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77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22:56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若干调色剂颗粒,该调色剂颗粒具备调色剂核(11)、以及形成于调色剂核(11)的表面的壳层(12)。调色剂核(11)含有聚酯树脂。壳层(12)含有若干第一树脂颗粒(12a)及若干第二树脂颗粒(12b),该第一树脂颗粒(12a)的数均1次粒径为30nm以上小于70nm、且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80℃,该第二树脂颗粒(12b)的数均1次粒径为70nm以上200nm以下、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调色剂核(11)的表面积中,被第一树脂颗粒(12a)覆盖的面积比例为40%以上80%以下。若干第二树脂颗粒(12b)的总质量相对于若干第一树脂颗粒(12a)的总质量的比率为0.5以上2.0以下。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ment

The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ment contains some toner particles, which has a toner core (11) and a shell (12)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toner core (11). The color of the toner (11) contains polyester resin. The shell (12)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resin particles (12a)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resin particles (12b), the first resin particles (12a) were 1 times the size of 30nm or less than 70nm, and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less than 80 DEG C, the second resin particles (12b) were 1 times the number of particle size 70nm 200nm, and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above 80 DEG C. In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toner nucleus (11), the proportion of the area covered by the first resin particle (12a) is less than 80% below 40%. The total mass of some second resin particles (12b) is less than 2 below the total mass of a number of first resin particles (12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尤其涉及一种胶囊调色剂。
技术介绍
胶囊调色剂中含有的调色剂颗粒具备:核、以及形成于核的表面的壳层(胶囊层)。通过壳层来覆盖核,能够提高调色剂的耐热贮存性。专利文献1记载的调色剂颗粒中,壳层(覆盖层)由含有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微小树脂颗粒构成。〔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7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仅通过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却难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不仅耐热贮存性及低温定影性优异,而且,用于连续印刷的情况下,能够稳定连续地形成具有同等图像浓度的图像。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不仅耐热贮存性及低温定影性优异,而且,用于连续印刷的情况下,能够稳定连续地形成具有同等图像浓度的图像。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若干调色剂颗粒,该调色剂颗粒具备核、以及形成于所述核的表面的壳层。所述核含有聚酯树脂。所述壳层包含若干第一树脂颗粒及若干第二树脂颗粒,该第一树脂颗粒的数均1次粒径为30nm以上且小于70nm,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80℃,该第二树脂颗粒的数均1次粒径为70nm以上200nm以下,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所述核的表面积中,被所述第一树脂颗粒覆盖的面积比例为40%以上80%以下。所述若干第二树脂颗粒的总质量相对于所述若干第一树脂颗粒的总质量的比率为0.5以上2.0以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不仅耐热贮存性及低温定影性都优异,而且,用于连续印刷的情况下,能够稳定连续地形成具有同等图像浓度的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含有的调色剂颗粒(尤其是调色剂母粒)的断面结构的一例图。图2是放大示出图1所示的调色剂母粒的表面的一部分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若无特别规定,有关粉末(更具体地,调色剂核、调色剂母粒、外部添加剂或调色剂等)的评价结果(表示形状或物性等的值)是对相当数量的颗粒进行测量得到的值的个数平均。若无特别规定,粉末的数均粒径是使用显微镜测量的一次颗粒的圆相当径(面积与颗粒的投影面积相同的圆的直径)的个数平均值;并且,粉末的体积中位径(D50)的测量值是用贝克曼库尔特株式会社制造的“CoulterCounterMultisizer3”测量而得到的值;圆度(=与颗粒的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周长/颗粒的周长)的测量值是用流动式颗粒图像分析装置(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制造“FPIA(日本注册商标)-3000”),对相当数量(例如,3000个)的颗粒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值的个数平均。若无特别规定,酸值及羟值各自的测量值是按照“JIS(日本工业标准)K0070-1992”测量而得到的值;数均分子量(Mn)及重均分子量(Mw)各自的测量值使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量而得到的值。SP值是按照Fedors的计算方法(R.F.Fedors,“PolymerEngineeringandScience”,1974年,第14卷,第2号,p147-154)计算而得到的值。SP值通过算式“SP值=(E/V)1/2”(E:分子内聚能[cal/mol];V:分子摩尔体积[cm3/mol])表示。若无特别规定,带电性是指摩擦带电中的带电性。摩擦带电中带正电的强弱(或带负电的强弱)可以通过周知的带电序列等来确认。以下,有时在化合物名称之后加上“类”来统称该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化合物名称之后加上“类”来表示聚合物名称的情况下,表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源自该化合物或者其衍生物。