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77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包括:套筒、测量杆件、螺丝堵和外六角扳手;套筒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套筒的轴向末端横截面上设有与螺丝堵的形状相对应且内壁上具有内螺纹的凹槽;螺丝堵的头部设有正六边形凹槽,与外六角扳手的头部配套;测量杆件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测量杆件轴向的一个末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圆头,另一个末端设有与套筒的凹槽内壁上的螺纹相对应的螺柱以及在螺柱外壁上的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为隐蔽式设计,隐蔽性好,不易损坏,测量杆件可拆卸,通用性强,使用方便,牢固可靠;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沉降观测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现有的沉降观测点设置较为简易,一般是在建筑物外墙表面设置固定的突出物,或者直接将建筑物外墙的轴线引出控制点,将此控制点作为沉降观测点;这种固定式沉降观测点往往存在以下缺点:使用不便,隐蔽性差,易损坏,通用性差且易松动。以上缺点均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为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包括:套筒、测量杆件、螺丝堵和外六角扳手;其中,套筒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套筒的轴向末端横截面上以套筒的轴心为对称轴,设有与螺丝堵的形状相对应且内壁上具有内螺纹的凹槽,使螺丝堵能完全螺旋进入套筒的内部;螺丝堵的头部设有一个正六边形凹槽,与外六角扳手的头部配套,因而能用外六角扳手将螺丝堵旋进或旋出套筒的凹槽;测量杆件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测量杆件轴向的一个末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圆头,另一个末端设有与套筒的凹槽内壁上的螺纹相对应的螺柱以及在螺柱外壁上的螺纹,使测量杆件的螺柱部分能旋进或旋出套筒的凹槽;测量杆件的主体圆柱形结构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螺丝堵的头部的直径。所述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还包括保护箱;保护箱呈立方体形,在保护箱的表面上设有门,在底面上设有与套筒的直径相同的圆孔,因此能将套筒的后部插入圆孔,从而起到保护套筒的作用。在保护箱的底面内壁上还设有卡扣,用于可拆卸地固定测量杆件和外六角扳手。在保护箱的门的外表面上设有门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为隐蔽式设计;测量杆件的球形圆头式结构利于观测,套筒末端埋设在砖墙和混凝土内,隐蔽性好,不易损坏,测量杆件可拆卸,在使用时还能省去一部分测栓,通用性强,使用方便,牢固可靠;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施工提供可靠数据。本技术的可拆卸设计既能随时满足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要求,又不易丢失,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美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中套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测量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螺丝堵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六角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外六角扳手的头部横截面图。图6为保护箱的底面内壁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技术有任何限制。如图1-6所示,该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包括:套筒1、测量杆件3、螺丝堵4和外六角扳手6;其中,套筒1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套筒1的轴向末端横截面上以套筒1的轴心为对称轴,设有与螺丝堵4的形状相对应且内壁上具有内螺纹的凹槽2,使螺丝堵4能完全旋入套筒1的内部;螺丝堵4的头部设有一个正六边形凹槽5,与外六角扳手6的头部7配套,因而能用外六角扳手6将螺丝堵4旋进或旋出套筒1的凹槽2;测量杆件3为通用尺寸,其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测量杆件3轴向的一个末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圆头,另一个末端设有与套筒1的凹槽2内壁上的螺纹相对应的螺柱以及在螺柱外壁上的螺纹,使测量杆件3的螺柱部分能旋进或旋出套筒1的凹槽2;测量杆件3的主体圆柱形结构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螺丝堵4的头部的直径。所述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还包括保护箱8;保护箱8呈立方体形,在保护箱8的表面上设有门,在底面上设有与套筒1的直径相同的圆孔9,因此能将套筒1的后部插入圆孔9,从而起到保护套筒1的作用。在保护箱8的底面内壁上还设有卡扣,用于可拆卸地固定测量杆件3和外六角扳手6。在保护箱8的门的外表面上设有门锁。现将本技术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的安装方法阐述如下:a)在设置沉降观测点处的剪力墙或柱子的混凝土浇筑后,将套筒1的后部埋入建筑物构件中;或者预先将套筒1的后部埋入剪力墙或柱子内,然后浇筑混凝土;b)将测量杆件3的螺柱部分螺旋旋进套筒1的凹槽2中并保证其牢固性,进行常规观测;c)观测结束,将测量杆件3的螺柱部分旋出凹槽2;然后将螺丝堵4旋进套筒1的凹槽2中,直到螺丝堵4的头部完全进入凹槽2中;d)全部观测完成后,将测量杆件3和外六角扳手6利用卡扣固定在保护箱8的底面内壁上,并将保护箱8的门锁上;e)当需要再次观测时,使用外六角扳手6将螺丝堵4旋出套筒1的凹槽2,并重复步骤b)。另外,保护箱8是在外墙完成保温或装饰层施工时安装的,这样能保证保护箱8箱体的厚度和外保温或装饰层的厚度相同,以保证套筒1外露,方便连接测量杆件3。施工人员应根据外保温或装饰层的厚度适当调整测量杆件3的长度,保证其能伸出外保温或装饰层。本技术提供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为隐蔽式设计;测量杆件3的球形圆头式结构利于观测,套筒1末端埋设在砖墙和混凝土内,隐蔽性好,不易损坏,测量杆件3可拆卸,在使用时还能省去一部分测栓,通用性强,使用方便,牢固可靠;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施工提供可靠数据。本技术的可拆卸设计既能随时满足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要求,又不易丢失,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美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包括:套筒(1)、测量杆件(3)、螺丝堵(4)和外六角扳手(6);其中,套筒(1)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套筒(1)的轴向末端横截面上以套筒(1)的轴心为对称轴,设有与螺丝堵(4)的形状相对应且内壁上具有内螺纹的凹槽(2),使螺丝堵(4)能完全螺旋进入套筒(1)的内部;螺丝堵(4)的头部设有一个正六边形凹槽(5),与外六角扳手(6)的头部(7)配套,因而能用外六角扳手(6)将螺丝堵(4)旋进或旋出套筒(1)的凹槽(2);测量杆件(3)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测量杆件(3)轴向的一个末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圆头,另一个末端设有与套筒(1)的凹槽(2)内壁上的螺纹相对应的螺柱以及在螺柱外壁上的螺纹,使测量杆件(3)的螺柱部分能旋进或旋出套筒(1)的凹槽(2);测量杆件(3)的主体圆柱形结构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螺丝堵(4)的头部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组件包括:套筒(1)、测量杆件(3)、螺丝堵(4)和外六角扳手(6);其中,套筒(1)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套筒(1)的轴向末端横截面上以套筒(1)的轴心为对称轴,设有与螺丝堵(4)的形状相对应且内壁上具有内螺纹的凹槽(2),使螺丝堵(4)能完全螺旋进入套筒(1)的内部;螺丝堵(4)的头部设有一个正六边形凹槽(5),与外六角扳手(6)的头部(7)配套,因而能用外六角扳手(6)将螺丝堵(4)旋进或旋出套筒(1)的凹槽(2);测量杆件(3)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在测量杆件(3)轴向的一个末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圆头,另一个末端设有与套筒(1)的凹槽(2)内壁上的螺纹相对应的螺柱以及在螺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长亮盛立军高博庞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