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除尘加工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51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除尘加工车间,所述加工车间包括网格操作台、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下方且沿水平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水幕导流板、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一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幕导流板,所述第一水幕导流板与所述网格操作台之间形成出尘空间,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吸尘口与所述出尘空间相连通。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逸散至空气中而造成环境污染,也避免操作人员因吸入含尘气体而影响身体健康,更避免了金属粉尘引起的爆炸事故,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加工的安全系数。该防爆除尘加工车间尤其适用于镁铝合金产品的打磨、去毛刺、抛光等容易产生很多金属粉尘的生产加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除尘加工车间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爆除尘加工车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镁铝合金打磨、去毛刺、抛光等加工处理用的防爆除尘加工车间。
技术介绍
镁铝合金在如打磨、去毛刺、抛光等加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金属粉尘,这些金属粉尘逸散在加工工作空间内,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对加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特别是在粉尘浓度达到一定的值后会形成“粉尘云”,当粉尘云遇到火源或自燃后就会引起粉尘爆炸,从而威胁到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金属加工过程中逸散出的粉尘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对金属粉尘的处理方法,均是采用负压源来吸附加工环境内产生的含尘气流,然后再对该含尘气流进行干式的过滤处理(滤芯、滤筒、滤袋等方式),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加工环境内的金属粉尘均被完全有效地分离掉,除尘效果有限,容易让粉尘堆积,如果管理不善,长时间没有彻底的清理粘在过滤装置上粉尘就非常容易产生自燃,产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除尘加工车间,以有效地对镁铝合金等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进行有效的分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爆除尘加工车间,所述加工车间包括网格操作台、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下方且沿水平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水幕导流板、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一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幕导流板,所述第一水幕导流板与所述网格操作台之间形成出尘空间,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吸尘口与所述出尘空间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上方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和/或所述网格操作台。进一步地,所述网格操作台上异于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的另一侧具有供操作者站立操作的操作区域,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背离所述操作区域。优选地,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水幕导流板一端以在所述第一水幕导流板上形成第一水幕的第一供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上端以在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朝向所述网格操作台的侧面上形成第二水幕的第二供水装置。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供水装置、第二供水装置分别为水渠或喷淋管。进一步地,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用于收集所述第一水幕与第二水幕的水流并能够对其进行过滤处理而作为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或第二供水装置水源的循环水渠。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幕导流板自所述网格操作台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逐渐下倾延伸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机座,所述网格操作台、第一水幕导流板及第二水幕导流板分别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机座上。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还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出尘通道,所述出尘通道与所述出尘空间相连通,所述吸尘管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机座上并与所述出尘通道相连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采用本技术的防爆除尘加工车间来进行金属加工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逸散至周围的环境中,这样避免了环境污染和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还避免了金属粉尘引起的爆炸事故,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加工的安全系数。该防爆除尘加工车间尤其适用于镁铝合金产品的打磨、去毛刺、抛光等容易产生很多金属粉尘的生产加工中。