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鸿良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398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属于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上下车不便等技术问题。本固定座结构包括长条形的基座,基座上沿基座长度方向具有凹槽,基座的一端设有固定挡板,固定挡板固设在凹槽的底部且向上倾斜延伸,凹槽内还设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呈V型,活动挡板与固定挡板间隔设置,活动挡板的中部铰接在基座上,活动挡板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宽度。本固定座结构使用方便快捷,一个人即可操作,大大提高了上下摩托车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
本技术属于固定装置
,涉及到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生产厂家将生产好的成批量的摩托车运到各地销售或者其他需要大批量转移时,通常都会用专业运输车辆大批量的进行运送,以提高效率,节省运输成本;利用专业运输车辆运送摩托车时需要先对其进行固定。我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告号:CN204368743U;公告日:2015-06-03)中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运输固定支撑架,包括一个底板,在底板上固定有一个桁架式摩托车固定装置;桁架式摩托车固定装置包括一块主板和两块以上的附板,附板对称布置在主板两侧,主板和附板由桁架腹板支撑起,形成一个向上突起的梯形突台状桁架;在主板的前后两个梯形突台斜面上各开有一个摩托车前轮和后轮的定位槽,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正好卡在定位槽内,形成对摩托车的定位,同时在梯形突台的顶面上设有两条支撑条,支撑条顶住摩托车的两侧进一步防止摩托车晃动;同时在摩托车两边的附板上各设有一个锁紧圈,两个锁紧圈上套有锁紧带,锁紧带在摩托车安装到桁架式摩托车固定装置后再从摩托车上面将摩托车锁紧,防止摩托车上下窜动。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固定支撑架在使用时不够方便,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在放置时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运输摩托车安装固定时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固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包括长条形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沿基座长度方向具有凹槽,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固设在凹槽的底部且向上倾斜延伸,所述凹槽内还设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呈V型,所述活动挡板与所述固定挡板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挡板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活动挡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其原理如下:本固定座结构特别用于两轮摩托车,本固定座结构固定在运输车辆上,摩托车固定在本固定座结构上,使用时,将摩托车沿凹槽完全推至基座上,初始状态时,活动挡板朝向凹槽的进口方向,及背向固定挡板的方向,摩托车前轮与活动挡板接触后,继续推动,摩托车前轮就能带动活动挡板绕铰接点摆动,从而使摩托车前轮绕过活动挡板与固定挡板接触抵靠,对摩托车的前进方向形成限位固定,此时活动挡板旋转后正对摩托车前轮的后侧,对摩托车的后退方向形成限位固定,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将摩托车前轮夹持在中间,形成固定,取摩托车时,逆向推动摩托车,活动挡板逆向动作,就能实现快速方便的取出。本固定座结构使用方便快捷,一个人即可操作,大大提高了上下摩托车的效率。在上述的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中,所述基座的另一端设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基座的两端,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具有若干沿基座长度方向分布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螺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能够抵靠在所述阻挡块的侧面上。阻挡块能够对车轮后方进行阻挡,有效防止车辆后退,保证车辆安放的稳靠性,同时根据车辆长度的不同,阻挡块的固定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整,保证了通用性。在上述的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中,所述凹槽的侧壁上沿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活动挡板的中部连接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插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内。进一步的,凹槽的两侧壁均有连接孔,活动挡板的两侧均有连接销,这样能够保证活动挡板连接的稳固可靠性。通过将连接销插接在不同的连接孔内,可以改变活动挡板的安装位置,进而改变活动挡板与固定挡板之间的间距,使用不同直径的摩托车轮毂,调节方便,通用性高。