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强果蝇类生物防治效果的蛹寄生蜂人工繁育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特别涉及加强果蝇类生物防治效果的蛹寄生蜂人工繁育生产方法,属于优势寄主的人工饲养方法和对加强果蝇类害虫生物防治效果的蛹寄生蜂人工繁育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果蝇食性广泛,生长环境特殊,喜阴暗潮湿的栖息场所,对酸甜和腐败气味具有明显趋性,可为害多种瓜果蔬菜及许多植物的多汁器官,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当果蝇危害农作物时通常以混合种的形式存在,包括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伊米果蝇D.immigrans、斑翅果蝇D.suzukii等。寄生蜂能够控制寄主的种群数量,是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因此,在害虫综合防治管理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天敌昆虫对果蝇类害虫进行种群控制。毛角锤角细蜂TrichopriadrosophilaePerkins,属膜翅目锤角细蜂科,是果蝇蛹期的主要寄生蜂,寄主范围广。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寄生效率高于环腹瘿蜂科Figitida的两种主要果蝇幼虫寄生蜂,但目前在果蝇-寄生蜂体系的研究却很少针对果蝇蛹期寄生蜂,而毛角锤角细蜂在斑翅果蝇成为全球性害虫之前更是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果蝇类生物防治效果的蛹寄生蜂人工繁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收集和扩繁蜂种收集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黑腹果蝇蛹,置于温度为25±1℃、RH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发育;待收集到的蛹羽化出蜂后,先使其充分交配,然后按雌蜂和蝇蛹为1∶10的比例置于装有毛角锤角细蜂食物的培养瓶内进行寄生扩繁,待雌蜂寄生产卵完毕将雌蜂移出;将得到的毛角锤角细蜂后代以同样的方法连续三代用于海德氏果蝇蛹的寄生,使来自海德氏果蝇蛹的毛角锤角细蜂种群得以稳定;最终收集50头左右体长在4.5~4.9毫米的雄蜂和200头左右体长在3.6~4.0毫米的雌蜂作为人工繁殖用的蜂种,饲养于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果蝇类生物防治效果的蛹寄生蜂人工繁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收集和扩繁蜂种收集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黑腹果蝇蛹,置于温度为25±1℃、RH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发育;待收集到的蛹羽化出蜂后,先使其充分交配,然后按雌蜂和蝇蛹为1∶10的比例置于装有毛角锤角细蜂食物的培养瓶内进行寄生扩繁,待雌蜂寄生产卵完毕将雌蜂移出;将得到的毛角锤角细蜂后代以同样的方法连续三代用于海德氏果蝇蛹的寄生,使来自海德氏果蝇蛹的毛角锤角细蜂种群得以稳定;最终收集50头左右体长在4.5~4.9毫米的雄蜂和200头左右体长在3.6~4.0毫米的雌蜂作为人工繁殖用的蜂种,饲养于温度为18±1℃、RH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内保存;(2)海德氏果蝇的接种繁殖取25头羽化后一周左右且充分交配的海德氏果蝇,雌果蝇与雄果蝇的比例为20∶5;以CO2麻醉并放入装有海德氏果蝇食物的培养瓶中,在25℃的恒温箱中培育至产卵100-120头后取出果蝇;将培养瓶置于温度为25±1℃、RH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内,观察并记录开始化蛹时间、化蛹数目以及果蝇生长发育状况;(3)毛角锤角细蜂接种待步骤(2)中海德氏果蝇化蛹2天后,从步骤(1)保存的毛角锤角细蜂的蜂种里挑1/10蛹数的雌蜂放入前者的培育瓶中;观察雌蜂对海德氏果蝇化蛹进行寄生,12h后取出寄生蜂;(4)毛角锤角细蜂培养与收集将步骤(3)中被寄生的海德氏果蝇蛹置于温度为25±1℃、RH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内,待寄生蜂在寄主蛹内发育至第15天时,寄生蜂开始陆续羽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新,陈佳妮,黄健华,时敏,王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