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月婵专利>正文

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32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组合物中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其中植物组织提取物A提取自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混合物,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混用对致病疫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所述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均为新鲜的植物组织;所述的新鲜的植物组织指植物组织自离开其生长环境后失水率在5%以下的植物组织;本发明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黄瓜霜霉病、荔枝霜疫病等作物病害。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减少农业投入及农业的增产增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具体提供一种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其中A提取自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混合物;属于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组合及其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圆叶乌头,拉丁学名为Aconitumrotundifolium,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产中国新疆,具有祛腐生肌、镇痛的效果。鸢尾,拉丁学名为Iristectorum,又名屋顶鸢尾(中国植物学杂志)、蓝蝴蝶(广州)、紫蝴蝶、扁竹花(陕西)、蛤蟆七(湖北),为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属天门冬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直径约1cm,斜伸;叶长15~50cm,宽1.5~3.5cm;花蓝紫色,直径约10cm;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cm,直径2~2.5cm;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3,8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向阳坡地、林缘和水边湿地。其花型大而美丽,已有人工种栽培,可供观赏;其根状茎可作中药,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木槿,拉丁学名为Hibiscussyriacus,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是一种在庭园很常见的灌木花种,中国中部各省原产,各地均有栽培;在园林中可做花篱式绿篱,孤植和丛植均可。木槿种子入药,称"朝天子";木槿花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以及还原糖、维生素C、氨基酸、铁、钙、锌等,并含有黄酮类活性化合物;木槿花蕾,食之口感清脆,完全绽放的木槿花,食之滑爽。茜草,拉丁学名为Rubiacordifolia,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木,长通常可达3.5米;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茎多条,细长,方柱形,棱上生倒生皮刺,叶片轮生,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心形,边缘有齿状皮刺,两面粗糙,叶柄长可达2.5厘米,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有花数十朵,花序和分枝均细瘦,花冠淡黄色,花冠裂片近卵形,果球形,橘黄色;8-9月开花,10-11月结果;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及西藏等地。常生于疏林、林缘、灌丛或草地上,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亦有分布;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茜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噻霉酮(benziothiazolinone)属于异噻唑杂环化合物,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菌、霉菌的细胞膜表面的阴离子结合或与巯基反应,破坏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合成系统,从而抑制细菌、霉菌繁殖,干扰病原菌细胞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导致病原菌死亡。该化合物对农作物上的腐烂病、溃疡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霜霉病等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致病疫霉,拉丁学名为Phytophthorainfestans,侵染马铃薯引起马铃薯晚疫病,1845年前后致病疫霉在欧洲特别是爱尔兰造成马铃薯的绝产,不仅是英国废除玉米进口法的部分原因,而且引起一场大规模由爱尔兰向美国的移民浪潮。目前,一种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混合物和噻霉酮混配的农药尚未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与噻霉酮混配的杀菌组合物。技术方案: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其中A提取自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混合物,优选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1~10,更优选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4,所述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均为新鲜的植物组织,所述的新鲜的植物组织指植物组织自离开其生长环境后失水率在5%以下的植物组织。所述的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其中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的质量份数比例为6:6:6:2。所述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的提取方法如下:圆叶乌头全草60份,鸢尾根茎60份,木槿叶片60份,茜草全草20份,分别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后混合在一起,加入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10份、醋酸仲丁酯10份、280份的去离子水,搅拌机搅拌5分钟后,混合液体置于每分钟3000转的离心机离心35分钟后,取其上清液,即制得所述植物组织提取物A,所述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均为新鲜的植物组织;所述的新鲜的植物组织指植物组织自离开其生长环境后失水率在5%以下的植物组织。所述的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如下:取植物组织提取物A若干份,噻霉酮若干份,A与噻霉酮混合后置于容器中用每分钟6000转的剪切机剪切20分钟,即制得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所述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均为新鲜的植物组织;所述的新鲜的植物组织指植物组织自离开其生长环境后失水率在5%以下的植物组织。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植物提取物A和噻霉酮混用对致病疫霉的室内活性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专利技术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降低了农药的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中所述的含量比例均为质量份。实施例一植物组织提取物A提取方法。植物组织提取物A的提取方法如下:圆叶乌头全草60份,鸢尾根茎60份,木槿叶片60份,茜草全草20份,分别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后混合在一起,加入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10份、醋酸仲丁酯10份、280份的去离子水,搅拌机搅拌5分钟后,混合液体置于每分钟3000转的离心机离心35分钟后,取其上清液,即制得所述植物组织提取物A;其中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的质量份数比例为6:6:6:2;所述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均为新鲜的植物组织。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取实施例一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制得的植物组织提取物A若干份,噻霉酮若干份,A与噻霉酮混合后置于容器中用每分钟6000转的剪切机剪切20分钟,即制得所述的杀菌组合物。表1实施例二所述方法制得的A与噻霉酮以不同混合比例制得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实施例三植物组织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的室内活性测定表2植物组织提取物A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的室内活性测定结果(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参照NY/T1156.2-2006,接种后7天调查)。实施例四植物提取物A和噻霉酮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对致病疫霉的室内毒力活性联合作用测定(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参照NY/T1156.2-2006;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参照NY/T1156.6-2006)按照孙云沛法,根据共毒系数(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协同作用,即CTC≤80为协同拮抗作用,80<CTC<120为协同拮抗作用,CTC≥120为协同增效作用。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EC50/供试药剂的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药剂的百分含量+B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药剂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其中A提取自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其中A提取自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植物组织提取物A和噻霉酮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叶乌头全草、鸢尾根茎、木槿叶片、茜草全草的质量份数比例为6:6:6: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植物组织提取物A的提取方法如下:圆叶乌头全草60份,鸢尾根茎60份,木槿叶片60份,茜草全草20份,分别用组织捣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月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