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翻式防护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0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选适用于摩托车驾驶者的可打开的上翻式防护头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头盔包括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机构与护颌部件连接的外壳,所述连接机构使所述护颌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进行相对运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外壳相连的第一连接元件以及与护颌部件相连的第二连接元件。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一对铰链,每个铰链安装有与一个连接元件固定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在另一个连接元件中的对应滑动导轨中插入的第二端部。滑动导轨成形为使铰链至少能够在其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在第一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确定第二连接元件相对于第一连接元件的相对位移,第一和第二操作位置分别对应于头盔打开和关闭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翻式防护头盔,特别地但非排他性地,涉 及用于摩托车驾驶者的上翻式防护头盔。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摩托车防护头盔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摩托车驾驶者 在发生事故时头部受到损伤。在所有头盔类型中,我们专注于通 常称为上翻式头盔的类型。这种头盔基本上由两个主要的外部刚 性件构成即通过固定机构相互连接的外壳和护颌部件,使得这 两个部件可以进行相对移动。该固定机构使护颌部件能够相对于 外壳具有两个不同的位置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近年来,这种头盔因为其多功能性而使得市场份额增加。当 头盔关闭时,护颌部件使其用作全面头盗。护颌部件从关闭位置 到打开位置的运动使头盔从全面形式转变为开面形式。对于大多 数上翻式头盔,外壳和护颌部件间的固定机构由一对连接件构成, 该对连接件限定护颌部件的转动轴。例如,在专利申请EP1183957 中描述了一种上翻式头盔,该头盔包括通过位于外壳侧壁上的一 对轮轴固定于外壳的护颌部件。这些轮轴使得该护颌部件能够围 绕该轴转动,从打开位置变为关闭位置,反之亦然,从而得到全 面头盔或开面头盔。从功能上讲,由于结构简单,该系统是有效的,但同时也存 在一些缺陷。当护颌部件在打开位置时,它与外壳表面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空隙。在大多数头盔中,这会导致拉拽力显著增大, 这使得头盔可能从摩托车驾驶者的头部飞起。传统上翻式头盔的另一个缺陷是,当护颌部件从关闭位置到 打开位置时,护颂部件不能相对于外壳充分地转动到足够接近头 盔重心的位置。这将给使用者的颈部带来额外的压力。另外,在 打开状态下该护颌部件的位置使视角减小,并且使颈部处于受迫 位置以弥补该缺陷。大量头盔中存在的另一个缺陷是,固定机构的某些部分(比如上述专利申请EP1183957中描述的旋转轮轴)基本上集成在外 壳和/或护颌部件中。在需要更换该固定机构的某一个或多个部分 的情况下,这样显然会带来许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这些考虑,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所 有缺陷的头盔,该头盔能够成为现有上翻式头盔的有效替代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护颌部件与外壳之间的相 对运动轻松并可重复的头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使在打开状态下护颌部件的运动縮 小外壳与护颌部件之间的空隙,从而减小风带来的拉拽力;并将 护颌部件推入距离头盔重心更近的位置,从而减少对摩托车驾驶 者颈部的额外压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头盔,其中,外壳与护 颌部件之间的固定能通过容易组装的更少部件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防护头盔,该头 盔容易组装且价格具有竞争力。通过一种上翻式头盔可以明白上述所有目的和本说明书中出 现的所有目的,该上翻式头盔由外壳和通过固定机构与外壳连接 的护颌部件构成,该固定机构允许护颌部件和外壳进行相对运动。 该固定机构具有连接于外壳的第一连接元件和连接于护颌部件的 第二连接元件。该防护头盔的特征是一对轮轴,每个轮轴都设有 固定于一个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以及插入形成于另一连接元件 上的相应滑动导轨中的第二端部。滑动导轨成形为使轮轴能够在 内部进行滑动,从而确定第二连接元件相对于第一连接元件的相 对运动,以实现分别属于关闭和打开状态的第一和第二操作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头盔的一个主要优点在于,与固定轮轴(固 定转动轴)的传统固定机构相比,该固定机构使打开状态下的护 颌部件能够处于更接近外壳的位置。现在,该固定机构使打开状 态下的护颌部件与外壳更近,从而降低了风的拉拽力。本说明书还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头 盔的结构,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在此介绍的这些例子。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头盔的第一工作原理的侧视图,更 具体地说,该图显示了在关闭状态下固定机构的工作原理。固定 机构连接外壳和护颌部件。图2是显示连接外壳和护颌部件的图1所示固定机构的各个 部分的分解图。图3至图5是显示图1所示防护头盔的侧视图,更具体地说, 显示了在关闭和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操作位置上连接护颌部件和 外壳的固定机构。图6是图3-图5所示防护头盔的另一个侧视图,更具体地说, 该图显示了打开状态下位于护颌部件与外壳之间的固定机构。图7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头盔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 图,更具体地说,该图显示了在头盔关闭状态下连接护颌部件和 外壳的固定机构的第二工作原理。图8是显示位于外壳和护颌部件之间的图7所示固定机构的 各个部分的分解图。图9是显示图8所示防护头盔的另一侧视图,更具体地说, 显示了在关闭和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操作位置上位于外壳和护颌 部件之间的固定机构。图IO是显示图7所示防护头盔的另一侧视图,更具体地说, 该图显示了在打开状态下位于护颌部件和外壳之间的固定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图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翻式头盔1具有外壳2,该外壳 通过至少一个固定机构5与护颌部件3的两侧连接。固定机构5 使得护颌部件3和外壳2能够进行相对运动。优选的是,本防护 头盔1具有一对固定机构5,其中每一个固定机构都将护颌部件3 与外壳2的相应侧面相连接。每一个固定机构5都具有与外壳2 连接的第一连接元件10以及与护颌部件3连接的第二连接元件20。