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壳蛋鸡的林下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29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壳蛋鸡的林下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址,S2、鸡舍搭建,S3、选苗,S4、放养,S5、夜间管理,S6、棚舍清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绿壳蛋鸡的习性选择合适的地理条件进行科学的饲养,采用放养方式进行林下饲养,鸡只以自由觅食为主,配合玉米‑豆粕型日粮,使鸡只可充分吸收营养,解决了传统林下养殖营养不平衡问题,饲料中添加了纯天然中药提取物‑白术多糖,既能增强鸡只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又可以促进鸡只生产性能,而且不需添加抗生素和激素,使鸡只品质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壳蛋鸡的林下生态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绿壳蛋鸡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绿壳蛋鸡的林下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绿壳蛋鸡又名药鸡、包黑鸡,是天然黑色药用滋补珍禽,为我国宝贵的稀有唯一幸存的珍稀品种。其显著特征为“五黑一绿”,羽毛全黑、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趾均为黑色,绿壳蛋比率为80%左右。该鸡种具有生态适应性广、耐粗饲、觅食力强、产蛋多、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等特点。生态放养获得无公害优质鸡蛋和优质肉鸡,是当前我国地方鸡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方向,绿壳蛋鸡生态放养就是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坚持以生态技术为核心,立体种养为特色,根据果园、林地、草场、荒山、农田等资源的不同特点,实行放养和舍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应用这种方式可以让绿壳蛋鸡自由觅食嫩草、草籽、昆虫、落果、腐殖质等野生自然饲料,辅以人工科学补饲,在日粮中添加纯天然中药提取物-白术多糖,通过对化学药品等的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对抗生素和激素统统禁用。同时,利用严格的卫生保健措施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等,进行标准化生产,从而使蛋、肉等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壳蛋鸡的林下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址:选择天然林地,要求鸡舍周围3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地势为5°左右坡为宜,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S2、鸡舍搭建:搭建简易式棚舍,棚宽5米,长度依鸡群大小而定(每平方米容鸡14‑16只),棚中间高度1.7‑2米,前后墙高0.8‑1.1m,棚顶先盖一层油毡,油毡上方覆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面再覆一层茅草或麦秸,防水保温,棚的四周设置医院围栏,围栏的高度不低于一米,棚舍南面留好几个可以关闭的洞口,用于鸡只进出;S3、选苗:选择体重不小于40g、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绒毛整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壳蛋鸡的林下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址:选择天然林地,要求鸡舍周围3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地势为5°左右坡为宜,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S2、鸡舍搭建:搭建简易式棚舍,棚宽5米,长度依鸡群大小而定(每平方米容鸡14-16只),棚中间高度1.7-2米,前后墙高0.8-1.1m,棚顶先盖一层油毡,油毡上方覆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面再覆一层茅草或麦秸,防水保温,棚的四周设置医院围栏,围栏的高度不低于一米,棚舍南面留好几个可以关闭的洞口,用于鸡只进出;S3、选苗:选择体重不小于40g、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的雏鸡;S4、放养:采用舍外放牧采食青草、牧草和昆虫,早、晚给予补饲,补饲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辅以添加白术多糖,白术多糖的添加量为0.2-0.8%,棚舍附近放置数量充足的料桶(槽)及饮水器,早晚供鸡只自由采食,早上只能喂6-7成饱,促进绿壳蛋鸡自主寻找食物,使鸡只去采食更多的昆虫和营养物等,晚上天黑时将鸡群喂饱并收回鸡舍;S5、夜间管理:夜间棚舍保持通风,避免棚舍内空气不流通而引发疾病,夜间需要保持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贵辉刘振湘邹振兴李逢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