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诗雨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查找的自动旋转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44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9
一种便于查找的自动旋转书架,有效的解决了查阅书籍不方便,手工转动书架费时费力,书籍易积灰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可转动的架体,架体上设有抱紧单元,架体中心贯穿有可转动的推杆,球体座上下部分别开设有与凹槽对应的弧形槽轨,推杆可沿弧形槽轨转动,环形凹槽内固定有一个与支杆位置相对应的阻挡块,滑块向外侧移动可使支杆与阻挡块接触,推杆与架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底板设有多个斜向卡槽,斜向卡槽与弧形槽轨的位置一一对应,驱动体壳体上圆周开设有多个与斜向卡槽对应的开口,构成推杆转动使推杆下端同时卡进斜向卡槽与开口内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查找的自动旋转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书架
,特别是一种便于查找的自动旋转书架。
技术介绍
现有家庭书架大多都是柜式结构书籍都是码放在书架上的,当需要看书时要在厚厚的书堆中翻找自己要看的书,每次都要找一段时间,很不方便,有时还有可能找不到要看的书籍,非常不方便。此外现在也有一些书架采用了旋转结构的形式,但大多数的旋转书架要么都是手动进行旋转,要么都是通过电机带动随时在旋转;当书架上存放书籍过多时,书架整体较重,手动旋转非常不方便,且可能比较危险;电机带动的旋转书架,书架通电一直处于旋转过程中,不仅浪费电力,而且在具体使用时,需要取的书籍往往可能需要等书架自行旋转过后才能进行提取,而在此过程中还需特别注意书架的旋转进度,非常不智能。此外现在大多的旋转书架均为开放式的结构,很多书籍堆叠在一起,分类不明确,寻找不方便,且大多数书架均为裸露结构,一些不常用的书籍长时间会累积大量的灰尘,非常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查找的自动旋转书架,有效的解决了查阅书籍不方便,手工转动书架费时费力,书籍易积灰尘的问题。一种便于查找的自动旋转书架,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可转动的架体,架体为圆柱形且圆周分割成多个存放柜,架体上端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多个与存放柜对应的抱紧单元,架体下端设有底板,架体中心为中空结构,架体外侧设有护罩,护罩上部为圆环结构,圆环内孔与顶板外圆相接触,圆环内孔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抱紧单元包括顶板上端的凹槽,凹槽置于存放柜的正上方,凹槽外侧上部为开口结构,凹槽底面上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滑块,滑块上端设有可摆动的支杆,支杆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可左右移动的L形立板,两个L形立板的横板端置于内侧且端头相对,L形立板的横板端端头朝向架体中心一侧为圆弧面,支杆左右两侧设有斜向的凸块,支杆的摆动会通过凸块挤压两L形立板左右移动,支杆与滑块通过扭簧连接,支杆可在扭簧作用下转动复位;所述架体中心贯穿有可转动的推杆,推杆上端伸出架体上端面,推杆中部球铰在球体座内,球体座为球形壳体结构,球体座壳体上下部分别开设有与凹槽对应的弧形槽轨,推杆可沿弧形槽轨转动,推杆转动可挤压L形立板的横板端使两L形立板左右移动,两L形立板竖板端分别经第一弹簧与凹槽侧壁连接,构成L形立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卡紧推杆的结构,推杆转动可推动滑块向外侧移动,环形凹槽内固定有一个与支杆位置相对应的阻挡块,滑块向外侧移动可使支杆与阻挡块接触,推杆与架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构成推杆在第二弹簧作用下复位的结构;所述的架体的底板下端面设有内止口,内止口上端面内侧圆周开设有多个斜向卡槽,斜向卡槽与弧形槽轨的位置一一对应,构成推杆转动时推杆下端卡进斜向卡槽内的结构,推杆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驱动体,驱动体与架体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驱动体为碗形壳体状结构,驱动体壳体上圆周开设有多个与斜向卡槽对应的开口,构成推杆转动使推杆下端同时卡进斜向卡槽与开口内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紧凑,有效的解决了查阅书籍不方便,手工转动书架费时费力,书籍易积灰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抱紧单元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推杆上第二弹簧布置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推杆球铰立体图1。