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料控制方法及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77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配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的操作步骤:输入平台输入配方数据信息;对于电子小车的称量系统进行校准;电子小车的行走路线规划及控制;电子秤车的称量系统工作,贮罐的阀门开启并放料,质量传感器实时检测物料的重量,中央控制系统对检测到的原料质量进行运算及判断;当原料质量未达到设定值时,选择相应的电磁阀进行物料加料;若原料质量达到设定值,则关闭该电磁阀,停止加料;关闭称量系统,并根据电子秤车的行走路线完成下一种物料的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精确计量、自动连续给料、灵活及精确控制,送料准确、高效,避免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料控制方法及配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称量配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料控制方法及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配料是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工艺过程。根据被操作物料的状态不同,配料有固体配料、流体配料之分。而流体配料又可以分为连续配料操作和间歇配料操作两种情况,前者可以用比值调节的方法进行控制,而后者由于情况比较复杂。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手工配料或机械式配料的操作方法。手动操作的配料系统,自动化程度较差,且一套系统一般只能调制一种成品饲料,加工范围非常局限,灵活性较差,并且加工效率较低,大大影响了生产进度。操作人员在称重取料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原料的放置没有标准化,操作人员容易拿错或者重复再拿,称重也容易产生误差,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机械式及手工式配料方法的配料精度难以保证,其配料的物料组成及含量不均匀,对物料在配料过程中的封闭考虑不周,导致配料现场扬尘弥漫,在破坏配料现场环境的同时配料精度也产生严重下降,造成后续加工产品品质不合格。随着生产规模不断壮大以及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急需一种简便的、高效的、可控的生产方法和系统设备,实现对食品配料的规范化、工业自动化、高精度的配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配料控制方法及配料装置,可实现精确计量、自动连续给料、灵活及精确控制,送料准确、高效,避免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配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的操作步骤:第一步:由中央控制系统的信息录入平台输入配方数据信息,及配料所需的原料贮罐的数量;第二步:对于电子小车的称量系统进行校准;第三步:中央数据处理器对第一步中配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设计从各原料贮罐提取原料的顺序先后次序,及电子小车的行走路线;电子小车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从原始位置处开出,在第一个原料贮罐处停止;第四步:原料贮罐的大阀门打开;同时,电子小车的称量系统开始工作,检测出加入的原料量,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处,中央控制系统对该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和判断,并根据该判断结果对原料贮罐的大小阀门进行切换;若加入料量大于等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进入下一步骤,若加入料量小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继续使用大放料阀放量,并持续进行称量系统对于物料质量的采集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对于该数据的判断过程;第五步:关掉原料贮罐的大阀,启动小阀门,并同时采集加入的原料量数据,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处;中央控制系统对该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和判断,若加入料量大于等于原料应加量与小阀预留量的差额时,进入下一步骤,若加入料量小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继续使用小放料阀放量,并持续进行称量系统对于物料质量的采集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对于该数据的判断过程;第六步:当大、小阀门关闭后,进行断续加料,开小阀加一滴料,同时采集加入的原料量数据,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处;中央控制系统对该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和判断,若加入料量大于等于某种料需加量时,完成配加添加过程,若加入料量小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继续小放料阀加一滴料,并持续进行称量系统对于物料质量的采集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对于该数据的判断过程;步骤七:关闭称量系统;根据电子小车的行走路线,将电子小车开动到下一个要配料的原料贮罐处,进行下一种原料的配料过程,直到所有配料加完为止;最后电子小车移动到终点位置处,即完成所有的配料工作。进一步地,所述预留量可由调试确定,所述预留量数值存放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某一存储单元,以便在进行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时调用。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小车的称量系统进行校准零点飘移及满量程误差检测的方法包括:首先,接通K1,对地作一次测量,得出输出值为:N0=β·ε,式中为A/D转换系数,£为A/D的失调和偏移电压,折合为输入端的等效值,其次,断开K1,接通K2,对基准电压作一次测S,得输出值为:NF=β(UF+ε)最后,接通K3,断开其它开关,对被测电压进行测量,得出:NX=β(UX+ε)由以上三式整理得:重复上述3过程,测量3次后利用上式就可求出Ux,将该测量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后校准。进一步地,预留量经调试而得,存储在中央控制系统的存储单元中。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还提供了配料控制方法的配料装置,包括原料贮罐,平台,电子小车,行驶轨道及中央控制系统,原料贮罐设置在依次设置有平台上方,在平台下方设置有小车的行驶轨道,该行驶轨道对应设置在原料贮罐的下方,该电子小车可在此轨道上运动,所述原料贮罐设置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电磁阀,继电器、驱动器、译码电路和接口电路;大、小电磁阀与贮罐继电器相连接,大阀门和小阀门分别连接到一根总线上,总线上各设置有一总开关;所述电子小车还包括采用16位A/D转换器的称量系统及定位系统,该称量系统包括电源、质量传感器、模拟量输入通道、接口电路,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小车驱动器电路,接口电路和定位开关,该定位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原料贮罐的接口电路及称量系统的模拟量输入通道及接口电路与中央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质量传感器将原料质量转变为电流信号,模拟量输入通道将电流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接口电路将数字信号输处至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对检测到的原料质量进行运算处理,判断所加入的原料量是否达到配方要求;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启闭,中央控制器将运算结果经数据总线,接口电路送给译码器,经译码化转变为多路通或断继电器的信号,通过该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动作。