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发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105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热力发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包括塔体、搅拌组件以及除雾组件,在所述塔体的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气口以及进液口,在塔体顶部开有排气口,搅拌组件安装在塔体的侧壁上,除雾组件固定在塔体内部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搅拌组件与除雾组件先后对锅炉烟气的处理,使得塔体内上浮烟气中的雾气能够完全吸附在波形板的侧壁上,进而降低雾气沿排烟口溢出的流量,降低由烟囱排烟口处溢出的冷凝水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Boile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reatment system in thermal power s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iler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system in thermal power station, which comprises a tower body, a stirring component and the mist components, in the tower on the side wall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liquid inlet and exhaust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tower, the mixing assembly is mounted on the tower on the side wall of mist the top of the tower body is fixed in the assembly.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mixing components and mist components successively to the boiler flue gas treatment, making the tower body floating in the smoke fog can be completely adsorbed on the wave plate on the side wall, thereby reducing the fog along the vent overflow flow, reduce the condensing water from the chimney mouth overflow caused by th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力发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是指热力发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经过湿式洗涤脱硫的烟气可以作为饱和蒸汽处理,因此其含水量较高,即使经过两层除雾器的除雾脱水后,也容易在排出烟囱温度降低后形成“烟囱雨”,尤其对于烟塔合一的脱硫塔,烟气经过脱硫塔洗涤除酸后,经过烟道进入烟囱,然后再排放到大气中,而脱硫烟囱多采用砖切结构,内部做特殊防腐处理,且烟囱本身高度都在50米以上(环保排放需要),造价十分高昂,并导致烟囱造价甚至高过脱硫塔本身,很不经济。而在烟囱的高度较低,抬升高度不够时,此现象尤为明显。对于钙法,会形成“石膏雨”,对于氨法则会形成“氨雨”,这些烟气冷凝水不仅仅影响周围环境,而且还会带来周边腐蚀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满足环保要求的脱硫效果前提下,通过对脱硫塔结构的优化,将脱硫工程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热力发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在保证烟囱高度较小的前提下,保证脱硫排烟的正常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热力发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包括塔体、搅拌组件以及除雾组件,在所述塔体的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气口以及进液口,在塔体顶部开有排气口,搅拌组件安装在塔体的侧壁上,除雾组件固定在塔体内部顶端,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箱体、电机以及设置在箱体侧壁上的固定筒,电机设置在固定筒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箱体侧壁后继续延伸,在电机输出端的延伸段上安装有主动轮,固定筒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端部安装有法兰盘,还包括设置在固定筒内的联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圆周壁上的轴承,在所述联动轴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所述轴承的内圆周壁与套筒外圆周壁接触,套筒的一端贯穿法兰盘后向外延伸,且在套筒的延伸段外圆周壁上固定有副叶片,套筒的另一端置于固定筒内且在其端部连接有联动柱,联动柱内部开设空腔,沿联动柱的轴线在空腔内圆周壁上设有内齿带,且在联动轴上设有与内齿带配合的齿轮,所述联动轴一端依次贯穿空腔、箱体的侧壁后继续延伸,且在联动轴的延伸段上安装有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在所述联动轴的末端安装有主叶片;所述除雾组件包括开口正对烟气上浮方