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63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包括:进液接头、排液接头和盘管,所述盘管包括数节从上而下盘旋连接的方框形管道,所述方框形管道的四个角分别外凸设置有圆弧让位段,所述方框形管道的外框侧为圆弧面,内框侧为与圆弧面衔接的平板面,所述方框形管道上设置有数个热交换加强组件,所述热交换加强组件分别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连接卡簧,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平板面上方,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平板面下方。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圆弧让位段使得盘管能够快速套设在内箱的外侧,并利用平板面与内箱的外侧面相贴合,提升制冷的效果以及结构稳定性,并利用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与内箱外侧面的贴合。

An easy to install assembly co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il assembly,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includes: a liquid inlet joint, a liquid discharge connector and a coil, the coil section includes a number of box shaped pipe connection from hover, four angles of the convex box shape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arc way, outer side of the box shaped pipe is the circular arc surface, inner frame side plate with arc surface cohesion, the box shape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 components set to strengthen the heat exchange, strengthening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include a first reinforcing plate, second reinforcing plate and a connecting clamp spring, wherein the first reinforcing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lat surface, the second reinforcing plate is arranged under the flat surface. By the way,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of the coil assembly, the lateral arc way can quickly set the coil section inner box, outer side plate and the fitting surface and the inner box, to enhance the cooling effect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the us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reinforcing plate of the reinforced plat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柜盘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
技术介绍
冷柜的构造和冰箱构造大体一样,通常冷柜由箱体、制冷系统和温度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冷柜中的制冷系统需要设置盘管进行制冷剂的循环,因此,盘管的结构对制冷效果至关重要。盘管一般为环状结构,安装在内箱的外侧,但是却难以与内箱外侧面贴合,制冷效率低,安装便利性差,能耗高,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提升安装便利性和制冷效率,降低能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包括:进液接头、排液接头和盘管,所述进液接头和排液接头分别设置在盘管的两端,所述盘管包括数节从上而下盘旋连接的方框形管道,所述方框形管道的四个角分别外凸设置有圆弧让位段,所述方框形管道的外框侧为圆弧面,内框侧为与圆弧面衔接的平板面,所述方框形管道上设置有数个热交换加强组件,所述热交换加强组件分别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连接卡簧,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平板面上方,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平板面下方,所述连接卡簧连接在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接头、排液接头和盘管为一体化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连接卡簧为一体化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正面分别与对应的平板面位于同一平面。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卡簧设置在圆弧面上。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弧面的角度大于18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圆弧让位段使得盘管能够快速套设在内箱的外侧,并利用平板面与内箱的外侧面相贴合,提升制冷的效果以及结构稳定性,并利用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与内箱外侧面的贴合,加强热交换的效率,降低能耗,结构简洁,组装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包括:进液接头3、排液接头2和盘管,所述进液接头3和排液接头2分别设置在盘管的两端,所述进液接头3、排液接头2和盘管为一体化结构,采用铜管制成,导热性好,弯曲灵活,而且经久耐用。所述盘管包括数节从上而下盘旋连接的方框形管道1,所述方框形管道1的四个角分别外凸设置有圆弧让位段4,圆弧让位段4使得盘管能够快速套设在冰柜内箱的外侧,操作便利,贴合性好。所述方框形管道1的外框侧为圆弧面9,内框侧为与圆弧面9衔接的平板面8,平板面8与冰柜内箱的外侧面贴合性好,所述方框形管道1上设置有数个热交换加强组件,所述热交换加强组件分别包括第一加强板6、第二加强板7和连接卡簧5,所述第一加强板6设置在平板面上方,所述第二加强板7设置在平板面8下方,所述连接卡簧5连接在第一加强板6和第二加强板7之间,所述连接卡簧5设置在圆弧面9上,安装方便。所述第一加强板6、第二加强板7和连接卡簧5为一体化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重量轻,导热性好,而且降低了成本。所述第一加强板6和第二加强板7的正面分别与对应的平板面8位于同一平面,一起贴合在冰柜内箱的外表面,热量传递效率高。所述圆弧面9的角度大于180°,方便连接卡簧5的安装固定,避免震动脱落问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组装便利,结构稳定,能够快速套设在冰柜内箱的外侧,减少阻碍,贴合性好,导热效率高,有利于降低能耗。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接头、排液接头和盘管,所述进液接头和排液接头分别设置在盘管的两端,所述盘管包括数节从上而下盘旋连接的方框形管道,所述方框形管道的四个角分别外凸设置有圆弧让位段,所述方框形管道的外框侧为圆弧面,内框侧为与圆弧面衔接的平板面,所述方框形管道上设置有数个热交换加强组件,所述热交换加强组件分别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连接卡簧,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平板面上方,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平板面下方,所述连接卡簧连接在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组装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接头、排液接头和盘管,所述进液接头和排液接头分别设置在盘管的两端,所述盘管包括数节从上而下盘旋连接的方框形管道,所述方框形管道的四个角分别外凸设置有圆弧让位段,所述方框形管道的外框侧为圆弧面,内框侧为与圆弧面衔接的平板面,所述方框形管道上设置有数个热交换加强组件,所述热交换加强组件分别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连接卡簧,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平板面上方,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平板面下方,所述连接卡簧连接在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友坤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