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风筝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46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风筝轮。电动风筝轮,包括内定盘和可绕内定盘外圆周转动的外转盘,所述外转盘的内壁通过轴承与内定盘转动连接;所述外转盘外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挡圈和内侧挡圈,所述外壁、外侧挡圈和内侧挡圈形成用于缠绕风筝线的绕线槽,所述外转盘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有齿条;所述内定盘空腔内设有用于手持的手柄壳,所述手柄壳上设有电源开关按钮,所述手柄壳内设有通过输电线依次连接的电源、电机以及减速装置;所述的减速装置的齿轮与外转盘内壁上的齿条相啮合。该电动风筝轮具有自动快速收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风筝轮
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风筝轮。
技术介绍
放风筝是人们喜爱的户外运动,目前,市面上的风筝轮多为绕线轮,风筝刚起飞时,需要人拉出风筝线将风筝放飞,风筝降落时,需要人收线,收线较繁琐,费时又费力。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730356U授权公告日2016.11.30)公开了一种风筝绕线器,包括内定盘和同轴转动连接在内定盘外侧的外转轮;外转轮的外周面上环设有绕线槽,外转轮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转动连接有把手;内定盘上设有握取孔。该风筝绕线器既方便收线及放线,又能方便锁定收放线长度,其次还能方便控制风筝线的走向。采用上述结构后,将风筝线缠绕在外转轮的绕线槽中,通过握取孔可保证用一只手握取住内定盘,之后用另一只手摇动把手可带动外转轮转动从而进行收线或放线工作;这种结构的风筝绕线器需要通过摇动把手进行收线或放线,仍然存在收线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风筝轮,具有自动快速收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风筝轮,包括内定盘和可绕内定盘外圆周转动的外转盘,所述外转盘的内壁通过轴承与内定盘转动连接;所述外转盘外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挡圈和内侧挡圈,所述外壁、外侧挡圈和内侧挡圈形成用于缠绕风筝线的绕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盘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有齿条;所述内定盘空腔内设有用于手持的手柄壳,所述手柄壳上设有电源开关按钮,所述手柄壳内设有通过输电线依次连接的电源、电机以及减速装置;所述的减速装置的齿轮与外转盘内壁上的齿条相啮合。作为优选方案,它还包括用于减缓外转盘转动速度的碟刹组件,所述碟刹组件包括安装在外转盘内壁上的碟刹盘、与碟刹盘配合的碟刹器以及驱使碟刹器夹紧碟刹盘的刹闸柄;所述碟刹器安装在手柄壳内,所述刹闸柄的按压端通过弹簧与手柄壳连接,所述刹闸柄的传动端伸入手柄壳内与碟刹器螺旋啮合传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转盘外侧挡圈上设有用于手动转动外转盘的把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定盘沿其径向向外设有导线架,所述导线架的截面呈“L”型结构。作为优选方案,它还包括防止外转盘逆转的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和与棘轮啮合的止回棘爪;所述棘轮设置在内侧挡圈的圆周方向,所述止回棘爪设置在导线架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内定盘内设置电源、电机和减速装置,将减速装置的齿轮和外转盘的齿条啮合,从而驱动外转盘自动转动,实现自动收线功能。2,通过设置碟刹组件,可调节外转盘的转动速度,防止因转动太快造成风筝飞行状态不稳定。3,通过在外转盘的外侧挡圈上设置把手,起到辅助收线的作用,通过设置棘轮机构防止外转盘逆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图2的B-B剖视图;图6为图2的C-C剖视图;图7为图4中减速装置与电机和齿条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8为图1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止回棘爪与棘轮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内定盘10(其中,包括手柄壳11、电源开关按钮12、电源13、电机14、减速装置15、齿轮16、导线架17、V带18)、外转盘20(其中,包括内壁21、外壁22、外侧挡圈23、绕线槽24、齿条25、把手26、轴承安装槽27、内侧挡圈28)、轴承30、碟刹组件40(其中,包括碟刹盘41、碟刹器42、刹闸柄43、弹簧44)、棘轮机构50(其中,包括棘轮51、止回棘爪52)。