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旋转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77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旋转筒灯,面环与反光杯之间通过径向对称架设的支撑转轴进行定位连接,反光杯以支撑转轴为轴进行竖直方向的转动,反光杯于通孔内以支撑转轴为支撑进行周向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通过一个部件,即支撑转轴的连接与支撑作用,即可实现反光杯相对于面环的摆动与转动,即竖直旋转与周向旋转。则反光杯与面环之间无设置其他部件,结构极简,降低物料使用,极大节省物料成本;装配工序少,组装快速,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直接降低生产难度,且灯体可使用冲压铝工艺替代压铸铝,工艺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旋转筒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3D旋转筒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旋转筒灯根据旋转的功能不同,包括轴向旋转,以及轴向旋转加周向旋转,且其部件基本为压铸铝,成本高,特别是同时实现轴向旋转与周向旋转的产品中,需要分别设置两套转动机构,不仅物料成本高,而且组装工序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200720057468.X公开了一种灯架既可摆动又可水平转动的筒灯。包括有灯筒和灯架,在灯筒的上方开口上活动放置有转动环,在灯筒上沿转动环的圆周线上分布安装有多个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为倒L形钩片;该转动环与灯架之间成铰链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筒灯的灯架连同光源可绕灯筒转动和摆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710458560.5公开了一种可调式LED筒灯,包括灯壳和LED模组,LED模组设置在灯壳内;其中灯壳包括底板,LED模组包括灯体,通过设置支撑块、导槽块、固定圈、弹片等繁多部件,并匹配组装,实现灯体水平和竖直地旋转连接在底板上。上述技术与上述专利技术中,实现灯体的水平和竖直旋转的机械结构均包括多个不同的部件,进行相对复杂的机械配合,例如均采用类似支撑臂的机械结构实现摆动,即竖直旋转,通过周向的挂装的机械结构实现转动,即水平旋转。而这些部件与机械结构,造成了产品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更低的3D旋转筒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旋转筒灯,包括光源组件、反光杯、面环,光源组件设置在反光杯底部,反光杯套设于面环开设的通孔内,面环与反光杯之间通过径向对称架设的支撑转轴进行定位连接,反光杯以支撑转轴为轴进行竖直方向的转动,反光杯于通孔内以支撑转轴为支撑进行周向旋转。作为优选,反光杯开口端的杯壁朝外向底部方向翻折形成翻边,沿通孔的孔壁或反光杯的翻边开设有转动槽,支撑转轴架设在转动槽内。作为优选,转动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下凹的档位口,支撑转轴卡装于档位口时,光源组件定位于对应的周向旋转角度。作为优选,当支撑转轴卡装于档位口时,支撑转轴的重心高于相邻的档位口之间的过渡曲线的最高位置。作为优选,相邻的档位口之间通过平滑曲线过渡。作为优选,支撑转轴一端连接于反光杯,转动槽开设于通孔的孔壁。作为优选,支撑转轴的一端穿过反光杯的翻边,并通过卡勾卡接于翻边的外壁。作为优选,支撑转轴穿过反光杯翻边的一端设置有卡勾,卡勾与支撑转轴形成“T”型结构,卡勾的上端朝外延伸并形成末端向下的尾勾;尾勾卡接于翻边的外壁。作为优选,翻边开设有非垂直于反光杯开口平面的安装槽,安装槽的长度不小于卡勾的长度,安装槽的宽度小于卡勾的长度、不小卡勾的宽度。作为优选,支撑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限位卡接于通孔的孔壁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3D旋转筒灯,面环与反光杯之间通过径向对称架设的支撑转轴进行定位连接,反光杯以支撑转轴为轴进行竖直方向的转动,反光杯于通孔内以支撑转轴为支撑进行周向旋转。本专利技术仅通过一个部件,即支撑转轴的连接与支撑作用,即可实现反光杯相对于面环的摆动与转动,即竖直旋转与周向旋转。则反光杯与面环之间无设置其他部件,结构极简,降低物料使用,极大节省物料成本;装配工序少,组装快速,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直接降低生产难度,且灯体可使用冲压铝工艺替代压铸铝,工艺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处于初始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的基础上周向旋转一定角度的状态);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5的基础上竖直旋转一定角度的状态);图7是支撑转轴与反光杯进行安装的起始状态示意图;图中:11是驱动盒,12是驱动,13是光源板,14是透镜,20是反光杯,21是翻边,22是安装槽,30是支撑转轴,31是卡勾,32是尾勾,33是限位块,40是面环,41是通孔,42是孔壁,43是转动槽,431是档位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等不足,提供一种3D旋转筒灯,仅通过一个部件,即支撑转轴的连接与支撑作用,即可实现反光杯相对于面环的摆动与转动,即竖直旋转与周向旋转,以实现简化结构,节约成本的效果。