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81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包括上滤网、电极a、钨丝、弹簧、主体、电离发生器、下滤网、电极b、电极c,主体为空心结构,主体上端罩扣上滤网,主体下端罩扣下滤网;上述上滤网内侧设有固定在主体上端的钨丝,钨丝两端分别连接弹簧,通过弹簧拉紧钨丝,防止下垂或变形,其中一弹簧挂接在电极a上,上述电极a固定在主体上端,上述主体内设有电离发生器,电离发生器设置在钨丝下侧,并与钨丝连接;上述主体下端还设有并排设置的电极b、电极c,电极b、电极c与电离发生器连接,电极b、电极c设置在下滤网上侧。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使用方便,不需耗材,无需更换部件,成本低,节约能源,净化效果好,满足市场使用需求,有利于产品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粉尘吸附、灭杀细菌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装置,普遍使用的是多层滤网或活性碳滤网,没有杀菌功能,容易失效,并且需要定期更换使用成本高。同时,上述净化装置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滋生细菌,造成二次污染,并不能持续有效地净化空气。市面现有的静电空气净化器,使用直片式设计,体积大,气流直接通过静电器单位面积内吸附效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使用方便,不需耗材,无需更换部件,成本低,节约能源,净化效果好,满足市场使用需求,有利于产品推广。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包括上滤网、电极a、钨丝、弹簧、主体、电离发生器、下滤网、电极b、电极c,主体为空心结构,主体上端罩扣上滤网,主体下端罩扣下滤网;上述上滤网内侧设有固定在主体上端的钨丝,钨丝两端分别连接弹簧,通过弹簧拉紧钨丝,防止下垂或变形,其中一弹簧挂接在电极a上,上述电极a固定在主体上端,上述主体内设有电离发生器,电离发生器设置在钨丝下侧,并与钨丝连接;上述主体下端还设有并排设置的电极b、电极c,电极b、电极c与电离发生器连接,电极b、电极c设置在下滤网上侧。上述电极c接通正电,电极b接通负电,电极a接通钨丝,上述电极c、输送正电,电极b输送负电。上述电离发生器采用多组五短一长为一组的W型结构的静电片组成,静电片两端分别卡接在主体内侧设置的与静电片匹配的卡槽内。上述每组W型结构的静电片中,长静电片为负,短静电片为正负间隔设置,通过电极a通正电,与通负电的静电片产生静电场。上述电离发生器的W型结构的静电片下端分别串联到三条并排的电极b。上述W型结构的静电片按固定的尺寸平均距离6mm紧密整齐地排列,再由电极a分别将正负高低电压的电流分别送到W型高压静电片组成的电离发生器和钨丝,产生电离和高压静电。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使用方便,不需耗材,无需更换部件,成本低,节约能源,净化效果好,满足市场使用需求,有利于产品推广。解决空气净化器的使用耗材,使用该静电器后不再需要更换耗材,并利用高压放电原理杀灭细菌防止二次污染。利用高压静电令尘埃带电,吸附在电离发生器上,达到除尘净化空气,杀菌的目的。A:使用连续W造型的高压静电片,在相同的体积内造成更紧凑及更大接触面积的吸附面,当气流通过W高压静电片所组成的风道形成一定阻力,提高效率。B:W造型的强度高,用于清洗是不易变形,并且放电间距平均,可使用更高的电压放电更稳定,提高吸附效率。C:由于抽气扇的作用,当气流通过W造型的高压静电片时,所有经过的空气都会撞击到静电片上,空气内所带有尘粒,细菌会与静电片充份接触并被静电片所吸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分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中,所述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包括上滤网1、电极a2、钨丝3、弹簧4、主体5、电离发生器6、下滤网7、电极b8、电极c9,主体5为空心结构,主体5上端罩扣上滤网1,主体5下端罩扣下滤网7,上滤网1、下滤网7过滤大的粉尘;上述上滤网1内侧设有固定在主体5上端的钨丝3,钨丝3两端分别连接弹簧4,通过弹簧拉紧钨丝,防止下垂或变形,其中一弹簧4挂接在电极a2上,上述电极a2通过螺丝固定在主体5上端,上述主体5内设有电离发生器6,电离发生器6设置在钨丝3下侧,并与钨丝3连接;上述主体5下端还设有三条并排的电极b8、电极c9,电极b8、电极c9与电离发生器6连接,电极b8、电极c9设置在下滤网7上侧。上述电极c接通正电,电极b接通负电,电极a接通钨丝,上述电极c、输送正电,电极b输送负电。上述电离发生器6采用多组五短一长为一组的W型结构的静电片61组成,静电片61两端分别卡接在主体5内侧设置的与W型结构的静电片61匹配的卡槽62内。上述每组W型结构的静电片中,长静电片为负,短静电片为正负间隔设置,通过电极a通正电,与通负电的静电片产生静电场。上述电离发生器6的W型结构的静电片61下端分别均匀的串联到三条并排的电极b8。上述W型结构的静电片61按固定的尺寸平均距离6mm紧密整齐地排列,再由电极a2分别将正负高低电压的电流分别送到W型高压静电片组成的电离发生器6、和钨丝3、产生电离和高压静电,电离发生和高压静电产生静电场时,空气会被电离,使粉尘和气体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把带有负离子的粉尘和气体吸附在正极上。空气电离后,由于连锁反应,在极间运动的离子数大大增加,表现为极间电流急剧增加,空气成了导体,高强电压捕获附带细菌的颗粒,瞬间击穿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壁达到灭菌的作用。高压静电还会产生负离子。负离子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自愈力。负离子还可促进细胞再生,对哮喘。气管炎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利用阳极电晕放电原理,使空气中的粉尘带上正电荷,然后借助库仑力作用,将带点离子捕集在集尘装置上,达到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案例:A:在二十立方的空间内,有四人抽烟,启动该装置所配套在空气净化机,在很短的时间内空间内的烟味消失,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案例:B:在流感密度高的空间内开启该装置,由于装置内空气电离后空气变成导体,产生高强电压,捕获附带细菌的颗粒,瞬间击穿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壁,杀灭细菌,短时间检测后所在空间细菌明显减少。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该
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技术,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对本专利技术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滤网、电极a、钨丝、弹簧、主体、电离发生器、下滤网、电极b、电极c,主体为空心结构,主体上端罩扣上滤网,主体下端罩扣下滤网;上述上滤网内侧设有固定在主体上端的钨丝,钨丝两端分别连接弹簧,通过弹簧拉紧钨丝,防止下垂或变形,其中一弹簧挂接在电极a上,上述电极a固定在主体上端,上述主体内设有电离发生器,电离发生器设置在钨丝下侧,并与钨丝连接;上述主体下端还设有并排设置的电极b、电极c,电极b、电极c与电离发生器连接,电极b、电极c设置在下滤网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滤网、电极a、钨丝、弹簧、主体、电离发生器、下滤网、电极b、电极c,主体为空心结构,主体上端罩扣上滤网,主体下端罩扣下滤网;上述上滤网内侧设有固定在主体上端的钨丝,钨丝两端分别连接弹簧,通过弹簧拉紧钨丝,防止下垂或变形,其中一弹簧挂接在电极a上,上述电极a固定在主体上端,上述主体内设有电离发生器,电离发生器设置在钨丝下侧,并与钨丝连接;上述主体下端还设有并排设置的电极b、电极c,电极b、电极c与电离发生器连接,电极b、电极c设置在下滤网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发生器采用多组五短一长为一组的W型结构的静电片组成,静电片两端分别卡接在主体内侧设置的与静电片匹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银铭家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