图7为本专利技术推杆球铰立体图2。图8为本专利技术驱动体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盖板与存放柜标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书架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附图1至10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可转动的架体1,架体1为圆柱形且圆周分割成多个存放柜2,架体1上端设有顶板3,顶板3上设有多个与存放柜2对应的抱紧单元,架体1下端设有底板4,架体1中心为中空结构,架体1外侧设有护罩5,护罩5上部为圆环结构,圆环内侧与顶板3外圆接触,圆环内圆开设有环形凹槽6;所述抱紧单元包括顶板3上端的凹槽7,凹槽7置于存放柜2的正上方,凹槽7外侧上部为开口结构,凹槽7底面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滑块8,滑块8上端设有可摆动的支杆9,支杆9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可左右移动的L形立板11,两个L形立板11的横板端置于内侧且端头相对,L形立板11的横板端端头朝向架体中心一侧为圆弧面,支杆9左右两侧设有斜向的凸块12,支杆9摆动会通过凸块挤压两L形立板11左右移动,支杆9与滑块8通过扭簧10连接,支杆9可在扭簧10作用下转动复位;所述架体1中心贯穿有可转动的推杆13,推杆13上端伸出架体1上端面,推杆13中部球铰在球体座15内,球体座15为球形壳体结构,球体座15壳体上下部分别开设有与凹槽7对应的弧形槽轨16,推杆13可沿弧形槽轨16转动,推杆13转动可挤压L形立板11的横板端使两L形立板11左右移动,两L形立板11竖板端分别经第一弹簧17与凹槽7侧壁连接,构成L形立板11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卡紧推杆13的结构,推杆13转动可推动滑块8向外侧移动,环形凹槽6内固定有一个与支杆9位置相对应的阻挡块18,滑块8向外侧移动可使支杆9与阻挡块18接触,推杆13与架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9,构成推杆13在第二弹簧19作用下复位的结构;所述的架体1的底板4下端面设有内止口20,内止口20上端面内侧圆周开设有多个斜向卡槽21,斜向卡槽21与弧形槽轨16的位置一一对应,构成推杆13转动时推杆13下端卡进斜向卡槽21内的结构,推杆13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驱动体30,驱动体30与架体1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驱动体30为碗形壳体状结构,驱动体30壳体上圆周开设有多个与斜向卡槽21对应的开口31,构成推杆13转动使推杆13下端同时卡进斜向卡槽21与开口31内的结构。所述的架体1下方设有底座22,护罩5固定在底座22的上端,底座22上端面开设有环槽23,环槽23内设有可滚动的滚珠24,架体1的底板4放置在滚珠24上,构成架体1可在滚珠24上转动的结构,驱动体的下方连接有贯穿底座22的驱动轴25。所述的存放柜2设置有六个且圆周均布,护罩5侧面开设有一个与一个存放柜2大小相同的开口,阻挡块18固定在护罩5的开口上方。所述的顶板3的上方设有盖板27,盖板27上开设有与驱动盘斜向卡槽21上相对应的导向槽26,构成推杆13可沿导向槽26转动的结构,盖板27上端面与护罩5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二弹簧19设有三个且圆周均布,第二弹簧19的一端连接推杆13,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连接至架体1中心内壁,第二弹簧19置于球体座15的上方,推杆13的上端设有球形握柄28,滑块8的外侧一端连接有第三弹簧29,第三弹簧29的另一端连接至凹槽7的侧壁,构成滑块8可在第三弹簧29的作用下向内侧移动的结构。所述的推杆13通过球体14铰接在球体座15内,球体座15壳体外侧固定在架体1中心内壁上。本专利技术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在书架安装布置时,把护罩5的开口处朝向使用者,在存放柜2内和盖板27上分别做好分类标识,由于推杆13上端转动与下端转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存放柜2和盖板27斜向相反向的部位标识相同,如附图9所示,驱动轴25下方连接至电机;在使用时,由于架体1的中心设有球铰连接的推杆13,推杆13初始状态处于中心竖直状态,盖板27上设有导向槽26,使用者可以推动球形握柄28使推杆13沿导向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查找的自动旋转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查找的自动旋转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的架体(1),架体(1)为圆柱形且圆周分割成多个存放柜(2),架体(1)上端设有顶板(3),顶板(3)上设有多个与存放柜(2)对应的抱紧单元,架体(1)下端设有底板(4),架体(1)中心为中空