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02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上述电动工具即使使用额定电压大的电池组也可维持小型化,使得使用的便利性良好。冲击式螺丝刀(1)具备收纳无刷马达的马达壳体(31)、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5)的电池安装部(4),这里的马达壳体(31)的最大宽度WM与电池组(5)的最大宽度WB满足以下关系:WM/WB<0.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电池组作为电源而对马达进行驱动的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电动工具中公知一种将安装于壳体的电池组作为电源而对马达进行驱动,从而使输出部动作的所谓被称为DC工具的电动工具。这样的DC工具如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具备与规定的额定电压的电池组相对应的马达。非专利文献1:“牧田综合目录2016-4”,“online”,第8-12页,“平成28年4月21日检索”,网址<URL:http://ecatalog.makita.co.jp/flash/administrator/20/#12>为了得到大的功率,若增大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例如18V),则与此相符地,马达的尺寸(定子的外径)也会增大,从而导致收纳马达的壳体的大型化。因此,在狭窄的作业位置的转手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上述电动工具即使使用额定电压大的电池组,也能够维持小型化,使得使用的便利性优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与电池组的最大宽度满足以下关系: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电池组的最大宽度<0.7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马达的外径为40mm以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马达壳体呈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从轴线到马达壳体的最大高度位置的距离为27mm以下。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的构成中,利用螺钉对左右一对对开壳体进行组装而形成马达壳体,在用于在马达的上侧组装对开壳体的螺钉凸台的下表面形成有倒角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所用马达的额定电压为10.8V。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5中的任一构成中,马达的正反切换杆以能够向左右方向进行滑动操作的方式设置于马达壳体与电池组之间,正反切换杆的向左右方向的最大滑动位置位于比横卧时的接地面更靠内侧。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6中的任一构成中,在电池安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具备操作部以及显示部的开关面板,马达壳体配置于开关面板的上方,开关面板的左右宽度比马达壳体的左右宽度小。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的构成中,显示部在俯视观察下配置于马达壳体的左右宽度内。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8中的任一构成中,马达的外径为38mm,马达壳体的外径为46mm。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9中的任一构成中,电池安装部设置于电动工具整体的下部并且通过手柄部与马达壳体连接,在安装有电池组的状态下的电动工具整体的重心在俯视观察下位于电池组的底面内且位于手柄部内。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0的构成中,马达壳体的轴线相比于与电池组的底面平行的前后方向的直线向下倾斜。技术方案1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11中的任一构成中,电池组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剖面积大于马达壳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剖面积。技术方案1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12中的任一构成中,在马达壳体的前方设置有扭矩调整用的操作环,在操作环的前方设置有把持批头的卡盘,在操作环或者卡盘的下方且比操作环的前半部分更靠前方的位置,设置有照射卡盘的前方的灯。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的构成中,卡盘的外径比马达的外径大。技术方案1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为第一电动工具与第二电动工具的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工具与第二电动工具分别具备具有形成为规定的层叠厚度的多个钢板的马达,对于第一电动工具而言,使钢板形成为第一层叠厚度,并且能够安装第一额定电压的第一电池组进行使用,对于第二电动工具而言,使钢板形成为与第一层叠厚度不同的第二层叠厚度,并且能够安装与第一额定电压不同的第二额定电压的第二电池组进行使用。技术方案1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为第一电动工具与第二电动工具的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动工具与第二电动工具分别具备具有形成为规定的层叠厚度的多个钢板的马达,对于第一电动工具而言,马达使用第一线圈,并且能够安装第一额定电压的第一电池组进行使用,对于第二电动工具而言,马达使用线径与第一线圈不同的第二线圈,并且能够安装与第一额定电压不同的第二额定电压的第二电池组进行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使用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也能够维持小型化,使用的便利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图2是冲击式螺丝刀的主视图。图3是冲击式螺丝刀的放大俯视图。图4是冲击式螺丝刀的中央纵剖视图。图5是图1的A-A线放大剖视图。图6是无刷马达的上侧的螺钉凸台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使冲击式螺丝刀横卧状态的说明图。图8的(A)、(B)是对主体部与电池组的最大剖面积进行比较的说明图,(A)表示主体部,(B)表示电池组的最大剖面。图9是安装有额定容量不同的电池组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图10是表示显示部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图11是表示显示部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主视图(局部剖面)。图12是表示主体部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图13是表示主体部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主视图。图14表示使主体部倾斜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中央纵剖视图。图15是表示使主体部倾斜的变更例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主视图。图16是螺丝刀钻头的中央纵剖视图。图17是螺丝刀钻头的主视图。图18是共用DC工具并且区分使用电池组的系统的说明图。图19是共用电池组并且区分使用DC工具的系统的说明图。图20是两个类型的DC工具与电池组的套件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1A、1B…冲击式螺丝刀;2、2A…主体部;3…手柄部;4…电池安装部;5、5A…电池组;8…正反切换杆;9…端子台;11…控制器;12…控制电路基板;13…开关面板;14…按钮开关;15、15A…显示部;16…外壳;22…无刷马达;23…锤体外壳;24…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5…主轴;26…击打机构;27…砧座;31…马达壳体;35…螺钉凸台;36…倒角部;38…定子;39…转子;46…旋转轴;65…锤体;66…螺旋弹簧;75…延伸配置部;77…LED;90…螺丝刀钻头;91…齿轮组件;94…扭矩调整环;95…主轴;96…钻头卡盘;HR…右侧的对开壳体;HL…左侧的对开壳体;S…接地面;WM…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WB…电池组的最大宽度;WS…开关面板的横向宽度;AH…主体部的最大剖面积;AB…电池组的最大剖面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作为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的冲击式螺丝刀的侧面图,图2是主视图,图3是放大俯视图,图4是中央纵剖视图,图5是图1的A-A线放大剖视图。冲击式螺丝刀1具有以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主体部2、以及从该主体部2向下方突出的手柄部3,在设置于手柄部3下端的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成为电源的电池组5。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所述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电池组的最大宽度满足以下关系: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电池组的最大宽度<0.75。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13 JP 2016-097332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所述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电池组的最大宽度满足以下关系:马达壳体的最大宽度/电池组的最大宽度<0.75。2.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所述马达的外径为40mm以下。3.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所述马达壳体呈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从所述轴线到所述马达壳体的最大高度位置的距离为27m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利用螺钉对左右一对对开壳体进行组装而形成所述马达壳体,在用于在所述马达的上侧组装所述对开壳体的螺钉凸台的下表面形成有倒角部。5.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以及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所用的所述马达的额定电压为10.8V。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正反切换杆以能够向左右方向进行滑动操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与所述电池组之间,所述正反切换杆的向左右方向的最大滑动位置位于比横卧时的接地面更靠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安装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具备操作部以及显示部的开关面板,所述马达壳体配置于所述开关面板的上方,所述开关面板的左右宽度比所述马达壳体的左右宽度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在俯视观察下配置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左右宽度内。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外径为38mm,所述马达壳体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畔柳贵勇手岛治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