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0334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及接受模块;接受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发射模块,接受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射接收器、光电传感器及放大滤波电路,发射模块包括光纤准直器、驱动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半导体制冷电路,光纤准直器通过驱动电路与处理模块相连;放大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频器、第一声表滤波器、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第二声表滤波器和第二混频器;第一混频器接受输入信号和第一本振信号,将输入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实现快速、准确地通信及频率功率的稳定输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A simple la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mple la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processing module, and the casing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of the transmitting module and the receiving module;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module output module are connected, the output module and the transmitting module, receiving module connected with refractive receiver, photoelectric sensor and amplifier and filter circuit the transmitting module includes fiber collimator, drive circuit, temperature detection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circuit, the driving circuit is connected by optical fiber collimator and processing module; amplifying and filtering circuit comprises a first mixer, the first sound filter, gain control amplifier, second sound filter and second mixer; the first mixer receives the input signal and the first the vibration signal, the input signal is down converted t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 It can achieve fast and accurate communication and stable output of frequency power,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通信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可见光通信技术是指利用可见光波段的光作为信息载体,不使用光纤等有线信道的传输介质,在空气中直接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方式。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大气激光通信机使用于固定点与固定点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采用的光学系统较大,并且发散角较小,因此整机的体积大、功耗高;在架设方面,需要高精度对准技术,架设速度慢,架设后不易再次移动。而移动平台之间的无线光通信技术多采用复杂的伺服机构进行跟瞄,因此研制的移动平台无线激光通信设备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灵活性受到严重的限制;当需要野外作业时,需要将激光通信机架设在山顶、沟壑等险恶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实现快速、准确地通信及频率功率的稳定输出,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及接受模块;接受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的的输出端与发射模块,接受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射接收器、光电传感器及放大滤波电路,发射模块包括光纤准直器、驱动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半导体制冷电路,光纤准直器通过驱动电路与处理模块相连;放大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频器、第一声表滤波器、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第二声表滤波器和第二混频器;第一混频器接受输入信号和第一本振信号,将输入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第一声表滤波器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至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放大后信号再输入至第二声表滤波器进行再次滤波,再次滤波后的信号经第二混频器上变频到所述输入信号原来所在的频率后输出;第一本振电路和第一混频器连接;第二本振电路和所述第二混频器连接。优选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源VCC分别连接第一激光二极管LD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阳极,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的阴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控制端,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COP的正极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和电阻R8的一端并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COP的负极,放大器COP的输出端及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参考电源VCC1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参考电源VCC1的负极,电容C1与第一激光二极管并联,电容C2与第二激光二极管并联,电容C3与电阻R1并联。优选的,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光纤准直器连接,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半导体制冷电路的输入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半导体制冷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纤准直器连接。优选的,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调制单元和调解单元,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调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调解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优选的,壳体内还设有与处理模块连接的通讯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源模块。优选的,发射模块还包括监测电路和自动功率控制电路,监测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连接,监测电路的输出端与自动功率控制电路连接,自动功率控制电路分别与驱动电路和处理模块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发射模块的光纤准直器发射角范围大,方便对方接收,接收模块的折射接收器接收视场角大,保证接收准确、快速,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电路发送给处理模块,最终完成相互通信;该装置机结构紧凑、便于携带,能够使用于通信线路架设困难的山顶、沟壑等险恶地形环境中,实现快速、准备地通信,提高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嵌入声表滤波器的情况下保留了DTT信号调制设备必需的频率搬移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简易激光通信装置的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放大滤波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及接受模块;接受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的的输出端与发射模块,接受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射接收器、光电传感器及放大滤波电路,发射模块包括光纤准直器、驱动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半导体制冷电路,光纤准直器通过驱动电路与处理模块相连;放大滤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频器(MIXER1)1、第一声表滤波器(SAW1)2、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VGA)3、第二声表滤波器(SAW2)4和第二混频器(MIXER2)5;第一混频器(MIXER1)1接受输入信号RFIN和第一本振信号LO1,将输入信号RFIN下变频为中频信号;第一声表滤波器(SAW1)2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至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VGA)3进行信号放大,放大后信号再输入至第二声表滤波器(SAW2)4进行再次滤波,再次滤波后的信号经第二混频器(MIXER2)5上变频到输入信号RFIN原来所在的频率后输出信号RTOUT;第一本振电路6和第一混频器1连接,用于为第一本振电路6下变频提供稳定的第一本振信号,第一本振信号LO1频率随着输入信号RFIN的变化而变化,保证中频信号始终为固定值;第二本振电路7和第二混频器5连接,用于为第二混频器上变频提供第二本振信号LO2,使第二混频器的输出信号RFOUT和输入信号RFIN的频段相符。对于频率相对较高的输入信号,为了得到较高的滤波抑制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频率下变频到固定中频上,然后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因为此案中中频信号易处理,且中频滤波器好实现,所以我们通过滤波放大中频信号再上变频到原频率的方案得到较高的滤波抑制。我们采用了二级声表滤波器(SAW),两级声表滤波器之间采用了一级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VGA),使得整个链路增益具有可调节性。对于输入信号RFIN,先进行下变频,变频到中频后进行滤波放大再滤波,然后再上变频到原来所在的频率并最终输出。本振信号LO1为下变频提供了稳定的本振输入,而且随着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保证中频信号始终为固定值。本振信号LO2为上变频提供了稳定的本振输入,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上变频到需要的频段上。进一步,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源VCC分别连接第一激光二极管LD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阳极,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的阴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控制端,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COP的正极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和电阻R8的一端并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COP的负极,放大器COP的输出端及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参考电源VCC1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参考电源VCC1的负极,电容C1与第一激光二极管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及接受模块;所述接受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的的输出端与发射模块,所述接受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射接收器、光电传感器及放大滤波电路,所述发射模块包括光纤准直器、驱动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半导体制冷电路,所述光纤准直器通过驱动电路与处理模块相连;所述放大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频器、第一声表滤波器、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第二声表滤波器和第二混频器;所述第一混频器接受输入信号和第一本振信号,将输入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所述第一声表滤波器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至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放大后信号再输入至第二声表滤波器进行再次滤波,再次滤波后的信号经第二混频器上变频到所述输入信号原来所在的频率后输出;第一本振电路和第一混频器连接;第二本振电路和所述第二混频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激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及接受模块;所述接受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的的输出端与发射模块,所述接受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射接收器、光电传感器及放大滤波电路,所述发射模块包括光纤准直器、驱动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半导体制冷电路,所述光纤准直器通过驱动电路与处理模块相连;所述放大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频器、第一声表滤波器、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第二声表滤波器和第二混频器;所述第一混频器接受输入信号和第一本振信号,将输入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所述第一声表滤波器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至增益可控制的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放大后信号再输入至第二声表滤波器进行再次滤波,再次滤波后的信号经第二混频器上变频到所述输入信号原来所在的频率后输出;第一本振电路和第一混频器连接;第二本振电路和所述第二混频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激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源VCC分别连接第一激光二极管LD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阳极,第一激光二极管LD1的阴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二激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控制端,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和电阻R4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新文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