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头盔1的特征是每个固定机构5都有一 对轮轴11、 12,每个轮轴都具有固定于连接元件10、 20的第一 端部11B、12B以及插入形成于另一个连接元件上的对应滑动导轨21、 22中的第二端部IIC。滑动导轨21、 22成形为使轮轴11、 12能够在其内部进行滑动,从而确定第二连接元件20和第一连接元件IO之间的相对运动。该运动使得护颌部件3能够从打开状态 转变为关闭状态,反之亦然。换句话说,由轮轴11、 12在各自的滑动导轨21、 22中的滑 动产生的两个连接元件10、 20之间的相对运动也就是护颌部件3 和外壳2之间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对应于护颌部件3相对于 外壳2的上下运动,更准确地说,如图1-图6所示的防护头盔1 的打开和关闭。图6显示当轮轴11、 12在固定机构5的相应滑动导轨中滑动 后处于打开位置的防护头盔1。更具体地说,连续线表示根据本发 明通过固定机构5与外壳2连接的护颌部件3,非连续线是表示在 采用传统机构的假设情况下相同护颌部件3所处的位置。可以看 出,与传统方案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机构5使得护颌部件3 能够处于更低的位置。从而根据本专利技术,防护头盔打开时的拉拽 力被明显减小。护颌部件3和外壳2之间更小的空隙还使得头盔1的重心移 到外壳2的后部2B。这样就避免了颈部费力,同时使头部保持良 好位置。根据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固定机构5的轮轴11、 12具有 第一端部11B、 12B,该第一端部11B、 12B被固定在连接于护颌 部件3的第二连接元件20上。因此,两个轮轴11、 12的滑动导 轨21、 22都被安装在连接于外壳2的第一连接元件10上。作为 选择,上述方案也可以由另一种概念上等同的方案替代,其中, 轮轴11、 12的端部IIB、 12B固定在第一连接元件10上,另一个 端部11C被插入对应滑动导轨21、 22中,滑动导轨21、 22形成 在固定于护颌部件3的第二连接元件20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构造,固定机构5具有一个或多个弹性件 81,该弹性件设置为对轮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护头盔(1)包括外壳(2)和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机构(5)与外壳(2)连接的护颌部件(3),所述连接机构允许护颌部件(3)相对于所述外壳(2)进行相对移动,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与外壳(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元件(10)以及与护颌部件(3)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元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一对铰链(11,12),每个铰链具有与所述连接元件(10,20)中之一固定连接的第一端部(11B,12B)、以及插入另一个连接元件(10,20)中所包括的相应滑动导轨(21,22)内的第二端部(11C),所述滑动导轨(21,22)成形为使所述铰链(11,12)至少能够在所述导轨内部移动,以便于在第一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确定所述第二连接元件(20)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的相对移动路线,所述第一和第二操作位置分别为头盔的打开和关闭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IT 2007-4-6 MI2007A7111.一种防护头盔(1)包括外壳(2)和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机构(5)与外壳(2)连接的护颌部件(3),所述连接机构允许护颌部件(3)相对于所述外壳(2)进行相对移动,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与外壳(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元件(10)以及与护颌部件(3)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元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一对铰链(11,12),每个铰链具有与所述连接元件(10,20)中之一固定连接的第一端部(11B,12B)、以及插入另一个连接元件(10,20)中所包括的相应滑动导轨(21,22)内的第二端部(11C),所述滑动导轨(21,22)成形为使所述铰链(11,12)至少能够在所述导轨内部移动,以便于在第一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确定所述第二连接元件(20)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的相对移动路线,所述第一和第二操作位置分别为头盔的打开和关闭位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头盔(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接机构(5)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件(81),所述弹性件安装为对 所述铰链(11, 12)中的至少一个施加压力,至少当所述滑动确 定所述连接元件(10, 20)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导致头盔(1)从 关闭状态进入打开状态时,所述压力防止铰链(11, 12)反向滑 动。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头盔(1),其特征在于,所 述连接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有齿部件(31, 32),所述有齿部 件位于所述滑动导轨(21, 22)之一附近,并且与包括滑动导轨 的连接元件(10, 20)固定连接,所述有齿部件(31, 32)与齿 轮(41)啮合,所述齿轮以转动方式安装在插入有齿部件(31,32)附近的滑动导轨(21, 22)中的对应铰链(11, 12)上,所 述齿轮可以绕铰链(11, 12)的轴线自由转动。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防护头盔(1),其 特征在于,所述铰链(11, 12)都与第一连接元件(10)固定连 接,所述滑动导轨(21, 22)包括在第二连接元件(20)中。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防护头盔(1),其 特征在于,所述铰链(11, 12)都与第二连接元件(20)固定连 接,所述滑动导轨(21, 22)包括在第一连接元件(10)中。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防护头盔(1),其 特征在于,滑动导轨(21, 22)成形为使所述铰链(11, 12)在 所述滑动导轨内移动时,导致第一连接元件(10)相对于第二连 接元件(20)在第一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转动。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头盔(1),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阿拉梅拉
申请(专利权)人:驰埃雷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