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095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拉线打塘;S2.塘内施肥;S3.品种选择;S4.点播种植;S5.间苗定苗;S6.田间管理;S7.收割:在玉米晚熟期进行收割。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增加种植密度、降低空秆率、减少秃尖度、提高百粒重、增加穗粒数,实现增产的目的,而且定植均匀,成苗以后生长均匀,有利于保证水分、养分的均匀供给,提高了玉米的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给出了水肥管理、防病虫害、除草和中耕方法,管理方法系统科学、提高了玉米的亩产量;且采用适时晚收,使玉米充分成熟,提高了粒重和品质,降低了含水量,增加了亩产量。

A method of single plant planting and Directional Cultivation in corn on deman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 planting corn demand directional cultiv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cable S2. playing pool; pool S3. fertilization; variety selection; S4. plant; S5. Dingmiao thinning; S6. field management; S7.: harvest in Late Maturing Maize Harvest period. The invention adopts single directional cultivation method for planting on demand, increasing planting density, reduce the barreness, reduce bald degree, improve 100 grain weight, grain number increas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creasing the yield, and seedling growth after planting is uniform, uniform, to ensure uniform supply of water and nutrients,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maize; the reasonable field management, gives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pes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weeding and cultivation methods, management methods of system science, improve the yield of maize; and the timely late harvest of maize mature, increase grain weight and quality, reduce water content, increase the yield per m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到南纬40°的广大地区均可种植。玉米经济价值很高,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家畜的优良饲料、青饲料和青贮原料,被称为饲料之王。近几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玉米的种植面积日渐增加,已经超过水稻成为我国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玉米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玉米年生产总量虽然发展很快,但玉米年生产总量不足,与我国玉米的市场需求量还有较大差距,每年都需大量进口。受我国人均农业土地资源贫乏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已难扩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又缺少系统有效的玉米增产增收种植模式,因此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就成为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该方法系统有效、节省种苗用量,密度均匀适中,通风透光好,成活率高、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拉线打塘:按照玉米种植的行距,拉好线后进行打塘,塘的规格为:长:12~18cm,宽度:7~13cm,深度:7~13cm,塘距为20~25cm;其中,所述玉米的行距为93~100cm;S2.塘内施肥:塘内施复合肥,复合肥的施用量为25~35kg/亩,塘内施用复合肥后覆4~7cm厚的土;其中,所述复合肥的N:P:K为15:15:15;S3.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的中熟玉米杂交种;S4.点播种植:将选好的玉米种子点播在覆土的塘中,每塘点播2粒种子,点播后淋清粪并用细土覆盖;其中,所述种子的行距为93~100cm;S5.间苗定苗:待玉米出苗后在苗龄三叶期至三叶一心期进行苗间定苗,每塘留1苗,选留叶片朝向行间且生长健壮的玉米苗;S6.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管理、防病虫害、除草和中耕;S7.收割:在玉米晚熟期进行收割。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的中熟玉米杂交种为三峡玉1号。进一步地,步骤S6所述水肥管理包括追肥和灌水,所述追肥的具体操作为:分别在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使用,其中,苗期施用尿素8~13kg/亩,大喇叭口期施用尿素15~25kg/亩,追肥时肥料距玉米苗基部8~10cm;所述灌水为玉米生育期遇旱浇水。进一步地,步骤S6所述防病虫为防大小叶斑病、纹枯病、螟虫和蚜虫,其中,所述大小叶斑病的防治方法为: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5%的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每7~10d一次,共喷2~3次;所述纹枯病的防治方法为:将发病后的玉米及时清除病残体,摘除重感纹枯病的病叶鞘,选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支柱茎干,每7~10d一次,共喷2~3次;所述螟虫的防治方法为:在玉米幼苗期和大喇叭口期,每亩地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丁硫克百威颗粒剂1kg或50%辛硫磷1kg拌成药土丢入玉米心叶中;所述蚜虫的防治方法为:在玉米抽雄始期,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吡虫啉1000倍液、10%的吡虫啉2000倍液、25%的吡蚜酮1000倍液、3%的啶虫脒1000倍液、21%的噻虫嗪2000倍液或1%的甲维盐25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喷施。