所述电磁阀继电器、驱动器、译码电路和接口电路设置于原料贮罐的底部;所述称量系统设置于电子小车的顶部,所述定位系统设置于电子小车的底面上。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了该配料控制方法在固体配料或流体配料领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本配料装置可根据产品产量和物料需求量,通过中央控制器对于大小阀门的,实现了给配料装置物料供给量的精确调节及配料系统的自动运行。本系统中可配方可以零活调整,可同时调整原料的品种数、一次配料最大总量、最小称量。通过设置有多个原料贮罐用于多种原料品种的配置,通过在原料贮罐上设定大小电磁阀,用于对称量重量实现精度的调整。这样保证了较快的放料速度,也保证了对加料精度的较高的控制精度。2.本系统中的称量方法可保证称量的粗度,减小称量的误差。电子小车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以及模拟S数据采集通道的数据位数,可保证称量的高精度。通过中央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自动校准A/D转换器零点飘移和满量程误差,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实现了较大的称量范围确认,并避免了零点飘移。本系统的中央控制系统采用该计算过程,可满足物料质量数据采集的需要。3.原料贮罐的控制方法采用两级串控法,一方面可以减少继电器的数目,降低硬件投资降低;另一方面,将频繁通断操作集中到两只总开关上,延长了第一级控制继电器的寿命大大延长,简化维修工作,使得修复更加迅速;并且该控制方案简化线路及运算程序,提高运行的可靠性。4.通过中央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自动校准A/D转换器零点飘移和满量程误差,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实现了较大的称量范围确认,并避免了零点飘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配料控制方法及配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的操作步骤:第一步:由中央控制系统的信息录入平台输入配方数据信息,及配料所需的原料贮罐的数量;第二步:对于电子小车的称量系统进行校准;第三步:中央数据处理器对第一步中配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设计从各原料贮罐提取原料的顺序先后次序,及电子小车的行走路线;电子小车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从原始位置处开出,在第一个原料贮罐处停止;第四步:原料贮罐的大阀门打开;同时,电子小车的称量系统开始工作,检测出加入的原料量,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处,中央控制系统对该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和判断,并根据该判断结果对原料贮罐的大小阀门进行切换;若加入料量大于等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进入下一步骤,若加入料量小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继续使用大放料阀放量,并持续进行称量系统对于物料质量的采集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对于该数据的判断过程;第五步:关掉原料贮罐的大阀,启动小阀门,并同时采集加入的原料量数据,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处;中央控制系统对该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和判断,若加入料量大于等于原料应加量与小阀预留量的差额时,进入下一步骤,若加入料量小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继续使用小放料阀放量,并持续进行称量系统对于物料质量的采集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对于该数据的判断过程;第六步:当大、小阀门关闭后,进行断续加料,开小阀加一滴料,同时采集加入的原料量数据,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处;中央控制系统对该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和判断,若加入料量大于等于某种料需加量时,完成配加添加过程,若加入料量小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继续小放料阀加一滴料,并持续进行称量系统对于物料质量的采集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对于该数据的判断过程;步骤七:关闭称量系统;根据电子小车的行走路线,将电子小车开动到下一个要配料的原料贮罐处,进行下一种原料的配料过程,直到所有配料加完为止;最后电子小车移动到终点位置处,即完成所有的配料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的操作步骤:第一步:由中央控制系统的信息录入平台输入配方数据信息,及配料所需的原料贮罐的数量;第二步:对于电子小车的称量系统进行校准;第三步:中央数据处理器对第一步中配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设计从各原料贮罐提取原料的顺序先后次序,及电子小车的行走路线;电子小车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从原始位置处开出,在第一个原料贮罐处停止;第四步:原料贮罐的大阀门打开;同时,电子小车的称量系统开始工作,检测出加入的原料量,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处,中央控制系统对该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和判断,并根据该判断结果对原料贮罐的大小阀门进行切换;若加入料量大于等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进入下一步骤,若加入料量小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继续使用大放料阀放量,并持续进行称量系统对于物料质量的采集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对于该数据的判断过程;第五步:关掉原料贮罐的大阀,启动小阀门,并同时采集加入的原料量数据,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处;中央控制系统对该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和判断,若加入料量大于等于原料应加量与小阀预留量的差额时,进入下一步骤,若加入料量小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继续使用小放料阀放量,并持续进行称量系统对于物料质量的采集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对于该数据的判断过程;第六步:当大、小阀门关闭后,进行断续加料,开小阀加一滴料,同时采集加入的原料量数据,并将该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处;中央控制系统对该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和判断,若加入料量大于等于某种料需加量时,完成配加添加过程,若加入料量小于原料应加量与大阀预留量的差额时,继续小放料阀加一滴料,并持续进行称量系统对于物料质量的采集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对于该数据的判断过程;步骤七:关闭称量系统;根据电子小车的行走路线,将电子小车开动到下一个要配料的原料贮罐处,进行下一种原料的配料过程,直到所有配料加完为止;最后电子小车移动到终点位置处,即完成所有的配料工作。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配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量可由调试确定,所述预留量数值存放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某一存储单元,以便在进行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时调用。3.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配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百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