨填料时,具有稳定性好、光泽度高、不影响印刷油墨的干燥性能、适应性强等优点。具体而言,纳米碳酸钙作为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细固体粉末材料,其粒度介于10~100nm之间。由于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超细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纳米碳酸钙的形状和改性产品的种类较多,有纺锤形、立方形、针形、连锁形和球形等形状。其中针状纳米碳酸钙具有一定的长径比,用于塑料中能极大地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用煅烧设备将石灰石制成氧化钙,并将氧化钙放入浆液容器中制备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0%氢氧化钙的悬浊液;b)取步骤a)中制得的碳酸氢钙悬浮液加入活性助剂硬脂酸,然后投入反应釜中,在碳化反应3‑12分钟时加入烷基苯磺酸和六偏磷酸钠作为晶体控制剂进行搅拌,将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后通入反应釜中进行碳化反应直至反应浆液pH=6.5‑7时,停止通气,得到纳米碳酸钙浆料;c)取步骤b)中制得的纳米碳酸钙浆料加入重量为碳酸钙重量0.1‑1%的分散剂,搅拌均匀后静置陈化1‑2小时得到分散纳米碳酸钙浆料;d)将分散纳米碳酸钙浆料进行压滤、干燥、粉碎、过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用煅烧设备将石灰石制成氧化钙,并将氧化钙放入浆液容器中制备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0%氢氧化钙的悬浊液;b)取步骤a)中制得的碳酸氢钙悬浮液加入活性助剂硬脂酸,然后投入反应釜中,在碳化反应3-12分钟时加入烷基苯磺酸和六偏磷酸钠作为晶体控制剂进行搅拌,将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后通入反应釜中进行碳化反应直至反应浆液pH=6.5-7时,停止通气,得到纳米碳酸钙浆料;c)取步骤b)中制得的纳米碳酸钙浆料加入重量为碳酸钙重量0.1-1%的分散剂,搅拌均匀后静置陈化1-2小时得到分散纳米碳酸钙浆料;d)将分散纳米碳酸钙浆料进行压滤、干燥、粉碎、过筛,即获得本发明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按重量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己二酸1-7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8份、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康张宸宇欧西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华洋矿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