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作华专利>正文

一种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04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充电单元与放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磁铁及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运动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外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与放电单元相连接。通过设置能相对运动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使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可以随时对放电单元进行充电,无需借助一定的外接电力设备,简化了装置结构且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在使用的供电装置,尤其是可移动的供电装置,大多数都是事先对其进行充电,达到一定的储电量之后,方可为其他电子产品供电。然而这种供电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在外使用,当储电量较低时,找不到其他电力设备为其充电,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其充电时,就无法继续使用,造成了供电装置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供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供电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充电单元与放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磁铁及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运动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外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与放电单元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同极相对。优选的,所述线圈一个方向绕制。优选的,所述线圈包括具有共用端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绕法相反,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相互远离的一端为同名端。优选的,所述放电单元为储能电池或超级电容。优选的,所述线圈通过整流二极管与所述储能电池或超级电容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储能电池为锂电池时,所述线圈与放电单元之间还设有电源管理器。优选的,所述放电单元为光源。优选的,所述放电单元为无线电发射装置。优选的,所述线圈通过整流二极管与所述无线电发射装置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供电装置,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能相对运动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使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可以随时对放电单元进行充电,无需借助一定的外接电力设备,简化了装置结构且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供电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充电单元与放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磁铁1及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运动的第二磁铁2,所述第二磁铁2外设有线圈3,所述线圈3与所述放电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一磁铁1与第二磁铁2可以是竖向垂直对应设置,也可以是横向水平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磁铁2与第一磁铁1竖向垂直相对,所述第一磁铁1固定不动并与第二磁铁2同极相对,相互排斥,从而在第一磁铁1与第二磁铁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如图1、2、4所示,所述放电单元可以是储能电池5,由于储能电池的充电需要将线圈产生的感应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因此在线圈3与储能电池5之间设有整流二极管4,并且整流二极管4可以防止不充电时,储能电池对线圈3的放电,不仅能防止线圈3产生电磁阻尼,而且有利于保护第二磁铁2的正常使用寿命。所述储能电池可以采用锂电池、镍铬电池、镍氢电池、铅酸蓄电池等等,当采用其中部分电池时,比如锂电池,如图2所示,会在整流二极管4与放电单元之间设置一个电源管理器6,所述电源管理器6对放电单元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有利于放电单元的正常使用。当然,电源管理器6的设置是根据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决定的,包括但不限于锂电池。供电装置上可以设置多个与储能电池5电连接的USB接口与插座,通过USB接口与插座为其他电子产品供电。所述放电单元也可以是超级电容,超级电容与线圈3之间也是需要设置整流二极管,该超级电容的使用方式类似于上述储能电池,在此不再赘述。如图3、5所示,所述放电单元也可以是光源7,直接通过充电单元对光源进行供电,光源闪烁,可以当做警示或指示使用。光源7可以是普通光源,也可以是LED光源,图3是前者,图5是后者。光源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为多个时,光源之间可以是并联形式,也可以串联形式,采用串联形式时,需要考虑充电单元的输出电压,多个光源可以增强闪烁效果,警示或指示效果更好。所述放电单元还可以是无线电发射装置,比如遥控器、门铃等等,在无线电发射装置与线圈之间也是需要设置整理二极管。储能电池与超级电容等放电单元是先将充电单元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再通过比如USB接口、插座等连接器为其他电子设备供电,而光源与无线电发射装置等放电单元,是将充电单元产生的电能直接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释放,与这两种放电形式相同的放电单元,均可以通过该充电单元对其进行充电。线圈3可以是一个方向绕制,如图1、2、3所示,此时线圈3与放电单元之间仅有一个充电回路。线圈3也可以同时两个方向绕制,形成两个充电回路,提高充电效率,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线圈3包括具有共用端33的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所述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的绕法相反,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相互远离的一端形成同名端34,即同名端34为线圈3的正极,共用端33为线圈3的负极,从而在线圈3与放电单元之间形成两个充电回路,在第二磁铁2上下运动中,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交替为放电单元充电,大大提到了充电效率。如图4、5所示,供电装置就是采用了上述两个充电回路。此时,放电单元为储能电池5,可以节省储能电池的充电时间,如图4所示;放电单元为光源7时,可以在两个充电回路上分别设置一个光源,使用时,两个光源可以交替闪烁,如图5所示。初始状态时,第一磁铁1与第二磁铁2相互排斥,两者之间具有的一定的距离,然后对第二磁铁2施加外力,使其克服第一磁铁1的排斥力并靠近第一磁铁1,此时的第一磁铁1不发生任何位移,然后松开外力,第二磁铁2在第一磁铁1的排斥力及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多次上下位移直至平衡状态,即第二磁铁2的初始状态,此时的第一磁铁1依然不发生任何位移,接着再施加外力,如此循环往复,从而使第二磁铁2靠近或远离第一磁铁1,在第二磁铁靠近或远离的过程中,磁力线切割线圈,线圈3产生感应电流,为放电单元进行充电。这种外力可以是人为施加的作用力,比如是人用手挤压第二磁铁2,亦可以是其他的外部作用力,比如是人、自行车、汽车、电瓶车、船舶等不停运行时发生的震动,震动对第二磁铁产生的作用力,因第一磁铁1对第二磁铁2的排斥力、震动产生的作用力以及第二磁铁本身的重力带动第二磁铁上下运动,磁力线切割线圈,使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也可以是风力、水流等带动叶轮转动作用于第二磁铁的作用力以及波浪直接作用于第二磁铁的作用力,这些作用力亦可结合第一磁铁对第二磁铁的排斥力以及第二磁铁自身的重力,使第二磁铁上下运动,磁力线切割线圈,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借助于这些外力,可以随时对放电单元进行充电,不需要借助一定的外接电力设备,可以时刻保持放电单元的储电量,使用更加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供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连接的充电单元与放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磁铁及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运动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外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与放电单元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连接的充电单元与放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磁铁及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运动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外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与放电单元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同极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一个方向绕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包括具有共用端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绕法相反,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相互远离的一端为同名端。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作华
申请(专利权)人:蔡作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