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前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37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前靠椅,包括椅座、底座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杆,椅座上设有供人体上身前靠的前靠装置,前靠装置包括有腹部靠板、肩部靠板以及额头靠板,椅座与腹部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腹部靠板与肩部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肩部靠板与额头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患者面对前靠装置坐在椅座上,身体的腹部、肩部、额头分别靠在相应的腹部靠板、肩部靠板、额头靠板上,并且身体前倾,如此身体相应部位有其支撑点,而胸部、脸部能够无阻碍呼吸,且无需俯身弓腰,患者因此可较舒适的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或手术,缓解了患者的疲劳,使得医务人员的误操作也有效减少,非常适合使用在治疗或整形背部、腰部、颈部等处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前靠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用前靠椅。
技术介绍
现如今,办公室久坐、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低头玩手机等容易造成背部、腰部、颈部等处的病症越来越多,对于这类病症的检查或小手术时,通常需要患者趴在手术床上或者直接俯身弓腰的坐在椅子上,但久趴于床上,有可能会引发患者呼吸不顺畅、胸闷等问题,而俯身弓腰坐在椅子,有可能使病症更加严重,这给患者甚至医务人员带来很大困扰。一方面患者会趴久难受或者久坐不安,难以保持某个固定姿势,另一方面患者不经意的挪动容易造成医生的误操作,有可能反而使病情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背部、腰部、颈部等处的病症诊疗使用的医用前靠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椅座、底座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杆,椅座上设有供人体上身前靠的前靠装置,前靠装置包括有腹部靠板、肩部靠板以及额头靠板,椅座与腹部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腹部靠板与肩部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肩部靠板与额头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面对前靠装置坐在椅座上,身体的腹部、肩部、额头分别靠在相应的腹部靠板、肩部靠板、额头靠板上,并且身体前倾,如此身体相应部位有其支撑点,而胸部、脸部能够无阻碍呼吸,且无需俯身弓腰,患者因此可较舒适的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或手术,缓解了患者的疲劳,使得医务人员的误操作也有效减少,非常适合使用在治疗或整形背部、腰部、颈部等处过程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上均设有可调节其长度的伸缩节以及固定伸缩节长度的调节旋钮。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可根据人体上身体型身高不同调节支撑杆长度,使肩部靠板、额头靠板调整至对准患者合适部位。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第一支撑杆设置为C型形状,第二支撑杆设置为L型形状,第三支撑杆设置为U型形状。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C型形状的第一支撑杆承受力大,一定程度上可弯曲,使前靠机构由一定的可倾斜角度,此外C型能够使人体裆部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以免造成对人体裆部的危害;L型形状的第二支撑杆抗弯能力强;U型形状的第三支撑杆提供人体前靠时呼吸空间。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第三支撑杆与肩部靠板铰接,并且设有靠近第二支撑杆的拐角;第二支撑杆上设有行程槽,行程槽内滑移配合有挡块,挡块设有与拐角抵触的斜面;第二支撑杆上还穿设有连通行程槽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一端与挡块抵触,另一端安装有定位旋钮。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旋转定位旋钮就可调节第三支撑杆的角度,以此来调节靠在额头靠板上的头部前倾角度,因而使人体的颈部弯曲程度可调整,因此适合对颈部的不同关节或不同部位进行治疗,操作非常简便,对于颈部医疗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第三支撑杆上固设有供人体下巴支撑的下巴撑板。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提供了患者下巴的支撑点,减少患者颈部弯曲时的疲劳度。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底座上相对前靠装置另一侧设有供重物放置的容器。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防止前倾角度过大而翻倒。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腹部靠板、肩部靠板以及额头靠板形状均设置为贴合人体相应部位的曲面形状。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贴合人体使患者使用时更加舒适。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连杆包括有一端连接于底座上的直杆以及设置于直杆另一端的斜杆,椅座的底部安装有与斜杆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斜杆与直杆形成钝角,与安装座形成锐角,连杆的材料设置为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的金属材料。