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草乌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小草乌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小草乌(拉丁学名DelphiniumgrandiflorumL.[D.chinenseFisch.]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滇北翠雀花别名:鸡足小草乌、细小草乌鸡爪连、猫眼花、飞燕草、鹦哥草、翠雀花、鸽子花,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须状。茎直立,有反曲的短硬毛,等距地生叶。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轮廓五角形,长4.5~6厘米,宽7.5~11厘米,基部深心形,3深裂,裂片边缘具小裂片和牙齿。总状花序狭长,顶生或近顶生;花序轴和花梗被反曲的白色短毛和伸展的黄色腺毛;小苞片与花邻接或近邻接,披针形;萼片5,紫蓝色,椭圆形,长1~1.2厘米,距钻形,长1.6~2.1厘米;退化雄蕊2,瓣片蓝色,2裂,有白色髯毛;雄蕊多数;心被3。种子密生鳞状横翅,千粒重2克。生于山坡、荒地或疏林中。1.生物学特性:喜通风良好、日照充足、排水通畅、较干燥的地方,土壤以砂质壤土为宜。2.《云南中草药》:祛风燥湿,止痛定惊。治风湿疼痛,小儿惊风,小儿肺炎,癫痫,蛔虫,胃痛。完全由人工栽培的小草乌药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草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理墒:按60cm宽理墒,墒与墒之间留50cm工作通道,每墒开两条20cm宽的播种沟,沟间距20cm,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和磷钾肥为主,少肥氮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草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理墒:按60cm宽理墒,墒与墒之间留50cm工作通道,每墒开两条20cm宽的播种沟,沟间距20cm,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和磷钾肥为主,少肥氮肥。2.覆土,覆土后每条播种沟表面留10cm宽、深5cm的集雨沟,再覆盖地膜。3.播种在9月份播种,播种间距20cm,每穴播种4-6粒,每亩5000塘。4.播种后再盖上一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锦桃,徐文江,顾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宣威市禾佳种植基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