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震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52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震实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混凝土震实机对混凝土震实不均匀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震动平台、设置在震动平台下底面中心的锤击块以及固定在机架上且设置在锤击块正下方的撞击块,所述震动平台上设有竖直孔,所述机架上设有穿过所述竖直孔的竖直导杆,所述震动平台可沿所述竖直导杆上下滑移;还包括间歇驱动所述震动平台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具有使震动平台上的混凝土均匀震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震实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震实机。
技术介绍
在用混凝土浇注桥梁的支柱、横梁及楼房的框架时,为了消除夹杂在混凝土内部的空气,满足建造标准质量的要求,必须要对正在浇注的混凝土进行排气充实处理。一般是引用一种混凝土振动设备来对混凝土进行振动,使得混凝土变得更加结实、无气泡孔洞。一种现有技术的混凝土震实机,参见图1,包括固定平台1,固定在固定平台1上的支撑架2,铰接在支撑架2上的转杆3,转杆3另一端设有震动平台4,混凝土震动平台4底部设有通过电动机驱动的偏心凸轮5,偏心凸轮5在最大直径处突变成较小直径,偏心凸轮5与震动平台4底部接触;还包括撞击块6,撞击块6位于震动平台4下端。通过偏心凸轮5将震动平台4顶起至最高位,然后震动平台4由于自重急降,锤击撞击块6,产生震动,使混凝土变得更加结实。上述现有技术的震动平台4通过转杆3沿铰接点转动实现震实,存在的问题是震动平台4上的混凝土距离铰接点距离越远,上移的半径越大,而距离铰接点较近的混凝土上移距离短,这样就造成了远端的混凝土震动的比近端的混凝土更加密实,从整体上来说,使得混凝土震实的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震实机,具有使震动平台上的混凝土均匀震实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震实机,包括机架、震动平台、设置在震动平台下底面中心的锤击块以及固定在机架上且设置在锤击块正下方的撞击块,所述震动平台上设有竖直孔,所述机架上设有穿过所述竖直孔的竖直导杆,所述震动平台可沿所述竖直导杆上下滑移;还包括间歇驱动所述震动平台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震动平台沿竖直导杆上下滑动,通过撞击块与震动平台的撞击实现震动,震动平台沿竖直方向整体上下移动,使放置在震动平台上端的混凝土浆的各个部分受力均匀,具有使震动平台上的混凝土均匀震实的优点。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震动平台侧边的竖直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机架上固定有与所述齿条间歇啮合的间歇啮合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间歇啮合机构与齿条间歇啮合,并通过间歇啮合机构带动震动平台上下滑移,在间歇啮合机构与齿条啮合时,带动震动平台向上移动,在间歇啮合机构与齿条脱离啮合时,震动平台由于自身重力沿竖直导杆下落,震动平台与撞击块撞击,通过往复啮合与脱离啮合,实现震动。进一步,所述间歇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两个立杆,所述两个立杆之间上下端分别设有同步带轮,同步带轮上套设有同步带,还包括驱动同步带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同步带外表面设有一段或多段可与所述齿条啮合的带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转动,通过采用同步带与同步带轮可减少在传力过程中皮带与带轮打滑;同步带外表面设有一段或多段可与齿条啮合的带齿,当带齿与齿条啮合时,通过同步带带动震动平台向上移动,当带齿与齿条脱离啮合时,震动平台由于重力向下落。进一步,所述间歇啮合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上键连接有间歇齿轮,所述间歇齿轮外周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一个或多个轮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转动带动间歇齿轮转动,间歇齿轮外周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轮齿,当轮齿与齿条啮合时,通过间歇齿轮带动震动平台向上移动,当轮齿与齿条脱离啮合时,震动平台由于重力向下落。进一步,所述撞击块外部设有一圈围壁,所述围壁上端面设有一层消音垫,所述锤击块与所述撞击块接触时,所述消音垫刚好与所述震动平台的底部抵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壁上端面设有一层消音垫,所述锤击块与所述撞击块接触时,所述消音垫刚好与所述震动平台的底部抵触,这样由于撞击产生的噪音被消音垫吸收,减少机器工作的噪音。