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产科锻炼设备,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部固接有万向槽,所述万向槽内设有圆头,所述圆头通过圆杆固接在脚槽后部,每个所述滑块后部均通过定位栓与槽杆的槽口配合,所述槽杆中部环套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通过第二筒型轴承与所述主体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产科锻炼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医用产科锻炼设备。
技术介绍
在产妇生产结束后,常常活动非常不便,吃饭、写字甚至用电脑等都必须在床上完成,普通的产妇病床常常只是在床头设一个小桌子,以方便产妇日常生活,但这种方式并不能使产妇的日常生活真正的方便起来,产妇常需侧身才能进行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动,侧身也常常使产妇很痛苦;在产妇生产完成24小时候后,为了能够早日下床活动,常常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腿部锻炼,腿部锻炼在一个人的帮助下常常无法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产科锻炼设备,帮助产妇进行产后简单活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医用产科锻炼设备,包括主体板,其特征是:所述主体板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部固接有万向槽,所述万向槽内设有圆头,所述圆头通过圆杆固接在脚槽后部,每个所述滑块后部均通过定位栓与槽杆的槽口配合,所述槽杆中部环套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通过第二筒型轴承与所述主体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机板固定在所述主体板后部,所述主体板底部固接第三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筒型轴承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环套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脚槽上设有脚部固定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一锥齿轮不断正反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二转轴不断正反转动,进而带动槽杆不断摆动,进而通过滑块带动两个脚槽不断交替上下移动,实现腿部的上下摆动训练,同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带轮不断正反转,从而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带轮和第三转轴不断正反转,从而实现主体板的连续摆动,起到腿部交替蜷伸的锻炼效果,同时万向槽和圆头的配合使得脚槽有一定转动范围,使锻炼效果更好,本装置结构简单,对孕妇产后的活动有益,可使孕妇尽早下床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信心的万向槽和圆头的示意图。图中,1-主体板、101-滑槽、2-脚槽、201-圆头、3-第一带轮、4-底座、5-滑块、501-万向槽、6-槽杆、601-槽口、7-定位栓、8-第一锥齿轮、9-第一转轴、10-联轴器、11-第一电机、12-电机撑板、13-第二带轮、14-第二电机、15-第一筒型轴承、16-控制盒、17-皮带、18-第二筒型轴承、19-第二转轴、20-第二锥齿轮、21-第三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主体板1,所述主体板1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槽101,每个所述滑槽101内均设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前部固接有万向槽501,所述万向槽501内设有圆头201,所述圆头201通过圆杆固接在脚槽2后部,每个所述滑块5后部均通过定位栓7与槽杆6的槽口601配合,所述槽杆6中部环套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一端通过第二筒型轴承18与所述主体板1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9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锥齿轮20,所述第二锥齿轮20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8与第一转轴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0与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通过电机板12固定在所述主体板1后部,所述主体板1底部固接第三转轴21的一端,所述第三转轴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筒型轴承15与底座4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5上环套有第一带轮3,所述第一带轮3通过皮带17连接第二带轮13,所述第二带轮13与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4固定在所述底座4上。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4均采用雷奥哈德电机生产的型号为GH32-200W-210S的医疗设备专用减速电机。所述脚槽2上设有脚部固定带(图中未示出)。使用时,将装置放于床尾,双脚放于脚槽2内,用脚部固定带固定,通过第一电机11带动第一转轴9和第一锥齿轮8不断正反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20和第二转轴19不断正反转动,进而带动槽杆6不断摆动,进而通过滑块5带动两个脚槽2不断交替上下移动,实现腿部的上下摆动训练,同时第二电机14带动第二带轮13不断正反转,从而通过皮带17带动第一带轮3和第三转轴21不断正反转,从而实现主体板1的连续摆动,起到腿部交替蜷伸的锻炼效果,同时万向槽501和圆头201的配合使得脚槽2有一定转动范围,使锻炼效果更好,本装置结构简单,对孕妇产后的活动有益,可使孕妇尽早下床活动。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产科锻炼设备,包括主体板,其特征是:所述主体板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部固接有万向槽,所述万向槽内设有圆头,所述圆头通过圆杆固接在脚槽后部,每个所述滑块后部均通过定位栓与槽杆的槽口配合,所述槽杆中部环套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通过第二筒型轴承与所述主体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机板固定在所述主体板后部,所述主体板底部固接第三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筒型轴承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环套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产科锻炼设备,包括主体板,其特征是:所述主体板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部固接有万向槽,所述万向槽内设有圆头,所述圆头通过圆杆固接在脚槽后部,每个所述滑块后部均通过定位栓与槽杆的槽口配合,所述槽杆中部环套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通过第二筒型轴承与所述主体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会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