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组件及电脑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45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板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互扣合,且上支撑板上设有装配卡块,装配卡块上设有固定转轴,装配卡块装入连接装配槽中且固定转轴与转轴孔装配;支撑板内设有转轴安装槽,转轴安装槽中安装有支撑转轴,支撑转轴一端伸出转轴安装槽与第一转轴配合孔装配,另一端穿过复位腔进入拉绳安装槽中且与第一拉绳一端连接固定,第一拉绳另一端与驱动杆部分端部连接,动力杆部分一端与驱动杆部分连接,另一端穿出支撑板与驱动板连接;驱动板两端与第二拉绳连接,第二拉绳穿过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后与开关板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应用有上述面板组件的电脑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板组件及电脑桌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脑桌,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设计的电脑桌。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的高度应用,设计行业中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而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为其配置相应的电脑桌,特别是台式机,一般是不可缺少电脑桌的。而现有的电脑桌一般设计比较笼统,要么就是一个大平桌面,要么就是在桌面上加一些收纳装置,如小书架之类的。但是这些设计明显不能满足设计师的需求,具体表现如下:1、设计师(特别是建模师)在使用电脑绘图时,一般还需要配合手绘以寻找灵感或调整图纸。目前一般使用绘图板、鼠标键盘等装置将对计算机进行绘图。但是由于目前的电脑桌都是一个大平面,使用者在使用时,需要不断低头手绘,然后再抬头看显示器对图纸进行输入或调整,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使用者颈部的劳动强度,从而造成使用者颈部颈部肌肉劳损,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和工作效率。2、在纸上草绘完成后,一般需要将图纸输入计算机中,这就需要边看草绘图边将图纸输入到计算机中。而现有的电脑桌桌面是平的,这就使得使用者要么如上一条中一般边低头看图边输入,要么将图纸想办法立在显示器旁边,这样就能避免不断低头,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门将图纸立在显示器边的设计,所以使用者只能自由发挥,借助外物将图纸立起来,这样很多时候图纸会发生褶皱或者与视线呈较大角度,使得使用者看到的图纸是变形的,这样在电脑中绘出来的图纸也会变形,最终导致图纸不合格,需要重新绘图,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且严重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故申请人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电脑桌,其具备将图纸立起来的结构而且还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桌面调整倾斜,以使使用者在看显示器的同时还能用余光看到草绘图,这就能大大降低颈部的转动次数,从而降低颈部的使用强度以保护使用者的颈部、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面板组件及电脑桌。通过面板组件解决需要将图纸或或绘图板调整倾斜以方便使用或观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板组件,包括,开关板、板体框、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互扣合,且所述的上支撑板上设有装配卡块,所述的装配卡块上设有固定转轴,所述的装配卡块装入连接装配槽中且所述的固定转轴与设置在连接装配槽内侧的转轴孔可转动装配;所述的支撑板内设有转轴安装槽、复位腔、驱动腔、拉绳安装槽,所述的转轴安装槽中安装有支撑转轴,所述的支撑转轴一端伸出转轴安装槽与设置在桌板上的第一转轴配合孔可转动装配,另一端穿过复位腔进入拉绳安装槽中且装入拉绳安装槽中的一端与第一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一拉绳另一端穿过第一导向轮与T形驱动杆的驱动杆部分端部连接固定,所述的T形驱动杆上还设有与驱动杆部分垂直连接的动力杆部分,所述的动力杆部分一端与驱动杆部分连接,另一端穿出支撑板与驱动板连接;所述的支撑转轴装入复位腔中的部分上设有挡环,所述的挡环与复位腔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用于产生使支撑转轴伸出转轴安装槽的弹力;所述的第一导向轮、T形驱动杆均安装在驱动腔中;所述的驱动板两端与第二拉绳连接,所述的第二拉绳穿过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后与开关板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均固定在板体框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板体框内为内框,所述的内框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顶部封板、固定框、底部封板;所述的固定框与底部封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底部封板与板体框连接固定;所述的顶部封板与板体框不固定;第一安装轴穿过固定框且两端分别与底部封板、装配筒的装配内筒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一安装轴与装配内筒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的装配筒一端固定在顶部封板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框、与固定框可相对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安装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分别通过第二安装轴、第三安装轴固定在固定框内,且所述的第二安装轴、第三安装轴两端分别与固定框和底部封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三安装轴上、第三齿轮上方设有发条弹簧,所述的发条弹簧的钢带伸出发条弹簧壳体的一端与第三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拉绳另一端穿过第二导向轮、板体框后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二导向轮固定在板体框内侧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板体框内为内框,所述的内框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顶部封板、固定框、底部封板;所述的固定框与底部封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底部封板与板体框连接固定;所述的顶部封板与板体框不固定;第一安装轴穿过固定框且两端分别与底部封板、装配筒的装配内筒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一安装轴与装配内筒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的装配筒一端固定在顶部封板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框、与固定框可相对转动;所述的第一安装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分别通过第二安装轴、第三安装轴固定在固定框内,且所述的第二安装轴、第三安装轴两端分别与固定框和底部封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三安装轴上、第三齿轮上方设有发条弹簧,所述的发条弹簧的钢带伸出发条弹簧壳体的一端与第三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拉绳另一端穿过第二导向轮、板体框后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二导向轮固定在板体框内侧壁上;在开关板两端设置有装配板,所述的装配板上设有装配滑块,所述的装配滑块与设置在板体框上的装配滑槽配合滑动。