综上所述,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震动平台沿竖直导杆上下滑动,通过撞击块与震动平台的撞击实现震动,震动平台沿竖直方向整体上下移动,使放置在震动平台上端的混凝土浆的各个部分受力均匀,具有使震动平台上的混凝土均匀震实的优点;通过间歇啮合机构与齿条间歇啮合,并通过间歇啮合机构带动震动平台上下滑移,在间歇啮合机构与齿条啮合时,带动震动平台向上移动,在间歇啮合机构与齿条脱离啮合时,震动平台由于自身重力沿竖直导杆下落,震动平台与撞击块撞击,通过往复啮合与脱离啮合,实现震动;锤击块与所述撞击块接触时,所述消音垫刚好与所述震动平台的底部抵触,这样由于撞击产生的噪音被消音垫吸收,减少机器工作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混凝土震实机;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平台;2、支撑架;3、转杆;4、震动平台;5、偏心凸轮;6、撞击块;7、机架;8、竖直导杆;9、锤击块;10、围壁;11、消音垫;12、齿条;13、立杆;14、同步带轮;15、同步带;16、第一电机;17、带齿;18、第二电机;19、间歇齿轮;20、轮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混凝土震实机,参见图2,包括机架7,机架7上表面设有与机架7固定连接的四根竖直导杆8,还包括震动平台4,震动平台4为矩形板;震动平台4上设有与四根竖直导杆8一一对应的竖直孔,用于插入竖直导杆8;震动平台4可沿竖直导杆8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移动。震动平台4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固定有一个圆柱形的锤击块9,机架7上表面固定有圆柱形的撞击块6,撞击块6位于锤击块9的正下方,锤击块9可与撞击块6相撞击。撞击块6外部设有一圈围壁10,围壁10上端面设有一层消音垫11,锤击块9与撞击块6接触时,消音垫11刚好与震动平台4的底部抵触。还包括间歇驱动震动平台4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设置了一组,且设置在震动平台4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震动平台4的负载能力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震动平台4相对的两侧。本实施中,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震动平台4左侧边的竖直方向设置的齿条12,机架7上固定有与齿条12间歇啮合的间歇啮合机构;间歇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7上的两个立杆13,两个立杆13之间上下端分别设有同步带轮14,同步带轮14上套设有同步带15,还包括驱动同步带15转动的第一电机16;同步带15外表面设有一段或多段可与齿条12啮合的带齿17。实施例二参见图3,本实施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间歇啮合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7上的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转轴上键连接有间歇齿轮19,间歇齿轮19外周上设有与齿条12啮合的一个或多个轮齿2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混凝土震实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震实机,包括机架(7)、震动平台(4)、设置在震动平台(4)下底面中心的锤击块(9)以及固定在机架(7)上且设置在锤击块(9)正下方的撞击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平台(4)上设有竖直孔,所述机架(7)上设有穿过所述竖直孔的竖直导杆(8),所述震动平台(4)可沿所述竖直导杆(8)上下滑移;还包括间歇驱动所述震动平台(4)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震实机,包括机架(7)、震动平台(4)、设置在震动平台(4)下底面中心的锤击块(9)以及固定在机架(7)上且设置在锤击块(9)正下方的撞击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平台(4)上设有竖直孔,所述机架(7)上设有穿过所述竖直孔的竖直导杆(8),所述震动平台(4)可沿所述竖直导杆(8)上下滑移;还包括间歇驱动所述震动平台(4)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震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震动平台(4)侧边的竖直方向设置的齿条(12),所述机架(7)上固定有与所述齿条(12)间歇啮合的间歇啮合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震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7)上的两个立杆(13),所述两个立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君雨虞泽都郭小平谭远龙虞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振惠通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