向的V形架以及多个设置在V形架上的波形板,在所述V形架的两个端部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支撑板,且在两个支撑板的内侧壁上开有沿竖直方向的滑槽;还包括上连杆以及两个置在上连杆上的初级喷淋管,在所述上连杆上套设有两个转盘,沿转盘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内齿,沿转盘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设有外齿,在滑槽一侧壁上设有与外齿啮合的齿带,且在上连杆的两个端面铰接设有与内齿相配合的卡块,且在上连杆的端面中部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弹性片,在上连杆的端面上设有突出部,在滑槽内设有伸缩杆,且在伸缩杆上端固定有支撑块,突出部与支撑块的上表面接触,在伸缩杆外壁上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撑块底部连接,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滑槽的侧壁连接;当驱动上连杆下移时,外齿与齿带相配合后转盘发生转动,卡块与转盘发生相对位移,而弹性片受力发生形变,且在上连杆发生一段位移后,弹性片回复形变迫使卡块重新与内齿啮合,使得上连杆与转盘连成一个整体而停止转动,以实现上连杆的限位。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排烟烟囱高度较小的情况下,脱硫塔中的烟气在排出时容易出现冷凝水的问题,专利技术人在脱硫塔的顶部设置V形架,且V形架的开口正对烟气的上浮方向,使得波形板的覆盖面积增大,而上浮烟气中的雾气能够完全吸附在波形板的侧壁上,进而降低雾气沿排烟口溢出的流量,降低由烟囱排烟口处溢出的冷凝水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进一步地,在排烟过程中需要对V形架进行喷淋处理,以减少外排烟气中雾气在波形板的附着量,进而保证波形板的除雾效果,而传统的喷淋管只能定点定位地对波形板进行冲刷,在耗费大量的喷淋液的同时,对波形板的清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对此,申请人在V形架上设置上连杆,且该上连杆的水平高度能够实时调节,即使用者能够根据脱硫塔内的烟气量实时调整喷淋液对波形板的冲刷速度以及冲刷流量;具体使用时,直接驱动上连杆,使得上连杆两端转盘上的外齿沿齿带开始下移,同时转盘转动,内齿与卡块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弹性片在受力发生形变,当上连杆移动一段距离后,压缩弹簧以及伸缩杆被压缩,弹性片回复形变后推动卡块与内齿重新啮合,进而使得转盘被限位而无法继续转动,而此时支撑块与上连杆端面上的突出部接触以实现对上连杆的支撑,并且在初级喷淋管向波形板进行喷淋时,初级喷淋管中因流体运动而产生的振动能够被压缩弹簧所消除,使得V形架以及两个初级喷淋管的工作稳定进行;即通过上连杆位置可调的同时还能确保上连杆以及两个初级喷淋管的固定,使得脱硫塔内能够根据波形板侧壁上的具体情况来实现喷淋液的节流,降低脱硫塔的使用成本。而固定筒通过法兰盘固定在脱硫塔上,使得叶片置于脱硫塔内,启动电机,通过主动轮、皮带以及从动轮之间的联动,使得联动轴开始旋转,旋转过程中,联动轴的大部分被套筒所覆盖,且在套筒的延伸段末端内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槽,联动轴上的随动环与环形槽相配合,即通过套筒对联动轴的限位保护,使得联动轴自身的抗冲击能够增加,叶片在受到撞击后,其自身会自主缓冲一部分冲击力,另一部分冲击力则会被套筒所吸收,即叶片产生摆动的幅度大部分降低,而在主叶片转动的同时,齿轮与内齿带相互配合,进而带动联动柱以及套筒一并转动,而固定在套筒上的副叶片也随之转动,以增加脱硫塔底部的搅拌效果。进一步地,副叶片主要通过联动轴上的齿轮带动,而联动柱以及套筒的外径与联动轴的外径不同,使得主叶片与副叶片的转速不同,即主叶片的转速大于副叶片的转速,使得在脱硫塔底部出现两级搅拌,最大化实现浆液的混合效率。两个所述初级喷淋管位于所述V形架的上方。进一步地,将两个初级喷淋管置于V形架的上方,使得喷淋液由上至下对波形板侧壁进行冲刷,进而增加波形板的清洗效果。所述突出部呈圆弧形,且在所述支撑块上表面中部开有与突出部相配合的弧形槽。在驱动上连杆下移过程中,突出部始终与支撑块的上端接触,为提高上连杆的移动稳定性,防止支撑块发生摆幅,申请人在支撑块的下方连接有伸缩杆以及压缩弹簧,同时在支撑块上的上方开设弧形槽,使得突出部与弧形槽能够契合,进而防止上连杆与支撑块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还包括固定在V形架开口处的下连杆,在所述下连杆上设有主喷淋管以及两个次级喷淋管,且所述主喷淋管位于下连杆的中部,两个次级喷淋管对称分布在所述主喷淋管的两侧。由于波形板的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连续的倾斜面,而单独依靠上连杆上的两个初级喷淋管对波形板的冲刷无法实现多个倾斜面的彻底清理,对此,申请人在V形架的开口端处设置下连杆,且在下连杆上分别设置两个次级喷淋管以及一个主喷淋管,分别对应V形架的两侧以及中部,即在两个初级喷淋管进行喷淋的同时,两个次级喷淋管以及主喷淋管进行同步喷淋,以保证多个波形板侧壁的清理效果更佳。两个所述初级喷淋管与两个所述次级喷淋管交错设置。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初级喷淋管与两个所述次级喷淋管交错设置后,多个喷淋的流体对应V形架上不同的点位,即减小流体间的相互干扰,提高在单位喷淋剂量下的喷淋液的喷淋效果达到最佳。