一种电脑桌,应用有上述面板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侧板、桌板,所述的桌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安装杆的支杆安装槽、用于安装面板组件的面板安装槽;面板安装槽在设置有第一转轴配合孔处还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的第二让位槽中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配合孔和第二转轴配合孔,所述的第一转轴配合孔和第二转轴配合孔均可与支撑转轴可转动装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底部面板上设置有数根倒齿条,两根倒齿条之间构成卡合斜槽;在开关板上设置有止退板,所述的止退板上设有卡合斜面,所述的卡合斜面与卡合斜槽配合即可固定板体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支杆组件,所述的支杆组件,包括,安装杆、支撑杆、滑槽板、立板,所述的滑槽板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的滑槽板上设有导向滑槽,第三销轴穿过位于支撑杆两侧的限位挡块和支撑杆的一端,且所述的第三销轴两端装入导向滑槽中,所述的第三销轴与限位挡块可转动装配;所述的支撑杆另一端上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的第二销轴与支撑槽侧壁可转动装配;所述的安装杆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的第一销轴与第一安装槽内侧上的第一让位滑槽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第一销轴可以在第一让位滑槽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所述的安装杆装入立板的配合安装槽中,所述的配合安装槽设置在配合安装筒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杆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槽、第二开关槽、第三开关槽,所述的第一开关槽和第三开关槽通过第二开关槽连通,所述的第三开关槽中安装有锁紧滑块,所述的第一开关槽中安装有开关滑块,所述的开关滑块与锁紧滑块之间通过开关连接板连接,所述的开关连接板装入第二开关滑槽中;所述的锁紧滑块一端伸出安装杆且伸出安装杆的部分与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侧壁上的配合锁紧槽装配以将安装杆固定在第一安装槽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面板组件及电脑桌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开关板、板体框、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互扣合,且所述的上支撑板上设有装配卡块,所述的装配卡块上设有固定转轴,所述的装配卡块装入连接装配槽中且所述的固定转轴与设置在连接装配槽内侧的转轴孔可转动装配;所述的支撑板内设有转轴安装槽、复位腔、驱动腔、拉绳安装槽,所述的转轴安装槽中安装有支撑转轴,所述的支撑转轴一端伸出转轴安装槽与设置在桌板上的第一转轴配合孔可转动装配,另一端穿过复位腔进入拉绳安装槽中且装入拉绳安装槽中的一端与第一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一拉绳另一端穿过第一导向轮与T形驱动杆的驱动杆部分端部连接固定,所述的T形驱动杆上还设有与驱动杆部分垂直连接的动力杆部分,所述的动力杆部分一端与驱动杆部分连接,另一端穿出支撑板与驱动板连接;所述的支撑转轴装入复位腔中的部分上设有挡环,所述的挡环与复位腔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用于产生使支撑转轴伸出转轴安装槽的弹力;所述的第一导向轮、T形驱动杆均安装在驱动腔中;所述的驱动板两端与第二拉绳连接,所述的第二拉绳穿过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后与开关板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均固定在板体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开关板、板体框、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互扣合,且所述的上支撑板上设有装配卡块,所述的装配卡块上设有固定转轴,所述的装配卡块装入连接装配槽中且所述的固定转轴与设置在连接装配槽内侧的转轴孔可转动装配;所述的支撑板内设有转轴安装槽、复位腔、驱动腔、拉绳安装槽,所述的转轴安装槽中安装有支撑转轴,所述的支撑转轴一端伸出转轴安装槽与设置在桌板上的第一转轴配合孔可转动装配,另一端穿过复位腔进入拉绳安装槽中且装入拉绳安装槽中的一端与第一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一拉绳另一端穿过第一导向轮与T形驱动杆的驱动杆部分端部连接固定,所述的T形驱动杆上还设有与驱动杆部分垂直连接的动力杆部分,所述的动力杆部分一端与驱动杆部分连接,另一端穿出支撑板与驱动板连接;所述的支撑转轴装入复位腔中的部分上设有挡环,所述的挡环与复位腔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用于产生使支撑转轴伸出转轴安装槽的弹力;所述的第一导向轮、T形驱动杆均安装在驱动腔中;所述的驱动板两端与第二拉绳连接,所述的第二拉绳穿过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后与开关板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均固定在板体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板体框内为内框,所述的内框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顶部封板、固定框、底部封板;所述的固定框与底部封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底部封板与板体框连接固定;所述的顶部封板与板体框不固定;第一安装轴穿过固定框且两端分别与底部封板、装配筒的装配内筒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一安装轴与装配内筒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的装配筒一端固定在顶部封板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框、与固定框可相对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安装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分别通过第二安装轴、第三安装轴固定在固定框内,且所述的第二安装轴、第三安装轴两端分别与固定框和底部封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三安装轴上、第三齿轮上方设有发条弹簧,所述的发条弹簧的钢带伸出发条弹簧壳体的一端与第三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拉绳另一端穿过第二导向轮、板体框后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二导向轮固定在板体框内侧壁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板体框内为内框,所述的内框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顶部封板、固定框、底部封板;所述的固定框与底部封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底部封板与板体框连接固定;所述的顶部封板与板体框不固定;第一安装轴穿过固定框且两端分别与底部封板、装配筒的装配内筒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一安装轴与装配内筒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的装配筒一端固定在顶部封板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框、与固定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素李天芬张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