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10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包括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以及冷风机构,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配合,使薄膜在输送过程中,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对通过的薄膜进行朝向两侧的延展,使薄膜定型,解决薄膜冷却发生不规则收缩的技术问题,同时配合设置冷风机构,在对薄膜进行冷却的同时,对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进行风冷,解决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工作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薄膜输送过程中的冷却定型
,具体为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技术介绍
在薄膜的吹塑加工过程中,薄膜是由高温溶融状态吹塑而成,故吹塑出的薄膜带有较高的温度,而薄膜成形之后,其输送过程中,薄膜上的热量会传递给用于输送薄膜的辊筒,如果输送辊同的温度过高,将导致薄膜不平整、起皱或者粘连在辊筒上,影响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并且,薄膜在成形之后的输送过程中,薄膜会逐渐冷却,而冷却过程中,薄膜会发生一定比例的收缩,而传送薄膜的辊筒表面温度不均,将导致薄膜收缩不均匀,造成薄膜起皱,不平整,影响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在专利号为CN106393518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薄膜冷却辊筒,包括辊筒与冷却管,通过冷却管,冷水能在辊筒内均匀流转,冷却辊筒,消除辊筒上的温差,进而达到使薄膜在辊筒上不会发生变形、起皱,收缩均匀,但是,其仍存在以下问题,冷水进入辊筒后,其前后温度仍存在差别,因此冷水在后段对辊筒的冷却效果不如前段,且该辊筒无法对薄膜进行定型,薄膜仍会受冷发生一定比例收缩,影响薄膜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配合,使薄膜在输送过程中,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对通过的薄膜进行朝向两侧的延展,使薄膜定型,解决薄膜冷却发生不规则收缩的技术问题,同时配合设置冷风机构,在对薄膜进行冷却的同时,对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进行风冷,解决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工作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第一定型辊筒机构,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其自由转动;第二定型辊筒机构,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其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体机构的上方,且其自由转动,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配合,对穿过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之间的薄膜进行展开定型;冷风机构,所述冷风机构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其位于所述第二定型滚筒机构的上方,且其对通过其下方的薄膜进行冷却。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均包括:主辊,所述主辊为圆柱形设置,其中部空腔设置,且其两端开口设置;第一移动定型板,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主辊的圆弧外壁上,且其与所述主辊同心设置;第二移动定型板,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应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设置于所述主辊的圆弧外壁的另一侧,且其对称滑动设置于该主辊的圆弧外壁上,该第二移动定型板与所述主辊同心设置;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辊的两端,其一端套设置于该主辊端部的开口处,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的中部空腔内,其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以及第二移动定型板铰接,且其还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作为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的中空内腔内,其中部通孔设置,第一铰接臂,所述第一铰接臂对称铰接设置于所述连接头的两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的铰接;第二铰接臂,所述第二铰接臂对应所述第一铰接臂设置于所述连接头的另一侧,其对称铰接设置于该连接头的两端,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铰接;悬臂,所述悬臂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头的两端,其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头的中部通孔内,且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作为改进,所述连接头中部通孔设置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限位部,且该限位部为环形设置;所述悬臂插设于所述连接头的中部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圆球部;所述限位部对所述圆球部进行限位。作为改进,所述冷风机构包括:风箱,所述风箱包裹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外部,其与所述机架固定密封连接,且其顶部开设有进风孔,其底部开设有出风孔;若干风机,所述风机均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风箱的顶部,该风机用于吸取冷风输入所述风箱内。作为改进,还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同步运转,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的下方一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带动该第一定型辊筒机构运转;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相对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的另一侧;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同一侧,该从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上。作为改进,还包括对称设置于风箱前后两侧的薄膜导向机构,所述薄膜导向机构包括:限位辊组件,所述限位辊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之间,其包括竖直方向对称设置的限位辊,且其对所述薄膜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导向辊组件,所述导向辊组件悬挂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的,其位于所述限位辊组件的外侧。作为改进,所述导向辊组件包括:导向辊,所述导向辊通过对称设置于其两端的连接臂与所述机架铰接;导向臂,所述导向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的中部铰接,其另一端通过导向螺栓与所述机架连接;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臂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两端均通过弹性连接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作为改进,弹性连接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两端;光轴,所述光轴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该支撑座套设于光轴上;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光轴上,其位于所述支撑座与机架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的配合,使薄膜在输送过程中,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上的第一移动定型板与第二移动定型板交替对通过的薄膜进行朝向两侧的延展,使薄膜定型,避免薄膜在遇冷过程中收缩变形,并配合设置的冷风机构对薄膜、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进行冷却,避免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工作温度过高导致薄膜变形、粘连,提高了薄膜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2)本技术设置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时,通过将连接头悬空设置于主辊的一侧,并配合设置第一铰接臂与第二铰接臂分别铰接第一移动定型板与第二移动定型板,使主辊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改变第一铰接臂的夹角以及第二铰接臂的夹角,控制第一移动定型板与第二移动定型板交替延展与合拢,实现薄膜在输送过程中的延展定型;(3)本技术在设置冷却机构时,放弃了水冷方式,使用风冷,利用冷风机构快速出风、均匀充分冷却的特点,使冷风能快速、充分包裹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带走薄膜传导出的热度,消除温差,有效避免薄膜粘连情况的发生;(4)本技术在设置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时,通过弹性连接机构将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与机架连接,使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在工作时,能进行弹性调整,使第一定型辊筒机构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厚度薄膜的输送冷却定型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定型效果好、冷却均匀、消除装置温差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自由转动;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体机构(2)的上方,且其自由转动,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配合,对穿过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与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之间的薄膜(4)进行展开定型;冷风机构(5),所述冷风机构(5)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第二定型滚筒机构(5)的上方,且其对通过其下方的薄膜(4)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自由转动;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所述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第一定型辊体机构(2)的上方,且其自由转动,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配合,对穿过该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与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之间的薄膜(4)进行展开定型;冷风机构(5),所述冷风机构(5)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第二定型滚筒机构(5)的上方,且其对通过其下方的薄膜(4)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同轴线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型辊筒机构(2)与第二定型辊筒机构(3)均包括:主辊(21),所述主辊(21)为圆柱形设置,其中部空腔设置,且其两端开口设置;第一移动定型板(22),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圆弧外壁上,且其与所述主辊(21)同心设置;第二移动定型板(23),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23)为半圆弧形设置,其对应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圆弧外壁的另一侧,且其对称滑动设置于该主辊(21)的圆弧外壁上,该第二移动定型板(23)与所述主辊(21)同心设置;连接座(24),所述连接座(24)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两端,其一端套设置于该主辊(21)端部的开口处,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连接组件(25),所述连接组件(25)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中部空腔内,其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以及第二移动定型板(23)铰接,且其还与所述连接座(2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5)包括:连接头(251),所述连接头(251)悬空设置于所述主辊(21)的中空内腔内,其中部通孔设置,第一铰接臂(252),所述第一铰接臂(252)对称铰接设置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两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定型板(22)的铰接;第二铰接臂(253),所述第二铰接臂(253)对应所述第一铰接臂(252)设置于所述连接头(251)的另一侧,其对称铰接设置于该连接头(251)的两端,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定型板(23)铰接;悬臂(254),所述悬臂(254)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两端,其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中部通孔内,且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拉宽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51)中部通孔设置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限位部(2511),且该限位部(2511)为环形设置;所述悬臂(254)插设于所述连接头(251)的中部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圆球部(25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庭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班萘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