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鑫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496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包括第一保温单元、第二保温单元、第一阻燃粘结层及第二阻燃粘结层。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安装于外墙体上,相邻的第一保温单元之间设有第一阻燃粘结层,所述第二保温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墙体与第一保温单元之间,所述第二阻燃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外墙体与第二保温单元之间。通过在外墙体的外侧面设置第一保温单元及第二保温单元,能实现保温的功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施工快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施工难度,安全可靠,后期维护方便,特别适用于老建筑物的外墙保温改造工程。

A thermal insulation device for exterior walls of a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ilding external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insulation unit, a second insulation unit, a first flame retardant bonding layer and a two flame retardant adhesive layer. Among them, the first holding unit is installed on the wall, the first flame retardant adhesive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insulation unit adjacent, between the second holding uni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and the first insulating unit, the second flame retardant adhesiv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and the insulation between second units. The outer side in the out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unit and a two insulation insulation unit,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insulation;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staff safety and reliability, convenient maintenance, especially for the insulation from the wall of the old building renovation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外墙保温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外墙保温施工时,一是需要在建筑物的墙面上喷涂聚氨酯发泡成5厘米厚的保温层,二是在聚氨酯保温层上以微珠材料找平,三是在找平的墙面上覆盖水泥层,四是在覆盖有水泥层的墙面上贴外墙材料,如瓷砖;上述施工工艺中有四个粘结层,即建筑物与聚氨酯保温层之间、聚氨酯保温层与微珠材料之间、微珠材料与水泥墙之间、水泥墙与外墙材料之间。上述四个粘结层任一粘结层开裂,就会出现脱落使建筑物损坏以及造成行人人身伤害的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保温性能优良的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包括:第一保温单元,安装于外墙体上,相邻的第一保温单元之间设有第一阻燃粘结层;第二保温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墙体与第一保温单元之间;第二阻燃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外墙体与第二保温单元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包括:一四周及顶部封闭的外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若干保温层,相邻的保温层之间设置隔板,使得在相邻的保温层之间形成保温空间;所述第二保温单元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顶部的第一凸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底部的第二凸体,其中,所述第一凸体靠近所述本体的右侧边、且所述第一凸体的右侧边与所述本体的右侧边平齐;所述第二凸体靠近本体的左侧边、且所述第二凸体的左侧边与所述本体的左侧边平齐。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温单元通过螺钉固定于外墙体上。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呈矩形阵列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靠近外墙体的一侧设有外延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喷涂防火漆层。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采用不锈钢板制成。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层采用岩棉保温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阻燃粘结层和第二阻燃粘结层均采用钢化胶层。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在本技术中,在外墙体的外侧面设置第一保温单元及第二保温单元,能实现保温的功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施工快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施工难度,安全可靠,后期维护方便,特别适用于老建筑物的外墙保温改造工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的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中第一保温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中第二保温单元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保温单元;11-外壳体;12-保温层;13-隔板;14-保温空间;15-外延体;2-第二保温单元;21-本体;22-第一凸体;23-第二凸体;3-第一阻燃粘结层;4-第二阻燃粘结层;5-螺钉;100-外墙体。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4,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的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中第一保温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中第二保温单元的安装示意图。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包括第一保温单元1、第二保温单元2、第一阻燃粘结层3及第二阻燃粘结层4。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单元1安装于外墙体100上,相邻的第一保温单元1之间设有第一阻燃粘结层3。所述第二保温单元2设置于所述外墙体100与第一保温单元1之间,所述第二阻燃粘结层4设置于所述外墙体100与第二保温单元2之间。如图1、3所示,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保温单元1包括一四周及顶部封闭的外壳体11、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1内部的两个保温层12,相邻的保温层12之间设置隔板13,使得在相邻的保温层12之间形成保温空间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单元1通过螺钉5固定于外墙体100上。所述第一保温单元1呈矩形阵列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11靠近外墙体100的一侧设有外延体15。所述外延体15的设置,能使得相邻的第一保温单元1之间保持相等的距离,使得外侧面整洁美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1的外侧喷涂防火漆层(图中未示)。所述防火漆层本身具有难燃性或不燃性,使得第一保温单元1不直接与空气接触,延迟着火和减少燃烧的速度;能延迟火焰温度向第一保温单元1的传递;同时,所述防火漆层受热分解出不燃惰性气体,冲淡被保护物体受热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使之不易燃烧或燃烧速度减慢。所述防火漆层如有损坏,需喷漆翻新即可,维护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1采用不锈钢板制成。所述保温层12采用岩棉保温板,所述岩棉保温板具有优良的防火、保温和吸音性能,主要用于建筑墙体、屋顶的保温隔音;建筑隔墙、防火墙、防火门和电梯井的防火和降噪。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保温单元2包括本体21、设置于所述本体21顶部的第一凸体22、设置于所述本体21底部的第二凸体23,其中,所述第一凸体22靠近所述本体21的右侧边、且所述第一凸体22的右侧边与所述本体21的右侧边平齐;所述第二凸体23靠近本体21的左侧边、且所述第二凸体23的左侧边与所述本体21的左侧边平齐。如图4所示,在安装时,按照图4箭头所示方向进行插接,可以先将下侧的第二保温单元2安装于外墙体100上,此时所述下侧的第二保温单元2的第一凸体22与外墙体100之间形成一插槽,将上侧的第二保温单元2的第二凸体23插入所述插槽内,即完成第二保温单元2的安装。当然也可先安装上侧的第二保温单元2,随手将下侧的第二保温单元2安装。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温单元,安装于外墙体上,相邻的第一保温单元之间设有第一阻燃粘结层;第二保温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墙体与第一保温单元之间;第二阻燃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外墙体与第二保温单元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包括:一四周及顶部封闭的外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若干保温层,相邻的保温层之间设置隔板,使得在相邻的保温层之间形成保温空间;所述第二保温单元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顶部的第一凸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底部的第二凸体,其中,所述第一凸体靠近所述本体的右侧边、且所述第一凸体的右侧边与所述本体的右侧边平齐;所述第二凸体靠近本体的左侧边、且所述第二凸体的左侧边与所述本体的左侧边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外墙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温单元,安装于外墙体上,相邻的第一保温单元之间设有第一阻燃粘结层;第二保温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墙体与第一保温单元之间;第二阻燃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外墙体与第二保温单元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单元包括:一四周及顶部封闭的外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若干保温层,相邻的保温层之间设置隔板,使得在相邻的保温层之间形成保温空间;所述第二保温单元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顶部的第一凸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底部的第二凸体,其中,所述第一凸体靠近所述本体的右侧边、且所述第一凸体的右侧边与所述本体的右侧边平齐;所述第二凸体靠近本体的左侧边、且所述第二凸体的左侧边与所述本体的左侧边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鑫邢时源李树垚王令群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