进一步地,步骤S6所述中耕的方法为:用锄头进行人工中耕,中耕的时间为苗期和大喇叭口期,施肥后进行。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解决当前玉米传统点播植株分布不均匀,争光争热争水争肥现象突出,叶片重叠严重,互相遮荫,光合效率不高,产量和种植效益较低,而推广玉米营养团育苗单株定向移栽等技术措施所需劳动力较多、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直接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叶片定向),达到比传统点播增加种植密度、降低空秆率、减少秃尖度、提高百粒重、增加穗粒数,实现增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点播方法相比每亩地可增加玉米苗150-660株(传统点播行距93-100cm,株距50-53cm,本专利技术行距1m,株距20-25cm),而且定植均匀,成苗以后生长均匀,有利于保证水分、养分的均匀供给,提高了玉米的成活率;(3)本专利技术利用空间生态位互补原理,实现了玉米种植在光热水肥资源上的互补利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采用玉米点播单株定向密植技术,在同一块地里实现了不同空间层次光热水肥资源和土壤养分的合理利用,玉米植株分布合理,根系吸收养分均衡,减少根苗争水争肥现象;玉米叶片分布相对合理均匀,互相遮荫减少,群体整齐一致,光合效率高,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4)本专利技术选用高产、稳产、耐密植、高抗逆、抗病虫害的优良杂交玉米品种进行点播单株密植定向,玉米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活秆成熟和中晚熟的特性,玉米种子具有芽率高、芽势强、纯度高、杂质少的特性,使播种后玉米苗密度合适,出苗整齐;(5)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给出了水肥管理、防病虫害、除草和中耕方法,管理方法系统科学、提高了玉米的亩产量;(6)本专利技术采用适时晚收,使玉米充分成熟,提高了粒重和品质,降低了含水量,增加了亩产量;(7)本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有效解决当前山区农村劳动力缺乏,提高粮食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拉线打塘:按照玉米种植的行距,拉好线后进行打塘,塘的规格为:长:12cm,宽度:7cm,深度:7cm,塘距为20cm;其中,所述种子的行距为93cm;S2.塘内施肥:塘内施复合肥,复合肥的施用量为25~35kg/亩,塘内施用复合肥后覆4cm厚的土;其中,所述复合肥的N:P:K为15:15:15;S3.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的中熟玉米杂交种三峡玉1号;S4.点播种植:将选好的玉米种子点播在覆土的塘中,每塘点播2粒种子,点播后淋清粪并用细土覆盖;S5.间苗定苗:待玉米出苗后在苗龄三叶期至三叶一心期进行苗间定苗,每塘留1苗,选留叶片朝向行间且生长健壮的玉米苗;S6.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管理、防病虫害、除草和中耕;所述水肥管理包括追肥和灌水,所述追肥的具体操作为:分别在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使用,其中,苗期施用尿素8kg/亩,大喇叭口期施用尿素15kg/亩,追肥时肥料距玉米苗基部8cm;所述灌水为玉米生育期遇旱浇水;所述防病虫为防大小叶斑病、纹枯病、螟虫和蚜虫,其中,所述大小叶斑病的防治方法为: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每7d一次,共喷2次;所述纹枯病的防治方法为:将发病后的玉米及时清除病残体,摘除重感纹枯病的病叶鞘,选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1000倍液喷施支柱茎干,每7d一次,共喷2次;所述螟虫的防治方法为:在玉米幼苗期和大喇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拉线打塘:按照玉米种植的行距,拉好线后进行打塘,塘的规格为:长:12~18cm,宽度:7~13cm,深度:7~13cm,塘距为20~25cm;其中,所述玉米的行距为93~100cm;S2.塘内施肥:塘内施复合肥,复合肥的施用量为25~35kg/亩,塘内施用复合肥后覆4~7cm厚的土;其中,所述复合肥的N:P:K为15:15:15;S3.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的中熟玉米杂交种;S4.点播种植:将选好的玉米种子点播在覆土的塘中,每塘点播2粒种子,点播后淋清粪并用细土覆盖;S5.间苗定苗:待玉米出苗后在苗龄三叶期至三叶一心期进行苗间定苗,每塘留1苗,选留叶片朝向行间且生长健壮的玉米苗;S6.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管理、防病虫害、除草和中耕;S7.收割:在玉米晚熟期进行收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拉线打塘:按照玉米种植的行距,拉好线后进行打塘,塘的规格为:长:12~18cm,宽度:7~13cm,深度:7~13cm,塘距为20~25cm;其中,所述玉米的行距为93~100cm;S2.塘内施肥:塘内施复合肥,复合肥的施用量为25~35kg/亩,塘内施用复合肥后覆4~7cm厚的土;其中,所述复合肥的N:P:K为15:15:15;S3.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的中熟玉米杂交种;S4.点播种植:将选好的玉米种子点播在覆土的塘中,每塘点播2粒种子,点播后淋清粪并用细土覆盖;S5.间苗定苗:待玉米出苗后在苗龄三叶期至三叶一心期进行苗间定苗,每塘留1苗,选留叶片朝向行间且生长健壮的玉米苗;S6.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管理、防病虫害、除草和中耕;S7.收割:在玉米晚熟期进行收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中熟玉米杂交种为三峡玉1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点播单株密植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所述水肥管理包括追肥和灌水,所述追肥的具体操作为:分别在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使用,其中,苗期施用尿素8~13kg/亩,大喇叭口期施用尿素15~25kg/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卫陈乾昭林辉云康祝科黄正会吴文远姚良润曾艳王斌黎静王会平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绥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