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96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1:10
一种识别电路,用于判断一RS232接口所带的电压的类型,该识别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及第一至第四电阻。当该RS232接口带有一第一类型电压时,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光,当该RS232接口带有一第二类型电压时,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识别电路可方便用户根据该第一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来识别出对应的电压类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识别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识别电路。
技术介绍
RS232接口在工业计算机已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一般RS232接口包括9个引脚,分别是第一引脚DCD、第二引脚RXD、第三引脚TXD、第四引脚DTR、第五引脚GND、第六引脚DSR、第七引脚RTS、第八引脚CTS及第九引脚RI。有时,有些使用者会需要带5V或12V电压的RS232接口。然,使用者根本无法直观判断一个RS232接口是否带有5V或12V电压。因此,若使用不当,则可能由于电压不匹配而损坏周边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指示RS232接口的带电类型的识别电路。一种识别电路,用于判断一RS232接口与一COM接口连接时所带的电压的类型,该识别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及第一至第四电阻,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通过该第一电阻与该COM接口的第一引脚相连,还通过该第二电阻接地,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三端通过该第三电阻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还与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相连,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三端通过该第四电阻与一电源相连,该第三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该第三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该第三电子开关的第三端与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三端相连,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该电源相连;该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该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该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三端与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三端相连,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该电源相连;当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为高电平时,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端导通,当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为低电平时,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端截止。上述识别电路根据RS232接口所带有的电压的类型来使得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如此避免用户的不正当使用而导致设备损坏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及图2是本专利技术识别电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COM接口10肖特基二极管D1电阻R1-R6场效应管Q1-Q4发光二极管C1、C2RS232接口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识别电路用于指示一RS232接口20传输至一COM接口10的电压类型。该识别电路包括一肖特基二极管D1、六个电阻R1-R6、四个场效应管Q1-Q4及两个发光二极管C1-C2。该COM接口10包括第一至第十引脚1-10。第一引脚1悬空,第九引脚9接地,第二至第八引脚2-8及第十引脚10通过一Console线分别与一RS232接口20的引脚COM_DCD、引脚COM_DSR、引脚COM_RXD、引脚COM_RTS、引脚COM_TXD、引脚COM_CTS、引脚COM_DTR及引脚COM_RI相连。该肖特基二极管D1的输入端与该COM接口10的引脚10相连,该肖特基二极管D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R2接地,还通过该电阻R3与该场效应管Q1的漏极D相连。该场效应管Q1的栅极G连接于该电阻R1与R2的节点处,该场效应管Q1的源极S接地。该场效应管Q1的漏极D还与该场效应管Q2的栅极G相连。该场效应管Q2的源极S接地,漏极D通过该电阻R4与一电压VCC3(3V电压)相连,还与该场效应管Q3的漏极D相连。该场效应管Q3的栅极G与该肖特基二极管D1的输出端C相连。该场效应管Q3的源极S与该发光二极管C2的阴极相连。该发光二极管C2的阳极通过该电阻R6与该电源VCC3相连。该场效应管Q4的栅极G连接于该肖特基二极管D1的输出端C相连,漏极D与该场效应管Q1的漏极D相连。该场效应管Q4的源极S与该发光二极管C1的阴极相连。该发光二极管C1的阳极通过该电阻R5与该电源VCC3相连。当RS232接口带有5V电压时,因RS232接口的5V电压是通过其引脚RI传输的,故该COM接口的引脚10的电压同样为5V。此时,该肖特基二极管D1的输出端C的电压亦为5V。该场效应管Q3及Q4的栅极G均为5V电压。经该电阻R1与R2的分压后,该场效应管Q1的栅极G的电压约为1.24V小于该场效应管Q1的开启电压。此时,该场效应管Q1的源极S与漏极D截止。如此使得该场效应管Q1漏极D的电压为5V,该场效应管Q2的栅极G的电压为5V,该场效应管Q4的漏极D的电压亦为5V。因该场效应管Q2的栅极G的电压为5V,该场效应管Q2的源极S与漏极D导通,使得该场效应管Q3的漏极D为低电平。因该场效应管Q3的漏极D为低电平,该场效应管Q3的栅极G为5V电压,该场效应管Q3的源极S与漏极D导通,进而使得该发光二极管C2的阴极为低电平,此时该发光二极管C2发光。而该场效应管Q4的栅极G为高电平,该场效应管Q4的漏极D为5V,该场效应管Q4的漏极D与源极S导通,使得该发光二极管C1的阴极的电压为5V,该发光二极管C1不发光。该发光二极管C1和C2设为不同颜色,如此,用户可根据该发光二极管C2发光、该发光二极管C1不发光来判断此时RS232接口带有5V电压。本实施方式中,该场效应管Q1-Q4均为一N沟道场效应管。当RS232接口带有12V电压时,该肖特基二极管D1的输出端的电压亦为12V。该场效应管Q3及Q4的栅极G均为12V电压。经该电阻R1与R2的分压后,该场效应管Q1的栅极G的电压约为3V大于该场效应管Q1的开启电压。