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31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溴氰虫酰胺的颗粒剂及其制备,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溴氰虫酰胺0.01%‑5%,分散剂0.1%‑5%,吸附剂0.1%‑15%,黏结剂0.1%‑5%,着色剂0.01%‑1%,增稠剂0.001%‑1%,载体补足10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的颗粒剂使用安全、方便,生产工艺简单,相比溴氰虫酰胺其他剂型制剂具有用药量低,效果好、持效期长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用于防治甘蔗螟虫、玉米螟虫和花生蛴螬作物地下害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溴氰虫酰胺,又名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是杜邦公司继氯虫酰胺之后成功开发的第二代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氰虫酰胺是通过改变苯环上的各种极性基团而成,具有更高效,适用作物更广泛,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以幼虫蛀入甘蔗幼苗和蔗茎为害。在甘蔗苗期入侵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入侵蔗茎,造成虫孔节,破坏蔗茎组织,使甘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现风折茎或枯梢,降低产量。苗期由蔗螟造成的枯心苗率一般在10%—15%,低者2%—5%,高者可达20%—40%,减少甘蔗单位面积的有效茎。甘蔗拔节后,幼虫钻蛀蔗节,造成螟蛀节,一般为5%—10%,高者达20%—30%。甘蔗伸长期受虫害造成“死尾蔗”。甘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螟虫为害,每0.067ha损失约0.25—0.5t。为害甘蔗的螟虫主要有黄螟、条螟、二点螟、大螟和白螟等五种。玉米螟虫又名玉米钻心虫,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虫的主要危害是其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能使玉米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减产10%—30%。幼虫孵化后先群集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被害叶长大时显示出成排小孔。玉米抽雄授粉时,幼虫为害雄花、雌穗并从叶片茎部蛀入,造成风折、早枯、缺粒、瘦砒等现象。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上述三种虫害是农业生产难以防治的病害,溴氰虫酰胺对其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一般的剂型无法直接作用于害虫表面,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溴氰虫酰胺的颗粒剂,在防治甘蔗螟虫、玉米螟虫和花生蛴螬作物地下害虫上具有突出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溴氰虫酰胺,所述颗粒剂还包括分散剂、吸附剂、黏结剂、着色剂、增稠剂和载体组成,溴氰虫酰胺在所述颗粒剂中的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在所述颗粒剂中,所述分散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所述吸附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15%,所述黏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所述着色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1%,所述增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01%-1%,载体补足100%,该颗粒剂有效解决了颗粒剂无法直接作用于害虫表面导致防效差的难题,效果明显优于含其他溴氰虫酰胺剂型。所述分散剂选自EO-PO嵌段醚润湿分散剂、聚合磷酸酯盐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聚羧酸盐分散剂、磷酸之类分散剂、松香类润湿分散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吸附剂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轻质碳酸钙、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黏结剂选自石蜡、聚乙烯醇、烷基醇聚醚磷酸酯、聚醋酸乙烯酯、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着色剂选自耐晒大红、油溶红、酸性大红、玫瑰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硅酸镁铝、凹凸棒土、瓜尔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载体选自河砂、砖渣、化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使用剂量为10-100ga.i./hm2。所述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用于防治甘蔗螟虫、玉米螟虫和花生蛴螬作物地下害虫。