结构,架体(1)外侧设有护罩(5),护罩(5)上部为圆环结构,圆环内侧与顶板(3)外圆接触,圆环内圆开设有环形凹槽(6);所述抱紧单元包括顶板(3)上端的凹槽(7),凹槽(7)置于存放柜(2)的正上方,凹槽(7)外侧上部为开口结构,凹槽(7)底面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滑块(8),滑块(8)上端设有可摆动的支杆(9),支杆(9)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可左右移动的L形立板(11),两个L形立板(11)的横板端置于内侧且端头相对,L形立板(11)的横板端端头朝向架体中心一侧为圆弧面,支杆(9)左右两侧设有斜向的凸块(12),支杆(9)摆动会通过凸块挤压两L形立板(11)左右移动,支杆(9)与滑块(8)通过扭簧(10)连接,支杆(9)可在扭簧(10)作用下转动复位;所述架体(1)中心贯穿有可转动的推杆(13),推杆(13)上端伸出架体(1)上端面,推杆(13)中部球铰在球体座(15)内,球体座(15)为球形壳体结构,球体座(15)壳体上下部分别开设有与凹槽(7)对应的弧形槽轨(16),推杆(13)可沿弧形槽轨(16)转动,推杆(13)转动可挤压L形立板(11)的横板端使两L形立板(11)左右移动,两L形立板(11)竖板端分别经第一弹簧(17)与凹槽(7)侧壁连接,构成L形立板(11)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卡紧推杆(13)的结构,推杆(13)转动可推动滑块(8)向外侧移动,环形凹槽(6)内固定有一个与支杆(9)位置相对应的阻挡块(18),滑块(8)向外侧移动可使支杆(9)与阻挡块(18)接触,推杆(13)与架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9),构成推杆(13)在第二弹簧(19)作用下复位的结构;所述的架体(1)的底板(4)下端面设有内止口(20),内止口(20)上端面内侧圆周开设有多个斜向卡槽(21),斜向卡槽(21)与弧形槽轨(16)的位置一一对应,构成推杆(13)转动时推杆(13)下端卡进斜向卡槽(21)内的结构,推杆(13)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驱动体(30),驱动体(30)与架体(1)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驱动体(30)为碗形壳体状结构,驱动体(30)壳体上圆周开设有多个与斜向卡槽(21)对应的开口(31),构成推杆(13)转动使推杆(13)下端同时卡进斜向卡槽(21)与开口(31)内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查找的自动旋转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的架体(1),架体(1)为圆柱形且圆周分割成多个存放柜(2),架体(1)上端设有顶板(3),顶板(3)上设有多个与存放柜(2)对应的抱紧单元,架体(1)下端设有底板(4),架体(1)中心为中空结构,架体(1)外侧设有护罩(5),护罩(5)上部为圆环结构,圆环内侧与顶板(3)外圆接触,圆环内圆开设有环形凹槽(6);所述抱紧单元包括顶板(3)上端的凹槽(7),凹槽(7)置于存放柜(2)的正上方,凹槽(7)外侧上部为开口结构,凹槽(7)底面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滑块(8),滑块(8)上端设有可摆动的支杆(9),支杆(9)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可左右移动的L形立板(11),两个L形立板(11)的横板端置于内侧且端头相对,L形立板(11)的横板端端头朝向架体中心一侧为圆弧面,支杆(9)左右两侧设有斜向的凸块(12),支杆(9)摆动会通过凸块挤压两L形立板(11)左右移动,支杆(9)与滑块(8)通过扭簧(10)连接,支杆(9)可在扭簧(10)作用下转动复位;所述架体(1)中心贯穿有可转动的推杆(13),推杆(13)上端伸出架体(1)上端面,推杆(13)中部球铰在球体座(15)内,球体座(15)为球形壳体结构,球体座(15)壳体上下部分别开设有与凹槽(7)对应的弧形槽轨(16),推杆(13)可沿弧形槽轨(16)转动,推杆(13)转动可挤压L形立板(11)的横板端使两L形立板(11)左右移动,两L形立板(11)竖板端分别经第一弹簧(17)与凹槽(7)侧壁连接,构成L形立板(11)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卡紧推杆(13)的结构,推杆(13)转动可推动滑块(8)向外侧移动,环形凹槽(6)内固定有一个与支杆(9)位置相对应的阻挡块(18),滑块(8)向外侧移动可使支杆(9)与阻挡块(18)接触,推杆(13)与架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9),构成推杆(13)在第二弹簧(19)作用下复位的结构;所述的架体(1)的底板(4)下端面设有内止口(20),内止口(20)上端面内侧圆周开设有多个斜向卡槽(21),斜向卡槽(21)与弧形槽轨(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诗雨杜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徐诗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