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RS‑485传输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03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RS‑485传输线的防雷保护装置,所述一级防雷电路采用气体放电管GDT实现,所述二级防雷电路中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热敏电阻PPTC1串联后连接在RS‑485总线的A接线上,第二电感器L2和第二热敏电阻PPTC2串联后连接在RS‑485总线的B接线上;所述三级防雷电路中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跨接在RS‑485总线的A接线端与B接线端之间,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和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串联后跨接在RS‑485总线的A接线端与B接线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抑制雷电袭击过程中,雷电保护元器件自身完好无损,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且对雷电袭击具有足够快的响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RS-485传输线的防雷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防雷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RS-485传输线的防雷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电表等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工业和生活的领域。在电表中使用自动抄表技术通过通信端口读取数据,而且大部分情况采用远程读数方式,远程读数方式对于电表应用来说既安全又节省时间和金钱。实现该技术的关键是确保通信线路安全可靠。由于RS-485电路具有长距离传输、高信号噪声抑制、控制方便、成本低等优点,使多点连接成为可能,因此,RS-485成为智能电表的标准通信接口。但RS-485传输线通常暴露于户外,因此极易因为雷击等原因引入过电压。而RS-485收发器工作电压较低,一般在5V左右,其本身耐压也非常低,在-7V~+12V之间,一旦过压引入,就会击穿损坏;在有强烈的浪涌能量出现时,甚至可以看到收发器爆裂,线路板焦糊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种通讯线防雷器,公开号为:CN203707770U,公布日为:2014.07.09,该通讯线防雷器设有一级和二级两级防雷电路,一级防雷电路采用TED485防雷管实现,二级防雷电路采用TVS防雷管实现,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201720242353.html" title="一种适用于RS‑485传输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适用于RS‑485传输线的防雷保护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RS‑485传输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一级防雷电路、二级防雷电路以及三级防雷电路,所述一级防雷电路采用气体放电管(GDT)实现,气体放电管(GDT)跨接在RS‑485总线的A接线端与B接线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防雷电路包括第一热敏电阻(PPTC1)、第二热敏电阻(PPTC2)、第一电感器(L1)、第二电感器(L2),所述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热敏电阻(PPTC1)串联后连接在RS‑485总线的A接线上,第二电感器(L2)和第二热敏电阻(PPTC2)串联后连接在RS‑485总线的B接线上;所述三级防雷电路包括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第三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RS-485传输线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一级防雷电路、二级防雷电路以及三级防雷电路,所述一级防雷电路采用气体放电管(GDT)实现,气体放电管(GDT)跨接在RS-485总线的A接线端与B接线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防雷电路包括第一热敏电阻(PPTC1)、第二热敏电阻(PPTC2)、第一电感器(L1)、第二电感器(L2),所述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热敏电阻(PPTC1)串联后连接在RS-485总线的A接线上,第二电感器(L2)和第二热敏电阻(PPTC2)串联后连接在RS-485总线的B接线上;所述三级防雷电路包括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跨接在RS-485总线的A接线端与B接线端之间,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秉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