此外,有时将丙烯基和甲基丙烯基统称为“(甲基)丙烯基”,有时将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统称为“(甲基)丙烯酸”。此外,有时将丙烯酰基(CH2=CH-CO-)及甲基丙烯酰基(CH2=C(CH3)-CO-)统称为“(甲基)丙烯酰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例如作为带正电性调色剂,可以较佳地用于静电潜像的显影。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是含有若干调色剂颗粒(分别具有后述结构的颗粒)的粉末。调色剂可以用作单组分显影剂。此外,也可以使用混合装置(更具体地,球磨机等),将调色剂与载体混合来制备双组分显影剂。为了形成高画质的图像,优选使用铁氧体载体(铁氧体颗粒的粉末)作为载体。此外,为了长期保持高画质的图像,优选使用磁性载体颗粒,该磁性载体颗粒具有载体核以及包覆载体核的树脂层。为了使载体颗粒具有磁性,可以用磁性材料(例如,铁氧体之类的强磁性物质)来形成载体核,也可以用分散有磁性颗粒的树脂来形成载体核。此外,也可以将磁性颗粒分散在包覆载体核的树脂层中。为了形成高画质的图像,双组分显影剂中,相对于载体100质量份,调色剂的量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15质量份以下。并且,双组分显影剂所含的带正电性调色剂是通过与载体的摩擦而带正电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所含的调色剂颗粒具备:核(以下,记载为调色剂核)、以及形成于调色剂核的表面的壳层(胶囊层)。调色剂核含有粘结树脂。此外,调色剂核也可以含有内部添加剂(例如,着色剂、脱模剂、电荷控制剂及磁性粉末)。壳层的表面(或者,调色剂核上未被壳层覆盖的表面区域)上,也可以附着有外部添加剂。此外,不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外部添加剂。以下,将外部添加剂附着之前的调色剂颗粒记载为调色剂母粒。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例如可以用在电子照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中。以下,对电子照相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电子照相装置的像形成部(带电装置及曝光装置)基于图像数据,在感光体(例如,感光鼓的表层部)上形成静电潜像。接着,电子照相装置的显影装置(具体地,安装了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的显影装置)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体,对形成于感光体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调色剂在被提供至感光体之前,通过与显影装置内的载体或刮板之间的摩擦而带电。例如,带正电性调色剂带正电。显影工序中,配置于感光体附近的显影套筒(例如,显影装置内的显影辊的表层部)上的调色剂(具体地,带电了的调色剂)被提供至感光体,被提供的调色剂附着于静电潜像,从而在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像。所消耗的调色剂从收纳补充用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被补充到显影装置。接着,在转印工序中,电子照相装置的转印装置在将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例如,转印带)以后,再将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介(例如,纸张)。之后,电子照相装置的定影装置(定影方式:通过加热辊及加压辊的夹持定影)对调色剂进行加热及加压,使调色剂定影于记录媒介。从而,图像形成于记录媒介。例如,通过将黑色、黄色、品红色及青色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像重合,能够形成全彩色图像。此外,转印方式也可以是直接转印方式,即,将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不经由中间转印体而直接转印到记录媒介。此外,定影方式也可以是带式定影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是具有下述结构(以下,记载为基本结构)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调色剂的基本结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若干调色剂颗粒,该调色剂颗粒具备调色剂核以及壳层。调色剂核含有聚酯树脂。壳层包含若干第一树脂颗粒及若干第二树脂颗粒,该第一树脂颗粒的数均1次粒径为30nm以上且小于70nm,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80℃,该第二树脂颗粒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若干调色剂颗粒,该调色剂颗粒具备:含有聚酯树脂的核、以及形成于所述核的表面的壳层,所述壳层含有若干第一树脂颗粒及若干第二树脂颗粒,所述第一树脂颗粒的数均1次粒径为30nm以上小于70nm、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80℃,所述第二树脂颗粒的数均1次粒径为70nm以上200nm以下、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所述核的表面积中,被所述第一树脂颗粒覆盖的面积比例为40%以上80%以下,所述若干第二树脂颗粒的总质量相对于所述若干第一树脂颗粒的总质量的比率为0.5以上2.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01 JP 2015-1960191.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若干调色剂颗粒,该调色剂颗粒具备:含有聚酯树脂的核、以及形成于所述核的表面的壳层,所述壳层含有若干第一树脂颗粒及若干第二树脂颗粒,所述第一树脂颗粒的数均1次粒径为30nm以上小于70nm、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80℃,所述第二树脂颗粒的数均1次粒径为70nm以上200nm以下、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所述核的表面积中,被所述第一树脂颗粒覆盖的面积比例为40%以上80%以下,所述若干第二树脂颗粒的总质量相对于所述若干第一树脂颗粒的总质量的比率为0.5以上2.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颗粒及所述第二树脂颗粒分别实质上由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树脂颗粒及所述若干第二树脂颗粒从所述核一侧开始,按所述第一树脂颗粒、所述第二树脂颗粒的顺序层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是粉碎核,所述核中含有的所述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以下,所述第一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以上,所述第一树脂颗粒在所述核的表面融合于所述聚酯树脂,位于所述第一树脂颗粒上的所述第二树脂颗粒主要通过范德华力附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诚司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