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2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可以抑制沿兜帽的外表面流下来的雨水流到面部的兜帽。为了将露出面部用的开口勒紧,将勒紧绳沿开口边缘部穿过,在开口边缘部上方位置处向前方突出地设置帽檐部,在这样的兜帽中,在开口边缘部中至少帽檐部的区域上,连续地设置保形用构件,通过拉紧勒紧绳,帽檐部以勒紧绳的穿过位置为支点向上方翘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雨衣及防寒服等的兜帽的改进。在雨衣及防寒服等衣物上,利用按扣及扣件等固定件将兜帽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到其领口上。所述兜帽被直接戴到头上或者在戴上帽子之后再戴到头上。此外,沿着露出面部用的开口的边缘部穿有勒紧绳,在将兜帽戴到头上的状态下,通过将勒紧绳向下拉将其勒紧,调节开口的大小,可以将兜帽紧贴到穿用者的头部。另一方面,也有的兜帽在开口边缘部上方的位置处向前方突出地设置帽檐部,借助该帽檐部使得雨水不易打到脸上。然而,由于兜帽是用柔软的布料制成的,所以当拉紧勒紧绳时,帽檐部会发生皱褶。因此,沿着兜帽的外表面流下来的雨水,有时会通过纵向皱褶从开口流到脸上。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兜帽,它可以抑制沿着兜帽的外表面流下来的雨水流到人的脸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兜帽是这样一种兜帽,即,为了勒紧露出面部用的开口,将勒紧绳沿开口边缘部穿过,在开口边缘部上方的位置处向前方突出地设置帽檐部,其特征为,在开口边缘部中,至少在帽檐部区域内连续地设置保形用构件,通过拉紧勒紧绳,帽檐部以勒紧绳的穿过位置为支点向上方翘起。图2、是从斜前方观察该兜帽时的透视图。图3、是该兜帽的背面图。图4、(a)P-P线剖面图,(b)(a)的A部分放大图。图5、从内侧观察该兜帽的帽檐部时所看到的简图。图6、表示该兜帽在使用状态的侧视图。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图1至图6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兜帽的一个实施例。图1所示的兜帽,由戴到头部并形成露出面部用开口1的袋状的兜帽主体2,以及从露出面部用的开口边缘部3的下方位置分别向前方以一定的宽度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面罩片4构成。左右一对面罩片4可以利用固定机构相互固定连接,在固定状态下,可以覆盖穿用者的口部的周边。这里,作为固定机构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平面型扣件5。此外,作为固定机构,也可以使用按扣。兜帽主体2及一对面罩片4用具有柔软性的布料形成,兜帽主体2由具有防水性的面料6及具有透气性的里料7形成中空状,面料6和里料7在规定的部位通过缝合连接在一起。此外,在面料6和里料7之间,穿过两根勒紧绳8,9。第一根勒紧绳8用于调节露出面部用的开口1的开口面积,沿着该开口边缘部3穿过配置成从正面观察时大致为倒U字形的形状。该勒紧绳8从安装到面罩片4的基端部附近的扣眼10分别在左右被部分地拉出于外部,可利用左右的固定器11调节穿过兜帽内部的长度。第二勒紧绳9,从头部一侧的下方位置起绕过头部的后部大致水平地绕到头部的另一侧的下方位置处,其左右两个端部侧从扣眼10中部分地拉出,可利用前述固定器11与第一勒紧绳一起调节长度。此外,这些勒紧绳8,9例如可用松紧带构成。另一方面,在开口边缘部3的上方位置处,朝向前方突出地设置帽檐部12。该帽檐部12,其突出量向大致中央部附近逐渐加大,其整体形成为大致的半圆形。该帽檐部12也由面料6和里料7形成中空状,将第一勒紧绳8穿过其中空部13。更详细地说,如图4(a)所示,勒紧绳8通过帽檐部12基端侧的位置,如图5所示,在帽檐部12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的一个部位处缝制到里料7上。即,勒紧绳8除去在所述缝制部14之外不与面料6及里料7连接。此外,由于只缝制在里料7上而不缝制到面料6侧,所以可以保持面料6的防水特性。进而,在包含帽檐部12在内的开口边缘部3上安装作为保形用构件的滚条15(piping)。具体地说,滚条15连续地设置在除面罩片4的区域之外的开口边缘部3的整个区域内。如图4(b)所示,该滚条15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安装片16,该安装片16被面料6和里料7从上下夹持,通过相互缝合固定到开口边缘部3上。