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734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22:17
考虑净化物质对人的影响并执行空气净化动作,兼顾使用者的舒适性和空气净化动作的效率化。空气净化器(1)具备壳体(2)、吸入口(4)、吹出口(5A、5B)、鼓风机(6A、6B)、污染去除部(7)、风路(8A、8B)、可动百叶窗(9A、9B)、水平旋转机构(13)、臭氧产生机构(15)、人检测机构(20)、以及控制部(30)等。控制部(30)通过人检测机构(20)检测室内是否有人。并且,基于人的检测结果,控制臭氧的产生量、吹出空气的风向、风量、风速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由此,当室内有人时,能够执行例如风避人运转、风对人运转等。另外,当没有人时,能够执行将整个室内的空气均等地净化的室内空气净化运转。

Air cleaner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purifying substances on people and performing air purification, the comfort of users and the efficiency of air purification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ir purifier (1) includes a housing (2), inlet (4), blow (5A, 5B), exports (6A, 6B), air pollution removal Department (7), wind road (8A, 8B), movable shutters (9A, 9B), horizontal rotation mechanism (13), ozone generation mechanism (15), detection mechanism (20), and a control section (30). The control department (30) detects people in the room through a human detection unit (20).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human detection, the production of ozone, the wind direction of the air, the air volume, and the wind speed are controlled at least one parameter. As a result, when a person is in the room, it is able to perform examples such as the wind avoiding the operation, the wind to the people, and so on. In addition, when there is no one, it is able to perform the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that purifies the air evenly throughout th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净化并吹出的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技术,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至3记载的设备。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调器具备设置于空气流通路的除味及杀菌装置。除味及杀菌装置由臭氧产生装置及催化剂构成。而且,专利文献2中的空气净化器具备产生离子的除菌装置和能够闭塞吹出口的百叶窗。并且,该空气净化器在利用百叶窗闭塞吹出口的状态下,通过使2个鼓风机交替运转而使空气净化器的内部充满离子。另外,专利文献3记载的空气净化器具备设置于吸气口的开闭器、能够反向旋转的风扇、及臭氧产生器。并且,在对空气净化器的内部进行除菌时,在通过开闭器将吸气口闭塞的状态下使风扇反向移动旋转。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463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53341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828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至3的现有技术中,使用臭氧、离子等净化物质进行除味、除菌等。然而,例如在通过净化物质对设备的内部进行了净化之后进行向室内的送风动作时,需要考虑进行送风的空气中残留的净化物质对室内的人造成的影响。而且,在将包含净化物质的空气向室内送风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室内的人。另一方面,例如使用空气净化器时,如果过度考虑净化物质的影响,对于室内的送风动作、送风区域等则会受到过度限制,使空气净化动作的效率下降。基于这样的观点,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未考虑室内的人,因此存在难以在考虑人的同时又平衡性良好地进行空气净化动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考虑净化物质对于人的影响的同时适当地执行空气净化动作,能够兼顾使用者的舒适性和空气净化动作的效率化的空气净化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具备:具有空气的吸入口及吹出口的壳体;用于将空气从吸入口吸入到壳体内并将该空气从吹出口吹出的鼓风机;从吸入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中除去污染物质的污染去除部;将通过污染去除部除去了污染物质的空气向吹出口输送的风路;能够调节从吹出口向外部吹出的空气的风向的风向调节机构;使壳体的内部产生净化物质的净化物质产生机构;检测与人相关的物理量的人检测机构;以及具有使风向调节机构及净化物质产生机构工作的功能,输入人检测机构的输出而控制净化物质的产生量和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向、风量、风速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控制机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基于人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净化物质的产生量和吹出空气的风向中的至少一方的参数。由此,能够在考虑净化物质对人的影响的同时进行空气净化动作。因此,能够兼顾使用者的舒适性和空气净化动作的效率化。附图说明图1是从前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净化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箭头A-A位置处的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使空气净化器的可动百叶窗向上摆动的状态的与图2同样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空气净化器的可动百叶窗及整流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系统的构成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图6中的风避人运转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图6中的风对人运转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图6中的室内空气净化运转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系统的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首先,参照图1至图9,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使用的各图中,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本专利技术没有被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而且,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及控制中的能够组合的结构及控制的所有组合。图1是从前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净化器的主视图。