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54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微电流护创敷料,包括敷料基体、设置在敷料基体上的供电模块、并行相对间隔设置在敷料基体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连接正极,第二电极连接负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采用的材料为生物相容导电高分子材料。使用过程中电极不发生任何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不产生损耗,稳定性好,导电性能在一些特殊环境中不会降低,延长整个敷料的使用寿命。并且相比现有的采用金属氧化物的活性电极,采用生物相容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电极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害。本发明专利技术微电流护创敷料,便携、方便使用、电流稳定可控、使用寿命长、电极材料对人体无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
技术介绍
各种创伤造成的伤口,由于皮肤和粘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局部疼痛、流血,功能障碍,如合并感染,疼痛加剧,并有炎性反应,充血、肿胀、渗出。如脂肪液化,渗出增加;肉芽组织生长不良,愈合缓慢。因此,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处理伤口,使其免于感染发炎并促进伤口的愈合。微电流应用于各种伤口的治疗已有相关研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伤口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再生,加快伤口上皮化过程。现有的微电流护创敷料大多是采用锌、银等活性电极置于敷料下表面,构成原电池结构自体供电,此类敷料实现了小型化和一体化,但由于活性电极的特点,此种微电池结构供电不稳定,且电极于导电环境中易造成电极的失活;此外,活性电极的材料一般为银、锌等金属以及其氧化物,直接接触伤口,会对伤口细胞造成损伤。而且活性电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极逐渐损耗,随着敷料使用时间的延长活性电极会之间失活,停止产生电流,活性电极的损耗速率,决定了敷料的使用寿命,通常会使敷料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在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基体、设置在敷料基体上的供电模块、并行相对间隔设置在敷料基体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连接供电模块的正极,第二电极连接供电模块的负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采用的材料为生物相容导电高分子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流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基体、设置在敷料基体上的供电模块、并行相对间隔设置在敷料基体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连接供电模块的正极,第二电极连接供电模块的负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采用的材料为生物相容导电高分子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流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供电模块供电与停止供电,控制供电模块电压输出的大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电流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以靠近创面的一侧为内层,所述敷料基体为一体式结构,由外而内依次包括背衬层和具有创面治疗作用的亲肤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流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采用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内置在亲肤层内,亲肤层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包覆。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流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亲肤层上,且内表面凸出亲肤层的内表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流护创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层和亲肤层采用的材料均为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背衬层上。7.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闫孟周新钦张建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汇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