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骑乘汽车或自动二轮车等的各种移动车辆及摩托艇等的船舶还有自行车等移动机具时为了保护头部及脸部而戴的安全帽,详细而言,涉及具备排出安全帽内的热气及/或者导入外气的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关于具备通风结构的安全帽的先前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安全帽的通风结构构成为,在开口于帽体的大致头顶部附近的通气孔的开口上,粘着固定隧道状的导气管。即,在行驶中从上述导气管的前方开放部导入的行驶风从导气管的后方开放部排出,此时,借助在导气管内产生的负压,安全帽内的热气从通气孔吸引至导气管内,同时,伴随着导入至导气管的行驶风从导气管的后方开放部排出。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述,上述通风结构有如下结构诸如用行驶风通过导气管内时产生的负压,从排气通道吸引安全帽内的热气的结构;或者,在帽体开设行驶风导入口和通气孔,且在该通气孔的开口上粘着固定只在后方具备开放部的导气管,从上述行驶风导入口导入至安全帽内,同时,用导入至安全帽内的行驶风的压力将安全帽内的热气从上述通气孔挤排出去,并从后方开放部排出该热气的结构等。然而,上述通风结构中,由于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帽,在帽体表面上具备以通风为目的的通气孔和覆盖该通气孔的导气管,并且,通过沿着帽体表面的方向的转动来开闭所述通气孔,同时,具有调整该通气孔的开口面积的闭塞板,和转动操作该闭塞板的闭塞板转动用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闭塞板的转动中心配置可装卸地支撑导气管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具备解除导气管的支撑的导气管装卸用的操作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4-10 2006-1074611.一种安全帽,在帽体表面上具备以通风为目的的通气孔和覆盖该通气孔的导气管,并且,通过沿着帽体表面的方向的转动来开闭所述通气孔,同时,具有调整该通气孔的开口面积的闭塞板,和转动操作该闭塞板的闭塞板转动用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闭塞板的转动中心配置可装卸地支撑导气管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具备解除导气管的支撑的导气管装卸用的操作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备设置于帽体侧或所述导气管侧中任意一方的卡合部,和在另一方可以与所述卡合部接合/脱离地卡合的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以夹持状卡合被卡合部而保持导气管的支撑状态,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导气管装卸用的操作部的滑动操作来解除对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从而解除导气管的支撑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