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机的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757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茶机的制造装置,其结构包括排气装置、主机体、检修窗、主支架、活动门、右部支架、置物架、电控箱,排气装置和主机体焊接在一起,主机体的前部设有检修窗,主机体的下部和主支架焊接在一起,主支架的前部和活动门活动连接,活动门的右边设有右部支架,右部支架和主机体焊接,右部支架的右边设有置物架,右部支架的上部通过螺丝和电控箱固定,排气装置包括固定螺丝口、固定板、排气扇支架、排气筒、排气口,通过设有排气装置,可以将工作时产生的废气及时的排出,有效的保证了工作环境的空气的质量,防止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茶机的制造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炒茶机的制造装置,属于炒茶机的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炒茶机的制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炒茶机的制造装置,其结构包括排气装置(1)、主机体(2)、检修窗(3)、主支架(4)、活动门(5)、右部支架(6)、置物架(7)、电控箱(8),所述排气装置(1)和主机体(2)焊接在一起,所述主机体(2)的前部设有检修窗(3),所述主机体(2)的下部和主支架(4)焊接在一起,所述主支架(4)的前部和活动门(5)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5)的右边设有右部支架(6),所述右部支架(6)和主机体(2)焊接,所述右部支架(6)的右边设有置物架(7),所述右部支架(6)的上部通过螺丝和电控箱(8)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包括固定螺丝口(101)、固定板(102)、排气扇支架(103)、排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茶机的制造装置,其结构包括排气装置(1)、主机体(2)、检修窗(3)、主支架(4)、活动门(5)、右部支架(6)、置物架(7)、电控箱(8),所述排气装置(1)和主机体(2)焊接在一起,所述主机体(2)的前部设有检修窗(3),所述主机体(2)的下部和主支架(4)焊接在一起,所述主支架(4)的前部和活动门(5)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5)的右边设有右部支架(6),所述右部支架(6)和主机体(2)焊接,所述右部支架(6)的右边设有置物架(7),所述右部支架(6)的上部通过螺丝和电控箱(8)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包括固定螺丝口(101)、固定板(102)、排气扇支架(103)、排气筒(104)、排气口(105),所述固定板(102)的侧边通过固定螺丝口(101)和螺丝配合与主机体(2)固定,所述固定板(102)和排气扇支架(103)固定连接,所述排气扇支架(103)的上部和排气筒(104)焊接在一起,所述排气筒(104)的内部设有排气口(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友根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圣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