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套筒延伸段端面,且密封环的内圆周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力发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热力发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包括塔体(1)、搅拌组件(2)以及除雾组件(3),在所述塔体(1)的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气口以及进液口,在塔体(1)顶部开有排气口,搅拌组件(2)安装在塔体(1)的侧壁上,除雾组件(3)固定在塔体(1)内部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箱体(21)、电机(23)以及设置在箱体(21)侧壁上的固定筒(24),电机(23)设置在固定筒(24)上,且所述电机(23)的输出端贯穿箱体(21)侧壁后继续延伸,在电机(23)输出端的延伸段上安装有主动轮(22),固定筒(24)远离所述箱体(21)的一端端部安装有法兰盘(27),还包括设置在固定筒(24)内的联动轴(216)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24)内圆周壁上的轴承(25),在所述联动轴(216)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28),所述轴承(25)的内圆周壁与套筒(28)外圆周壁接触,套筒(28)的一端贯穿法兰盘(27)后向外延伸,且在套筒(28)的延伸段外圆周壁上固定有副叶片(217),套筒(28)的另一端置于固定筒(24)内且在其端部连接有联动柱(26),联动柱(26)内部开设空腔(214),沿联动柱(26)的轴线在空腔(214)内圆周壁上设有内齿带,且在联动轴(216)上设有与内齿带配合的齿轮(215),所述联动轴(216)一端依次贯穿空腔(214)、箱体(21)的侧壁后继续延伸,且在联动轴(216)的延伸段上安装有通过皮带(212)与主动轮(22)相配合的从动轮(213),在所述联动轴(216)的末端安装有主叶片(211);所述除雾组件(3)包括开口正对烟气上浮方向的V形架(34)以及多个设置在V形架(34)上的波形板(31),在所述V形架(34)的两个端部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支撑板(38),且在两个支撑板(38)的内侧壁上开有沿竖直方向的滑槽(39);还包括上连杆(32)以及两个置在上连杆(32)上的初级喷淋管(33),在所述上连杆(32)上套设有两个转盘(314),沿转盘(314)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内齿(315),沿转盘(314)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设有外齿(313),在滑槽(39)一侧壁上设有与外齿(313)啮合的齿带(36),且在上连杆(32)的两个端面铰接设有与内齿(315)相配合的卡块(316),且在上连杆(32)的端面中部设有与卡块(316)相配合的弹性片(317),在上连杆(32)的端面上设有突出部(318),在滑槽(39)内设有伸缩杆,且在伸缩杆上端固定有支撑块(35),突出部(318)与支撑块(35)的上表面接触,在伸缩杆外壁上套设有压缩弹簧(37),且压缩弹簧(37)的一端与支撑块(35)底部连接,压缩弹簧(37)另一端与滑槽(39)的侧壁连接;当驱动上连杆(32)下移时,外齿(313)与齿带(36)相配合后转盘(314)发生转动,卡块(316)与转盘(314)发生相对位移,而弹性片(317)受力发生形变,且在上连杆(32)发生一段位移后,弹性片(317)回复形变迫使卡块(316)重新与内齿(315)啮合,使得上连杆(32)与转盘(314)连成一个整体而停止转动,以实现上连杆(32)的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力发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处理系统,包括塔体(1)、搅拌组件(2)以及除雾组件(3),在所述塔体(1)的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气口以及进液口,在塔体(1)顶部开有排气口,搅拌组件(2)安装在塔体(1)的侧壁上,除雾组件(3)固定在塔体(1)内部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箱体(21)、电机(23)以及设置在箱体(21)侧壁上的固定筒(24),电机(23)设置在固定筒(24)上,且所述电机(23)的输出端贯穿箱体(21)侧壁后继续延伸,在电机(23)输出端的延伸段上安装有主动轮(22),固定筒(24)远离所述箱体(21)的一端端部安装有法兰盘(27),还包括设置在固定筒(24)内的联动轴(216)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24)内圆周壁上的轴承(25),在所述联动轴(216)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28),所述轴承(25)的内圆周壁与套筒(28)外圆周壁接触,套筒(28)的一端贯穿法兰盘(27)后向外延伸,且在套筒(28)的延伸段外圆周壁上固定有副叶片(217),套筒(28)的另一端置于固定筒(24)内且在其端部连接有联动柱(26),联动柱(26)内部开设空腔(214),沿联动柱(26)的轴线在空腔(214)内圆周壁上设有内齿带,且在联动轴(216)上设有与内齿带配合的齿轮(215),所述联动轴(216)一端依次贯穿空腔(214)、箱体(21)的侧壁后继续延伸,且在联动轴(216)的延伸段上安装有通过皮带(212)与主动轮(22)相配合的从动轮(213),在所述联动轴(216)的末端安装有主叶片(211);所述除雾组件(3)包括开口正对烟气上浮方向的V形架(34)以及多个设置在V形架(34)上的波形板(31),在所述V形架(34)的两个端部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支撑板(38),且在两个支撑板(38)的内侧壁上开有沿竖直方向的滑槽(39);还包括上连杆(32)以及两个置在上连杆(32)上的初级喷淋管(33),在所述上连杆(32)上套设有两个转盘(314),沿转盘(314)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内齿(315),沿转盘(314)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设有外齿(313),在滑槽(39)一侧壁上设有与外齿(313)啮合的齿带(36),且在上连杆(32)的两个端面铰接设有与内齿(315)相配合的卡块(316),且在上连杆(32)的端面中部设有与卡块(316)相配合的弹性片(317),在上连杆(32)的端面上设有突出部(318),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行之智汇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