在上述的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中,所述固定挡板的两侧均具有侧板一,两个侧板一均向外倾斜设置形成敞口。侧板一对车轮侧面形成阻挡作用,防止车辆倾斜歪倒,保证车辆固定的稳靠性。在上述的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中,所述活动挡板的两侧均具有侧板二,两个侧板二均向外倾斜设置形成敞口。侧板二对车轮形成侧面的阻挡,防止车辆倾斜歪倒,保证车辆固定的稳靠性。在上述的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中,所述基座为长条状的板体,所述凹槽由基座两侧边向上弯折形成,所述基座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通过设置若干的腰型孔,能够增加车轮与基座接触的摩擦力,车辆在凹槽内移动时或固定后,有效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固定座结构使用方便快捷,一个人即可操作,大大提高了上下摩托车的效率。2、本固定座结构中在固定挡板的两侧设置侧板一,在活动挡板的两侧设置侧板二,并在基座的底部开设若干腰型孔,进行多重限位的同时,增加车轮与基座接触的摩擦力,有效防止车辆倾倒或打滑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固定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固定座结构中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11、凹槽;12、调节孔;13、连接孔;14、腰型孔;2、固定挡板;21、侧板一;3、活动挡板;31、侧板二;4、阻挡块;5、紧固螺栓;6、连接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固定座结构特别用于两轮摩托车,本固定座结构固定在运输车辆上,摩托车固定在本固定座结构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固定座结构包括长条形的基座1,基座1上沿基座1长度方向具有凹槽11,基座1的一端设有固定挡板2,固定挡板2固设在凹槽11的底部且向上倾斜延伸,凹槽11内还设有活动挡板3;活动挡板3呈V型,活动挡板3与固定挡板2间隔设置,活动挡板3的中部铰接在基座1上,活动挡板3的宽度小于凹槽11的宽度。使用时,将摩托车沿凹槽11完全推至基座1上,初始状态时,活动挡板3朝向凹槽11的进口方向,及背向固定挡板2的方向,摩托车前轮与活动挡板3接触后,继续推动,摩托车前轮就能带动活动挡板3绕铰接点摆动,从而使摩托车前轮绕过活动挡板3与固定挡板2接触抵靠,对摩托车的前进方向形成限位固定,此时活动挡板3旋转后正对摩托车前轮的后侧,对摩托车的后退方向形成限位固定,固定挡板2和活动挡板3将摩托车前轮夹持在中间,形成固定,取摩托车时,逆向推动摩托车,活动挡板3逆向动作,就能实现快速方便的取出。本固定座结构使用方便快捷,一个人即可操作,大大提高了上下摩托车的效率。如图1所示,基座1的另一端设有阻挡块4,阻挡块4滑动设置在凹槽11内,凹槽11贯穿基座1的两端,凹槽11的侧壁上具有若干沿基座1长度方向分布的调节孔12,调节孔12内螺接有紧固螺栓5,紧固螺栓5能够抵靠在阻挡块4的侧面上,阻挡块4能够对车轮后方进行阻挡,有效防止车辆后退,保证车辆安放的稳靠性,同时根据车辆长度的不同,阻挡块4的固定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整,保证了通用性。如图2所示,凹槽11的侧壁上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3,活动挡板3的中部连接有连接销6,连接销6插接在其中一个连接孔13内;进一步的,凹槽11的两侧壁均有连接孔13,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包括长条形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沿基座(1)长度方向具有凹槽(11),所述基座(1)的一端设有固定挡板(2),所述固定挡板(2)固设在凹槽(11)的底部且向上倾斜延伸,所述凹槽(11)内还设有活动挡板(3);所述活动挡板(3)呈V型,所述活动挡板(3)与所述固定挡板(2)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挡板(3)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活动挡板(3)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11)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包括长条形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沿基座(1)长度方向具有凹槽(11),所述基座(1)的一端设有固定挡板(2),所述固定挡板(2)固设在凹槽(11)的底部且向上倾斜延伸,所述凹槽(11)内还设有活动挡板(3);所述活动挡板(3)呈V型,所述活动挡板(3)与所述固定挡板(2)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挡板(3)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活动挡板(3)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11)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另一端设有阻挡块(4),所述阻挡块(4)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11)内,所述凹槽(11)贯穿所述基座(1)的两端,所述凹槽(11)的侧壁上具有若干沿基座(1)长度方向分布的调节孔(12),所述调节孔(12)内螺接有紧固螺栓(5),所述紧固螺栓(5)能够抵靠在所述阻挡块(4)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鸿良
申请(专利权)人:金鸿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