此时,该场效应管Q1的源极S与漏极D导通。如此使得该场效应管Q1漏极D的电压为低电平(0V),该场效应管Q2的栅极G的电压为低电平,该场效应管Q4的漏极D的电压亦为低电平。因该场效应管Q2的栅极G的电压为低电平,该场效应管Q2的源极S与漏极D截止,使得该场效应管Q3的漏极D的电压为3V(高电平)。因该场效应管Q3的漏极D为高电平,该场效应管Q3的栅极G为12V电压,该场效应管Q3的源极S与漏极D导通,进而使得该发光二极管C2的阴极为高电平(3V),此时该发光二极管C2不发光。而该场效应管Q4的栅极G为高电平,该场效应管Q4的漏极D为低电平,该场效应管Q4的漏极D与源极S导通,使得该发光二极管C1的阴极的电压为低电平,该发光二极管C1发光。如此,用户可根据该发光二极管C2不发光,该发光二极管C1发光来判断此时RS232接口带有12V电压。当RS232接口没有带任何电压时,因RS232接口引脚RI默认的准位为-3~-15V,使得负电压被肖特基二极管D1隔离,此时该肖特基二极管D1的输出端无电压输出,从而导致该场效应管Q3、Q4均为截止状态,该发光二极管C1及C2均不亮。如此用户可根据该发光二极管C1与C2均不发光来判断此时RS232接口没有带任何电压。由上述的描述可知,该场效应管Q1至Q4均起到电子开关作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使用其他类型的电子开关作为替换,如NPN型三极管。该场效应管Q1至Q4的栅极、源极及漏极分别相当于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及集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识别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识别电路,用于判断一RS232接口与一COM接口连接时所带的电压的类型,该识别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及第一至第四电阻,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通过该第一电阻与该COM接口的第一引脚相连,还通过该第二电阻接地,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三端通过该第三电阻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还与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相连,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三端通过该第四电阻与一电源相连,该第三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该第三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该第三电子开关的第三端与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三端相连,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该电源相连;该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该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该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三端与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三端相连,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该电源相连;当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为高电平时,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端导通,当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为低电平时,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端截止;所述识别电路还包括一肖特基二极管,该肖特基二极管的输入端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输出端与该第三及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相连,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通过该第一电阻与该肖特基二极管的输出端相连,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三端通过该第三电阻与该肖特基二极管的输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07 TW 1011460501.一种识别电路,用于判断一RS232接口与一COM接口连接时所带的电压的类型,该识别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及第一至第四电阻,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通过该第一电阻与该COM接口的第一引脚相连,还通过该第二电阻接地,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三端通过该第三电阻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还与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相连,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三端通过该第四电阻与一电源相连,该第三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该第三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该第三电子开关的第三端与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三端相连,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该电源相连;该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引脚相连,该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该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三端与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三端相连,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该电源相连;当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为高电平时,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端导通,当该第一至第四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为低电平时,该第一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骐廖佳群曾正任
申请(专利权)人: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亚士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