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创新生物相容性疏水材料的新型后房人工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540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球面人工晶体。具体地,人工晶体包括具有光学表面的光学部分以及与所述光学部分相连接的数个襻。所述光学部分的光学表面为非球面,其中在经角膜折射的会聚光线在5毫米有效光学孔径下入射所述人工晶体后,所述人工晶体呈现的球差为‑0.1-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创新生物相容性疏水材料的新型后房人工晶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球面人工晶体,尤其地涉及一种弱非球面人工晶体。
技术介绍
这里提供的
技术介绍
描述用于总体上介绍本专利技术的背景内容。在本节中所陈述的内容可能构成或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人工晶体(IOL)是一种能植入眼内的人造透镜,其用于取代人眼自身因为白内障疾病而变浑浊的自然晶体,或者用于屈光手术来纠正人眼偏差的视力。现有人工晶体多数由柔性材料制成,因为在手术时其通常被折叠或卷曲以在缩小其面积后通过例如2-3毫米的切口植入眼内,故又称折叠式晶体。人工晶体在被植入人眼中后通过支撑襻和人眼囊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维持在囊袋内的相对位置。折叠式晶体进入眼内后能自动展开,因而折叠式晶体的材料多是弹性体。目前用于折叠式人工晶体的材料主要分为硅胶、水凝胶、亲水型丙烯酸酯以及疏水性丙烯酸酯,其中疏水性丙烯酸酯因其折光指数相对较高且手术中张开的特性较好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人工晶体材料。人工晶体的光学部分与人眼的角膜共同组成屈光系统,在该屈光系统中,球差是影响成像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人的角膜具有正球差,人的自然晶体具有负球差,通常人的角膜和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创新生物相容性疏水材料的新型后房人工晶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晶体,所述人工晶体包括:具有光学表面的光学部分;与所述光学部分相连接的数个襻;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分的光学表面为非球面,其中在经角膜折射的会聚光线在5毫米有效光学孔径下入射所述人工晶体后,所述人工晶体呈现的球差为‑0.1-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晶体,所述人工晶体包括:具有光学表面的光学部分;与所述光学部分相连接的数个襻;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分的光学表面为非球面,其中在经角膜折射的会聚光线在5毫米有效光学孔径下入射所述人工晶体后,所述人工晶体呈现的球差为-0.1-0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体具有大于6.0毫米的通光孔径,尤其地具有6.5毫米的通光孔径。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体提供从6.0D到34.0D的屈光度。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体使用交联聚烯烃材料制成,尤其地使用光学折射率大于1.51和阿贝数大于49.5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制成,更尤其地使用光学折射率为1.515和阿贝数为50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制成。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表面包括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其中前光学表面和/或后光学表面为非球面。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表面包括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其中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以一定比例组合为非球面。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差通过对所述光学表面的光学建模进行优化实现,其中所述光学建模包括选择形状因子、光学表面的中心曲率、光学表面的中心厚度、边沿厚度、入射光线聚焦度、有效光学孔径、近轴光聚焦点、远轴光聚焦点、材料的光学折射率和色散率。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继红杨愔孙兴才DM伍德亚德BK欧沃米尔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浦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