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539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座、注射臂和注射活塞,其特征在于,针筒包括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第一针筒内设有吸液臂,吸液臂顶端连接吸液拉板底端连接注射活塞,吸液臂为梯状活塞臂,第二针筒外部设有控制装置,第二针筒内部设有注射臂,注射臂上端与注射按板连接,注射臂设有定量螺纹,注射臂与第二动力装置相连,第二针筒内还设有定位器,定位器一端与第一动力装置相连,另一端伸入第一针筒内与梯状活塞相配合,第二针筒下部设有供电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劳动强度小、一次抽取药液可多次注射、随时快速调节剂量、剂量准确操作误差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用、兽用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在对大批动物进行注射治疗时,尤其是进行防疫作业时,需要反复的抽取防疫药液进行注射,重复性大,鉴于劳动强度大,重复性大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抽取药液可以迅速完成多次注射,每次注射剂量可以准确调控,并且可以随时、快速调节注射剂量,尽量减少工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防疫注射作业的重复性劳动。在中医药实验的过程中,动物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实验。在药理学实验当中,大、小鼠实验是最常做的实验,在大、小鼠造模过程中,灌胃是不可避免的一项实验操作,此操作必会用到注射器。最常用的是一次性注射器,经常会发生磨损而刻度模糊不清,另外当药液为黑色及类似深色液体时,刻度容易被掩盖,导致看不清刻度,致使灌胃时剂量不精准,实验者很难掌握药物剂量而导致实验失败,不方便实验者的使用、降低实验成功率。另外现有注射器都是靠眼睛观察来注射药物,操作误差极大,当注射剂量减少时误差就会更大。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能极大促进工作效率,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在的反复抽取药液重复性大、注射剂量不可准确调控、刻度容易不清晰、用眼观察注射操作误差大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座、注射臂和注射活塞,所述针筒包括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所述第一针筒内设有吸液臂,吸液臂顶端连接吸液拉板,吸液臂底端连接注射活塞,所述吸液臂为梯状活塞臂,所述第二针筒外部设有控制装置,第二针筒内部设有注射臂,注射臂上端与注射按板连接,所述注射臂设有定量螺纹,所述注射臂与第二动力装置相连,所述第二针筒内还设有定位器,定位器一端与第一动力装置相连,另一端伸入第一针筒内与梯状活塞相配合,所述第二针筒下部设有供电装置。通过使用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且将针筒设计为两层,吸液臂设计为梯状倒三角形活塞壁,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剂量调节由定位器自动定位,精准锁定注射剂量。注射臂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归位,可以连续注射。有效避免了剂量不准确、刻度不清晰、注射角度、漏液、气泡等问题。实现连续、精准、快速注射,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优选的,所述第一针筒与第二针筒连为一体,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上设有刻度。第一针筒用于储存药液,两个筒设置刻度可以保证剂量更准确。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二齿轮相连,第二齿轮与注射臂上的定量螺纹相配合。定量螺纹的设置可以实现精准剂量注射,利用电机控制可以实现自动注射。优选的,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针,所述定位针一段为圆柱状,另有一段为齿条,所述齿条部分与第一齿轮相配合,第一齿轮再与第一电机相连,所述齿条端设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为纽扣电池,通过连接线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相连。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开关和触控屏幕,所述触控屏幕上设有吸液按钮、设置加键、设置减键、指示灯、数字显示器和屏幕触控锁。优选的,所述第一针筒底部设有电池仓盖。优选的,所述注射臂上设有精准定量的倒三角。倒三角可以实现精确定量。本专利技术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好供电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动力装置带动吸液拉板定量吸液,吸液结束后,按下注射按板,在定位器和定量螺纹的作用下,即可完成精准注射。具体的:打开电池仓盖,放入纽扣电池,盖好电池仓盖。