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斌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底盘滑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270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底盘滑动机构,所述底盘滑动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下表面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滑套,所述底盘的下表面还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一端固定在所述底盘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套连接,使得所述气缸能够带动所述滑套沿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滑杆的下端还铰接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中远离所述滑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滑轮,所述底盘滑动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套上,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轮架表面;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底盘由于底面面积较大,很容易被卡住或碰撞到障碍物,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底盘滑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底盘滑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机器人底盘广泛采用轮式机构,轮式机构具有动作稳定、操纵简单、其移动速度和方向容易控制等优点。轮式机构可按照平面内移动的方向分为全方位移动和非全方位移动两种方式。其中非全方位移动方式多适用不经常换向的机构中。而全方位移动方式是同时使用3个或3个以上的全向轮,实现任意方向的平移,可以进行原地旋转和任何复杂的弧线运动。有效避免了普通轮子由于不能侧滑带来的非完整性运动限制。因此更适合室内复杂的空间。但这种全方位移动方式,只适用平面移动,无法进行高度调节。尤其对于室内来说,在面积较小、障碍物较多、空间结构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这类机器人底盘由于底面面积较大,很容易被卡住或碰撞到障碍物,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底盘滑动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底盘由于底面面积较大,很容易被卡住或碰撞到障碍物,适应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底盘滑动机构,所述底盘滑动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下表面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底盘滑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底盘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滑动机构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的下表面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杆(3),所述滑杆(3)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滑套(4),所述底盘(1)的下表面还固定有气缸(2),所述气缸(2)一端固定在所述底盘(1)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套(4)连接,使得所述气缸(2)能够带动所述滑套(4)沿所述滑杆(3)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滑杆(3)的下端还铰接有滑轮架(8),所述滑轮架(8)中远离所述滑杆(3)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滑轮(7),所述底盘滑动机构还包括支架(5),所述支架(5)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套(4)上,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轮架(8)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底盘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滑动机构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的下表面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杆(3),所述滑杆(3)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滑套(4),所述底盘(1)的下表面还固定有气缸(2),所述气缸(2)一端固定在所述底盘(1)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套(4)连接,使得所述气缸(2)能够带动所述滑套(4)沿所述滑杆(3)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滑杆(3)的下端还铰接有滑轮架(8),所述滑轮架(8)中远离所述滑杆(3)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滑轮(7),所述底盘滑动机构还包括支架(5),所述支架(5)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套(4)上,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轮架(8)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8)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沿所述滑轮架(8)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支架(5)中远离所述滑套(4)的一端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滚珠(6),所述滚珠(6)至少部分可滑动地卡合在所述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的下端固定有支架板(9),所述滑轮架(8)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板(9)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斌章伟张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乔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