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使用安全,相比溴氰虫酰胺其他剂型制剂,本专利技术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用药量低,效果好、持效期长、制备方法简单,防治甘蔗螟虫、玉米螟虫和花生蛴螬作物地下害虫的效果优于其它剂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实施例1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的制备以溴氰虫酰胺总重量计,其中:溴氰虫酰胺0.01%,木质素磺酸钙0.05%,石蜡1.0%,黄原胶0.002%,硅酸镁铝0.006%,耐晒大红0.1%,白炭黑1.3%,水1.53%,砖渣补至100%。制备工艺: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称取物料,将溴氰虫酰胺、木质素磺酸钙、黄原胶、硅酸镁铝、耐晒大红、水按比例混合,经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剪切,使物料分散均匀,通过砂磨机研磨至D90≤5μm,得50%悬浮母液,按配方比例将过筛所得20-40目砂粒投入到包衣机中,开启包衣机,在转动中加入50%悬浮母液充分混合,然后加入白炭黑吸附,最后加入石蜡进行包衣,并转动20分钟使药物均匀地被包覆在砂粒上,过筛后即得0.01%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实施例2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的制备以溴氰虫酰胺总重量计,其中:溴氰虫酰胺1%,木质素磺酸钙0.1%,石蜡1.5%,黄原胶0.002%,硅酸镁铝0.006%,耐晒大红0.1%,白炭黑1%,水0.79%,砖渣补至100%。制备工艺: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称取物料,将溴氰虫酰胺、木质素磺酸钙、黄原胶、硅酸镁铝、耐晒大红、水按比例混合,经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剪切,使物料分散均匀,通过砂磨机研磨至D90≤5μm,得50%悬浮母液,按配方比例将过筛所得20-40目砂粒投入到包衣机中,开启包衣机,在转动中加入50%悬浮母液充分混合,然后加入白炭黑吸附,最后加入石蜡进行包衣,并转动20分钟使药物均匀地被包覆在砂粒上,过筛后即得1%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实施例3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的制备以溴氰虫酰胺总重量计,其中:溴氰虫酰胺2.5%,聚羧酸盐分散剂0.3%,聚乙烯醇2%,黄原胶0.005%,硅酸镁铝0.015%,耐晒大红0.25%,白炭黑1%,水1.93%,砖渣补至100%。制备工艺: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称取物料,将溴氰虫酰胺、聚羧酸盐分散剂、聚乙烯醇、黄原胶、硅酸镁铝、耐晒大红、水按比例混合,经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剪切,使物料分散均匀,通过砂磨机研磨至D90≤5μm,得50%悬浮母液,按配方比例将过筛所得20-40目砂粒投入到包衣机中,开启包衣机,在转动中加入50%悬浮母液充分混合,然后加入白炭黑吸附,最后加入聚乙烯醇进行包衣,并转动20分钟使药物均匀地被包覆在砂粒上,过筛后即得2.5%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实施例4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的制备以溴氰虫酰胺总重量计,其中:溴氰虫酰胺5%,磷酸酯类分散剂0.8%,烷基醇聚醚磷酸酯1.7%,黄原胶0.01%,硅酸镁铝0.03%,耐晒大红0.5%,白炭黑1%,水3.66%,砖渣补至100%。制备工艺: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称取物料,将溴氰虫酰胺、磷酸酯类分散剂、烷基醇聚醚磷酸酯、黄原胶、硅酸镁铝、耐晒大红、水按比例混合,经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剪切,使物料分散均匀,通过砂磨机研磨至D90≤5μm,得50%悬浮母液,按配方比例将过筛所得20-40目砂粒投入到包衣机中,开启包衣机,在转动中加入50%悬浮母液充分混合,然后加入白炭黑吸附,最后加入烷基醇聚醚磷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溴氰虫酰胺,所述颗粒剂还包括分散剂、吸附剂、黏结剂、着色剂、增稠剂和载体组成,溴氰虫酰胺在所述颗粒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溴氰虫酰胺,所述颗粒剂还包括分散剂、吸附剂、黏结剂、着色剂、增稠剂和载体组成,溴氰虫酰胺在所述颗粒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颗粒剂中,所述分散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所述吸附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15%,所述黏结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所述着色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1%,所述增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01%-1%,载体补足100%,该颗粒剂有效解决了颗粒剂无法直接作用于害虫表面导致防效差的难题,效果明显优于含其他溴氰虫酰胺剂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溴氰虫酰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EO-PO嵌段醚润湿分散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李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嘉益蓝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