更具体地说,滚条15由剖面形状大致为圆形的芯料15a以及卷绕在该芯料15a的周面上的薄片体15b构成,通过向外侧延伸设置薄片体15a的一个边缘部形成安装片16。此外,芯料15a及薄片体15b例如由合成树脂构成,作为薄片体15b,例如可以使用氨基甲酸乙酯薄膜。这样,滚条15是一种利用其自身的固有弹性维持其形状的结构,比兜帽主体2布料(面料6和里料7)的刚性大,从而,通过安装此滚条15加强开口边缘部3的坚挺度,提高开口边缘部3的保形性能。此外,在图1中,17是将面罩片4从其前端4a插入用的口袋,该口袋17其前侧具有开口部17a。此外,18是设置在面罩片基端上方位置处的一对雌雄按扣,用于将面罩片4插入口袋17内时将其保持向内侧弯折状态。这种兜帽利用按扣20,21等安装到雨衣等衣物的领口上,覆盖穿用者的头部。这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按扣21(固定器)不仅设在兜帽主体2的下端部,而且也设置在面罩片4的基端下方的位置处,所以通过将面罩片4基端部下方位置处的按扣21固定到雨衣侧,可以抑制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面罩片4的不安定。此外,在戴上兜帽的状态下,当将第一勒紧绳8的两个端部向下方拉伸把开口边缘部3勒紧时,露出面部用开口1的开口面积缩小,兜帽紧贴在穿用者的头部。此外,当把第二勒紧绳同样向前方拉伸勒紧时,兜帽也紧贴在头的后部的下方位置上,从而,即使有很大的风也不会将兜帽刮掉,也可以抑制其状态的不安定。特别是,在钓鱼时,大多在兜帽的内侧戴有有帽檐的帽子,通过勒紧两个勒紧绳8,9可以使兜帽紧贴到帽子上。此外,如图3所示,在兜帽主体2的后头部靠近中央的位置处,沿上下方向设置其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30a固定到兜帽主体2上、其另一个端部30b为自由端的勒紧片30。该勒紧片30的另一端部30b借助平面扣件31可拆装地固定在兜帽主体地的外表面上,通过在上下改变所述另一端30b的安装位置,将兜帽主体2沿上下方向勒紧,可以消除上下晃动。此外,当勒紧第一绳8时,在其穿过位置处的面料6及里料7(布料)收缩,但由于在开口边缘部3处设置具有保形性的滚条15,所以开口边缘部3不会收缩。因此,从图6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勒紧前的状态,变成如该图的实线所表示的勒紧后的状态,成为以勒紧绳8穿过的位置k为支点,帽檐12向上翘起的状态。而且,利用滚条15抑制在开口边缘部3处产生纵向皱褶,将帽檐部维持在拉紧的状态。从而,从头部顶点附近向下流的雨水被翘起的帽檐部12挡住。雨水沿着形成于勒紧绳8穿过的位置k处的凹下的部分向左右分开流下来,所以可阻止流下来的雨水流到面部。特别是,由于滚条15不仅设置在帽檐部12的区域,而且一直设置到面罩片4处,所以也可以抑制雨水从侧部流入到面部。此外,由于通过缝合,将第一勒紧绳8的大致中央部分固定到帽檐部12上,所以,以该缝合部14为起点,可以均等地勒紧调节勒紧绳8的两个端部,不仅进一步提高与面部的的贴紧性,而且提高防止在开口边缘部3发生皱褶的效果,可阻止雨水的浸入。这里,也可以考虑不是将滚条15设置在开口边缘部3,而是设置在从边缘部3起往里侧的规定的距离处。例如也可以考虑在帽檐部12的基端部缝合部分的外面侧将滚条15以前后夹持的方式缝合固定,但当拉紧勒紧绳8时,雨水越过滚条15,流入到帽檐部12侧,不能充分地阻止雨水流向面部。与此相反,如本实施形式那样,通过将滚条15设置侧开口边缘部3处,通过增强帽檐12的坚挺度,在抑制发生皱褶地同时,帽檐12向上方翘起,阻止雨水流向面部。此外,上面所述为将勒紧绳在一个部位处缝合,但也可以以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兜帽,为了勒紧露出面部用开口(1),勒紧绳(8)沿开口边缘部(3)穿过,在开口边缘部(3)的上方位置处向前方突出地设置帽檐部(12),其特征为,在开口边缘部(3)中,至少在帽檐部(12)的区域上,连续地设置保形用构件(15),通过拉紧勒紧绳(8),帽檐部(12)以勒紧绳(8)穿过的位置(k)为支点向上方翘起。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7-18 218566/20011.一种兜帽,为了勒紧露出面部用开口(1),勒紧绳(8)沿开口边缘部(3)穿过,在开口边缘部(3)的上方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条良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