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动风筝轮,包括内定盘10和可绕内定盘10外圆周转动的外转盘20,外转盘20的内壁21上设有轴承安装槽27,结合图5和图6所示,轴承30通过轴承安装槽27安装在内定盘10与外转盘20之间,从而实现外转盘20的转动;外转盘20外壁22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挡圈23和内侧挡圈28,外壁22、外侧挡圈23和内侧挡圈28形成用于缠绕风筝线的绕线槽24;其中,外转盘20的内壁21沿其圆周方向设有齿条25;内定盘10空腔内设有用于手持的手柄壳11,手柄壳11一侧设有电源开关按钮12,结合图4所示,手柄壳11内设有通过输电线依次连接的电源13、电机14以及减速装置15;所述的减速装置15的齿轮16与外转盘20内壁21上的齿条25相啮合。通过按压电源开关按钮12,接通电源13,电机14运转并通过减速装置15的齿轮16和齿条25配合驱动外转盘20自动转动,实现自动收线功能;如图7所示,减速装置15通过V带18传动防止电机堵转。内定盘10沿其径向向外设有导线架17,导线架17的截面呈“L”型结构,如此,将风筝线通过导线架17导入,能将风筝线顺利地收入绕线槽24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为了防止外转盘20反转,在外转盘20内侧挡圈28的圆周方向上固定有棘轮51,在导线架17上设有与棘轮51啮合的止回棘爪52,止回棘爪52可以开合,正常放线时打开止回棘爪52,不影响放线,收线时为了防止反转,合上止回棘爪52。棘轮51和止回棘爪52组成棘轮机构50,有效地防止外转盘20反转。外转盘20外侧挡圈23上还设有用于手动转动外转盘20的把手26,辅助收线。结合图3和图4所示,电动风筝轮还包括用于减缓外转盘20转动速度的碟刹组件40,碟刹组件40包括安装在外转盘20内壁21上的碟刹盘41、与碟刹盘41配合的碟刹器42以及驱使碟刹器42夹紧碟刹盘41的刹闸柄43;所述碟刹器42安装在手柄壳11内,刹闸柄43的按压端通过弹簧44与手柄壳11连接,刹闸柄43的传动端伸入手柄壳11内与碟刹器42螺旋啮合传动连接。本技术的运作过程是:如图2所示,通过轴承30将内定盘10套设于外转盘20内,按下电源开关按钮12,接通电源13,电机14运转并通过减速装置15的齿轮16和齿条25啮合驱动外转盘20自动转动,而从实现自动收线,需要暂停收线或者减缓收线速度时,按下刹闸柄43,刹闸柄43的另一端带动碟刹器42夹住碟刹盘41,刹闸柄43按下的深度越大,碟刹器42将碟刹盘41夹的越紧,外转盘20的转动速度就越慢。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风筝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风筝轮,包括内定盘(10)和可绕内定盘(10)外圆周转动的外转盘(20),所述外转盘(20)的内壁(21)通过轴承(30)与内定盘(10)转动连接;所述外转盘(20)外壁(22)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挡圈(23)和内侧挡圈(28),所述外壁(22)、外侧挡圈(23)和内侧挡圈(28)形成用于缠绕风筝线的绕线槽(2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盘(20)的内壁(21)沿其圆周方向设有齿条(25);所述内定盘(10)空腔内设有用于手持的手柄壳(11),所述手柄壳(11)上设有电源开关按钮(12),所述手柄壳(11)内设有通过输电线依次连接的电源(13)、电机(14)以及减速装置(15);所述减速装置(15)的齿轮(16)与外转盘(20)内壁(21)上的齿条(25)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风筝轮,包括内定盘(10)和可绕内定盘(10)外圆周转动的外转盘(20),所述外转盘(20)的内壁(21)通过轴承(30)与内定盘(10)转动连接;所述外转盘(20)外壁(22)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挡圈(23)和内侧挡圈(28),所述外壁(22)、外侧挡圈(23)和内侧挡圈(28)形成用于缠绕风筝线的绕线槽(2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盘(20)的内壁(21)沿其圆周方向设有齿条(25);所述内定盘(10)空腔内设有用于手持的手柄壳(11),所述手柄壳(11)上设有电源开关按钮(12),所述手柄壳(11)内设有通过输电线依次连接的电源(13)、电机(14)以及减速装置(15);所述减速装置(15)的齿轮(16)与外转盘(20)内壁(21)上的齿条(25)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风筝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减缓外转盘(20)转动速度的碟刹组件(40),所述碟刹组件(40)包括安装在外转盘(20)内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宇康肖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