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3D旋转筒灯包括光源组件、反光杯20、面环40,光源组件包括驱动12、光源板13、透镜14,驱动12设置在反光杯20的底部外侧,并通过驱动盒11封装;光源板13设置在反光杯20的底部内侧,并与驱动12连通;透镜14设置在反光杯20的开口。反光杯20套设于面环40开设的通孔41内,面环40与反光杯20之间通过径向对称架设的支撑转轴30进行定位连接,反光杯20于通孔41内以支撑转轴30为支撑进行周向旋转,如图5所示;反光杯20以支撑转轴30为轴进行竖直方向的转动,如图6所示。为了实现反光杯20在通孔41内的周向旋转,反光杯20开口端的杯壁朝外侧向底部方向翻折形成翻边21,沿通孔41的孔壁42或反光杯20的翻边21开设有转动槽43,支撑转轴30架设在转动槽43内。则转动槽43的长度即为反光杯20或面环40的转动行程。为了方便装配,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支撑转轴30一端连接于反光杯20,转动槽43开设于通孔41的孔壁42。由于反光杯20位于通孔41内,则装配时,将支撑转轴30从转动槽43穿入,并将一端固定连接于反光杯20的翻边21,即可完成装配,对装配工艺要求较低。本实施例中,支撑转轴30的一端与反光杯20连接,具体地,支撑转轴30的一端穿过反光杯20的翻边21,并通过卡勾31卡接于翻边21。支撑转轴30穿入反光杯20的一端设置有卡勾31,卡勾31与支撑转轴30形成“T”型结构,卡勾31的上端朝外延伸并形成末端向下的尾勾32;尾勾32卡接于翻边21的外壁。当支撑转轴30架设在转动槽43内时,由于自重,反光杯20下压支撑转轴30设置卡勾31的一端,使得翻边21的外壁与尾勾32进行相向挤压,形成稳固的配合关系。对应于支撑转轴30的安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的安装方式,即翻边21开设有非垂直于反光杯20开口平面的安装槽22,安装槽22的长度不小于卡勾31的长度,安装槽22的宽度小于卡勾31的长度、不小于卡勾31的宽度。安装时,将支撑转轴30的方向转动至卡勾31与安装槽22的长度方向一致,如图7所示,并推入,卡勾31穿过翻边21,然后转动支撑转轴30,将卡勾31设置尾勾32的一端转动至朝上,将尾勾32反扣在翻边21上。此时,卡勾31与安装槽22交叉顶抵,形成限位,卡勾31不会从安装槽22脱离。并且在尾勾32的顶抵限位作用下,支撑转轴30也不会发生自转。优选的,安装槽22的长度方向开设为水平方向,则卡勾31穿过安装槽22后,转动90°,即可扣住反光杯20。本实施例中,支撑转轴30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33,限位块33限位卡接于通孔41的孔壁42外侧。限位块33的尺寸大于转动槽43的宽度,也大于档位口431的最大宽度,防止在使用过程,由于晃动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旋转筒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旋转筒灯,包括光源组件、反光杯、面环,光源组件设置在反光杯底部,反光杯套设于面环开设的通孔内,其特征在于,面环与反光杯之间通过径向对称架设的支撑转轴进行定位连接,反光杯以支撑转轴为轴进行竖直方向的转动,反光杯于通孔内以支撑转轴为支撑进行周向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旋转筒灯,包括光源组件、反光杯、面环,光源组件设置在反光杯底部,反光杯套设于面环开设的通孔内,其特征在于,面环与反光杯之间通过径向对称架设的支撑转轴进行定位连接,反光杯以支撑转轴为轴进行竖直方向的转动,反光杯于通孔内以支撑转轴为支撑进行周向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旋转筒灯,其特征在于,反光杯开口端的杯壁朝外向底部方向翻折形成翻边,沿通孔的孔壁或反光杯的翻边开设有转动槽,支撑转轴架设在转动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旋转筒灯,其特征在于,转动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下凹的档位口,支撑转轴卡装于档位口时,光源组件定位于对应的周向旋转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旋转筒灯,其特征在于,当支撑转轴卡装于档位口时,支撑转轴的重心高于相邻的档位口之间的过渡曲线的最高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3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亮亮李婉珍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