按下开关键,触控屏幕点亮,点击设置加键、设置减键设置好需要注射的剂量,点击屏幕触控锁,锁定屏幕,如需再次设置点击屏幕触控锁三次,屏幕锁定接触。按下吸液按钮,再拉动吸液拉板,吸取药液。最后按下注射按板即可注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的定位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的定位器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在图1-图6中,吸液拉板1;注射臂2;第二针筒3;第一针筒4;针座5;开关6;电池仓盖7;指示灯8;屏幕触控锁9;设置加键10;设置减键11;数字显示屏12;梯状活塞臂13;定位针14;注射活塞15;吸液按钮16;纽扣电池17;第一弹簧18;定量螺纹19;第二电机20;第一齿轮21;齿条22;第一弹簧23;第一电机24;连接线25;第二齿轮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的附图描述的示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包括吸液拉板1、开关6、吸液按钮16、注射按板、第一针筒4、第二针筒3、梯状活塞臂13、针座5、注射臂2、定位器、定位针14、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23、第一电机24、第二电机20,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6、连接线25、智能控制芯片,触控屏幕、设置加键10、设置减键11、指示灯8、数字显示屏12、屏幕触控锁9、纽扣电池17、电池仓盖7。注射器由智能芯片控制。针筒为双层设计,包括第一针筒4和第二针筒3,第一针筒4盛放注射活塞15和储存药液。第二针筒3盛放注射臂2、纽扣电池17、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0等,第二针筒3外侧有触控屏幕,注射臂上设有定量螺纹19,可以实现精准注射。吸液拉板1连接吸液臂,吸液臂为梯状活塞壁13,吸液臂有精准定量的倒三角,保证在定位针14的带动下精准注射。吸液臂用于吸取药液和精确定量,两个臂都能精确定量。梯状活塞壁13限制定位针14活动,用时也由定位针14控制,当注射按板按下时,注射按板带动定位针14移动,定位针14同时带动梯状活塞壁13移动,梯状活塞壁13带动活塞将药液排出注射器,由于梯状活塞壁13为倒三角形设计注射完成后定位器上的定位针14在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23作用下自动归位,定位针14一部分为圆柱状,一部分为齿条22,与第一齿轮21相配合。注射臂2上带有触控屏幕,触控屏幕下方为智能控制芯片,触控屏幕有设置加键10和设置减键11用来设置注射剂量。数字显示区域能显示两位数字,中间为小数点,即可以准确注射到小数点后一位,根据注射需要可以设计生产不同量程的注射器,如小数点后两位。当屏幕触控锁9锁定屏幕后第一电机24移动定位针14到设置剂量处,点击三次屏幕触控锁9屏幕允许触控和调节,设置完毕后点击一次屏幕触控锁9锁定屏幕。触控屏幕下方为吸液按钮16和开关6键,点击吸液按钮16开关6,定位针14在第一电机24的带动下缩回,此时方可吸取药液,当药液吸取完成排除气泡后再次按下吸液按钮16,定位针14回到原来位置。注射臂2为螺旋形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座、注射臂和注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包括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所述第一针筒内设有吸液臂,吸液臂顶端连接吸液拉板,吸液臂底端连接注射活塞,所述吸液臂为梯状活塞臂,所述第二针筒外部设有控制装置,第二针筒内部设有注射臂,注射臂上端与注射按板连接,所述注射臂设有定量螺纹,所述注射臂与第二动力装置相连,所述第二针筒内还设有定位器,定位器一端与第一动力装置相连,另一端伸入第一针筒内与梯状活塞相配合,所述第二针筒下部设有供电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座、注射臂和注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包括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所述第一针筒内设有吸液臂,吸液臂顶端连接吸液拉板,吸液臂底端连接注射活塞,所述吸液臂为梯状活塞臂,所述第二针筒外部设有控制装置,第二针筒内部设有注射臂,注射臂上端与注射按板连接,所述注射臂设有定量螺纹,所述注射臂与第二动力装置相连,所述第二针筒内还设有定位器,定位器一端与第一动力装置相连,另一端伸入第一针筒内与梯状活塞相配合,所述第二针筒下部设有供电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筒与第二针筒连为一体,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上设有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二齿轮相连,第二齿轮与注射臂上的定量螺纹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精准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魏盛李亚琼牟翔宇郭开元李艺杰高明周吕荣菊乔明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