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施例采用的防爆除尘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防爆除尘车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防爆除尘加工车间;200、过滤处理车间;1、机座;2、网格操作台;3、第一水幕导流板;4、第二水幕导流板;5、出尘空间;6、出尘通道;7、风机;8、吸尘管道;9、第一供水装置;10、第二供水装置;11、循环水渠;12、喷淋塔;13、收灰机;14、链刮板;15、沉淀池;16、连接弯管;17、负压风机;18、烟囱;19、避雷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防爆除尘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设于室内用于金属加工的防爆除尘加工车间100和通常设于室外的过滤处理车间200。参见图1、图2所示,该防爆除尘加工车间100包括机座1、设于机座1上的网格操作台2、设于网格操作台2下方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幕导流板3、设于网格操作台2一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幕导流板4。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水幕导流板3、第二水幕导流板4分别固定地设置在机座1上,其中第一水幕导流板3自网格操作台2的另一侧朝向第二水幕导流板4逐渐下倾延伸地设置,第二水幕导流板4则沿竖直方向延伸。该加工车间100还包括第一供水装置9和第二供水装置10,该第一供水装置9设于第一水幕导流板3上较高的一端上以在第一水幕导流板3的上侧面形成第一水幕;第二供水装置10设于第二水幕导流板4的上端以在第二水幕导流板4上朝向网格操作台2的侧面上形成第二水幕。第一供水装置9和第二供水装置10可分别采用水渠或者喷淋管。该加工车间100还包括循环水渠11,该循环水渠11用于收集第一水幕与第二水幕的水流,并且能够对该水流进行过滤清淤处理,然后作为第一供水装置9和/或第二供水装置10的水源,以节约用水。参见图1、图2所示,在第一水幕导流板3与网格操作台2之间形成出尘空间5,机座1上位于第二水幕导流板4的后侧形成了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出尘通道6,该出尘通道6的下部与出尘空间5相连通。该加工车间100还包括吸尘管道8,该吸尘管道8的吸尘口可拆卸地连接在机座1上,并通过出尘通道6而与出尘空间5相连通。参见图1、图2所示,该加工车间100还包括设于网格操作台2上方的风机7,该风机7的出风口朝向第二水幕导流板4和/或网格操作台2,从而能够将网格操作台2上方空间内的含尘气流均吹向第二水幕上或出尘空间5内或第一水幕上,以避免该含尘气流扩散至加工区域外。在本实施例中,网格操作台2上异于第二水幕导流板4的另一侧具有供操作者站立操作的操作区域,亦即操作者站立在该操作区域内将待加工件放置于网格操作台2上进行加工时其面朝第二水幕导流板4。风机7的出风方向背离上述的操作区域,以防止操作人员吸入含尘气流而影响身体健康。在这里,该风机7的出风方向朝向第一水幕与第二水幕交汇处,以最大限度地将网格操作台2上方加工区域空间内的气流均吹向第一水幕或第二水幕而被水流吸附,或者进入出尘空间5而通过吸尘管道8吸附流出。这样,在该加工车间100内对镁铝合金等产品进行打磨、去毛刺、抛光等容易产生金属粉尘的加工处理时,操作者站立在网格操作台2的操作区域内进行操作,第一水幕导流板3上形成第一水幕、第二水幕导流板4上形成第二水幕,风机7启动,同时,提供吸尘管道8以负压源。加工产生的较重的金属碎屑通过网格操作台2直接落入下方的第一水幕或者出尘空间5,落在网格操作台2上的粉尘也在负压源的作用下被吸入出尘空间5;而逸散在网格操作台2上方环境空间内的含尘气流,其一方面在负压源提供的吸尘负压力的作用下能够经过网格操作台2进入出尘空间5,然后经出尘通道6进入吸尘管道8,其另一方面在风机7的作用下而被吹至第二水幕或者第一水幕,同时也在吹至第一水幕的过程中进入出尘空间5而被吸入吸尘管道8中,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加工产生的金属粉尘逸散至周围空气环境中,避免了空气污染,也保证了生产操作人员的生产安全。参见图1所示,该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爆除尘加工车间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除尘加工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车间包括网格操作台、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下方且沿水平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水幕导流板、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一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幕导流板,所述第一水幕导流板与所述网格操作台之间形成出尘空间,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吸尘口与所述出尘空间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除尘加工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车间包括网格操作台、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下方且沿水平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水幕导流板、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一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幕导流板,所述第一水幕导流板与所述网格操作台之间形成出尘空间,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吸尘口与所述出尘空间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除尘加工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设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上方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和/或所述网格操作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除尘加工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操作台上异于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的另一侧具有供操作者站立操作的操作区域,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背离所述操作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除尘加工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车间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水幕导流板一端以在所述第一水幕导流板上形成第一水幕的第一供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上端以在所述第二水幕导流板朝向所述网格操作台的侧面上形成第二水幕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澄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