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连杆可前后弯曲,使座椅具有一定的向前倾斜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部分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椅座下方的示意图;其中,椅座1,底座2,连杆3,前靠装置4,腹部靠板41,肩部靠板42,额头靠板43,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第三支撑杆53,伸缩节501,调节旋钮502,铰接处421,拐角531,行程槽521,挡块522,斜面5221,螺杆523,定位旋钮524,下巴撑板44,直杆31,斜杆32,安装座11,容器2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的医用前靠椅,包括椅座1、底座2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杆3,椅座1上设有供人体上身前靠的前靠装置4,前靠装置4包括有腹部靠板41、肩部靠板42以及额头靠板43,椅座1与腹部靠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1,腹部靠板41与肩部靠板4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2,肩部靠板42与额头靠板4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53,使用时患者跨坐在椅座1上,第一支撑杆51立在人体裆部,上身前倾的靠在前靠装置4上,膝盖弯曲以提供前倾的支撑点,腹部靠板41、肩部靠板42、额头靠板43对人体的腹部、肩部、头部进行支撑,裸露整个背部供医务人员进行诊疗。第二支撑杆52以及第三支撑杆53上均设有可调节其长度的伸缩节501以及固定伸缩节长度的调节旋钮502,旋开调节旋钮502,伸长或收缩伸缩节501调整至适合患者高度的肩部靠板42和额头靠板43,后旋紧调节旋钮502。第一支撑杆51设置为C型形状,第二支撑杆52设置为L型形状,第三支撑杆53设置为U型形状,第二支撑杆是倒L型形状设置在腹部靠板与肩部靠板之间。如图2-4所示,第三支撑杆53与肩部靠板42铰接,并且设有靠近第二支撑杆52的拐角531;第二支撑杆52上设有行程槽521,行程槽521内滑移配合有挡块522,挡块522设有与拐角抵触的斜面5221;第二支撑杆52上还穿设有连通行程槽521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523,螺杆523一端与挡块522抵触,另一端安装有定位旋钮524,调节时,旋转定位旋钮524调整至所需位置,挡块522随螺杆523在行程槽521滑移,同时第三支撑杆53由于其拐角531与挡块522的斜面5221相抵触使其可绕与肩部靠板42的铰接处421转动,从而使额头靠板53向前或向后调节,适合要求患者颈部需要弯曲的诊疗。第三支撑杆53上固设有供人体下巴支撑的下巴撑板44。底座2上相对前靠装置42另一侧设有供重物放置的容器21,重物可以是流沙、石块、水等。腹部靠板41、肩部靠板42以及额头靠板43形状均设置为贴合人体相应部位的曲面形状,例如腹部靠板41设置为半环绕人体腹部的弧形片状结构。如图5所示,连杆3包括有一端连接于底座2上的直杆31以及设置于直杆另一端的斜杆32,椅座1的底部安装有与斜杆32固定连接的安装座11,斜杆32与直杆31形成钝角,与安装座11形成锐角,连杆3的材料设置为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的金属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医用前靠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前靠椅,包括椅座、底座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上设有供人体上身前靠的前靠装置,前靠装置包括有腹部靠板、肩部靠板以及额头靠板,所述椅座与所述腹部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腹部靠板与所述肩部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肩部靠板与所述额头靠板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前靠椅,包括椅座、底座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上设有供人体上身前靠的前靠装置,前靠装置包括有腹部靠板、肩部靠板以及额头靠板,所述椅座与所述腹部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腹部靠板与所述肩部靠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肩部靠板与所述额头靠板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前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上均设有可调节其长度的伸缩节以及固定伸缩节长度的调节旋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前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为C型形状,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为L型形状,所述第三支撑杆设置为U型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前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与肩部靠板铰接,并且设有靠近第二支撑杆的拐角;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行程槽,行程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温云张浩林川朱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