而且,图2是图1中的箭头A-A位置处的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1具备壳体2、底座3、吸入口4、吹出口5A、5B、鼓风机6A、6B、污染去除部7、风路8A、8B、可动百叶窗9A、9B、百叶窗驱动部10、整流机构11、整流驱动部12、水平旋转机构13、以及臭氧产生机构15等。其中,吸入口4及吹出口5A、5B开设于壳体2。而且,鼓风机6A、6B、污染去除部7、风路8A、8B及臭氧产生机构15收容在壳体2的内部。壳体2形成为例如大致四边形的方筒状,由沿着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纵长的塔型箱体构成。覆盖吸入口4的平板状的面板2A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壳体2的前面部。而且,通过设置在房间的地面上的底座3经由旋转轴3A来支承壳体2。壳体2在底座3上以旋转轴3A为中心沿水平方向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壳体2的侧面部中的主要面向室内空间配置的部分标记为前面部,将与前面部相向的部分标记为后面部。而且,在水平方向上,将前面部与后面部相向的方向标记为前后方向,将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标记为左右方向。空气净化器1例如在房间的接近任一墙壁的位置设置于地面上,以壳体2的后面部朝向该壁面且壳体2的前面部朝向室内空间的状态使用。如图1及图2所示,吸入口4是用于将室内的空气向壳体2的内部吸入的开口部,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纵长的开口形状。并且,吸入口4例如配置在壳体2的正面部,经由与面板2A之间形成的间隙而与外部连通。如图2所示,吹出口5A、5B是将从吸入口4吸入到壳体2内的空气向外部吹出的2个开口部。吹出口5A、5B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在壳体2的上面部,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从吹出口5A、5B吹出的空气标记为“吹出空气”。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将吸入口4配置在壳体2的背面部、侧面部、下面部等。而且,吹出口5A、5B可以配置在壳体2的正面部、侧面部等。此外,吹出口的个数并非限定为2个,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仅具备1个吹出口或具备3个以上的吹出口。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中的从吸入口4至吹出口5A、5B的空间,如图2所示,从上游朝向下游依次配置有污染去除部7、鼓风机6A、6B及风路8A、8B。由此,如后述的图3所示,在壳体2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4经由污染去除部7、鼓风机6A及风路8A而到达吹出口5A的第一空气流路;以及从吸入口4经由污染去除部7、鼓风机6B及风路8B而到达吹出口5B的第二空气流路。鼓风机6A、6B从吸入口4向壳体2的内部吸入空气并将该空气从吹出口5A、5B向外部吹出。鼓风机6A、6B具备:由例如西洛克风扇等离心式风扇构成的风扇;以及使该风扇旋转的电动马达。鼓风机6A、6B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相互错开配置。并且,在壳体2的内部位于上部前侧的鼓风机6A经由风路8A而与前侧的吹出口5A连接。而且,位于下部后侧的鼓风机6B经由风路8B而与后侧的吹出口5B连接。鼓风机6A的风扇的转速由控制部30控制,吹出空气的风量与风扇的转速相应地进行变化。污染去除部7对吸入到壳体2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净化。污染去除部7具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纵长的形状,并以夹设在吸入口4与2个鼓风机6A、6B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此,“净化”是指除去例如由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埃、烟、花粉、病毒、霉菌、细菌、致敏原、异味分子等构成的污染物质。更具体而言,“净化”是指对污染物质进行捕集、非活性化、杀菌吸附或分解的动作。污染去除部7例如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中,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空气的吸入口及吹出口;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到所述壳体内并将该空气从所述吹出口吹出;污染去除部,所述污染去除部从被吸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中除去污染物质;风路,所述风路将通过所述污染去除部除去污染物质后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输送;风向调节机构,所述风向调节机构能够调节从所述吹出口向外部吹出的空气的风向;净化物质产生机构,所述净化物质产生机构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产生净化物质;人检测机构,所述人检测机构检测与人相关的物理量;以及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具有使所述风向调节机构及所述净化物质产生机构工作的功能,输入所述人检测机构的输出而控制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向、风量、风速、所述净化物质的产生量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中,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空气的吸入口及吹出口;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到所述壳体内并将该空气从所述吹出口吹出;污染去除部,所述污染去除部从被吸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中除去污染物质;风路,所述风路将通过所述污染去除部除去污染物质后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输送;风向调节机构,所述风向调节机构能够调节从所述吹出口向外部吹出的空气的风向;净化物质产生机构,所述净化物质产生机构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产生净化物质;人检测机构,所述人检测机构检测与人相关的物理量;以及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具有使所述风向调节机构及所述净化物质产生机构工作的功能,输入所述人检测机构的输出而控制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向、风量、风速、所述净化物质的产生量中的至少一个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取得与所述净化物质的产生量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基于该指标和所述人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空气净化器具备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污染物质检测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基于所述污染物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净化物质的产生量和所述鼓风机的输出中的至少一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污染物质检测机构是能够设置在从所述壳体分离的场所且通过远程通信机构将污染物质的检测结果向所述控制机构发送的可动型的污染物质检测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在通过所述人检测机构检测到人时,所述控制机构使所述净化物质的产生量减少到人容许基准值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空气净化器具备由第一运转模式、第二运转模式、第三运转模式、第四运转模式构成的四种运转模式中的至少一种运转模式,所述第一运转模式是在通过所述风向调节机构将所述吹出口闭塞的状态下,从所述净化物质产生机构产生所述净化物质而对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进行净化的模式,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木步小前草太志贺彰久下洋介明里好孝乳井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