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禹鹏专利>正文

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080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座体(1)、可活动地安装在座体(1)上的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以及可往复运动地安装在座体(1)上的支撑臂(4);手机支架还包括分别与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以及支撑臂(4)铰接的连杆组件(5),以及用于使得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3)自动复位的弹性复位件(6)。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手机支架采用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支撑臂、连杆组件以及弹性复位件等结构,其结构简单,联动稳定可靠,成本较低,且易于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支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手机支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手机支架大多需要手动夹紧固定,有少数采用自动夹紧设计,其一般通过压力感应传感器检测是否放置手机,控制器根据所检测到的手机旋转状态而控制电动驱动实现自动夹紧,然而该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时容易出现故障,其稳定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稳定可靠的手机支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了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座体、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座体上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以及可往复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座体上的支撑臂;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以及所述支撑臂铰接的连杆组件,以及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自动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座体运动时,所述连杆组件带动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相互靠近;所述支撑臂朝向所述座体运动时,所述连杆组件带动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相互背离。在本技术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机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座体(1)、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的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以及可往复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的支撑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2)、所述第二夹持臂(3)以及所述支撑臂(4)铰接的连杆组件(5),以及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夹持臂(2)与所述第二夹持臂(3)自动复位的弹性复位件(6);所述支撑臂(4)远离所述座体(1)运动时,所述连杆组件(5)带动第一夹持臂(2)与所述第二夹持臂(3)相互靠近;所述支撑臂(4)朝向所述座体(1)运动时,所述连杆组件(5)带动第一夹持臂(2)与所述第二夹持臂(3)相互背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座体(1)、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的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以及可往复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的支撑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2)、所述第二夹持臂(3)以及所述支撑臂(4)铰接的连杆组件(5),以及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夹持臂(2)与所述第二夹持臂(3)自动复位的弹性复位件(6);所述支撑臂(4)远离所述座体(1)运动时,所述连杆组件(5)带动第一夹持臂(2)与所述第二夹持臂(3)相互靠近;所述支撑臂(4)朝向所述座体(1)运动时,所述连杆组件(5)带动第一夹持臂(2)与所述第二夹持臂(3)相互背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5)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臂(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4)铰接的第一连杆(51),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臂(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4)铰接的第二连杆(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1)铰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2)靠近所述第二夹持臂(3)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52)铰接在所述第二夹持臂(3)靠近所述第一夹持臂(2)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鹏
申请(专利权)人:禹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