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及灌注桩的声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9564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声测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及灌注桩的声测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灌注桩声测管的预埋成活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包括首先将声测管内灌满清水;然后将PE管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内;最后在声测管周围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取出PE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声测管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遭到破坏,显著提高了灌注桩声测管的预埋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及灌注桩的声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测管
,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及灌注桩的声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灌注桩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波检测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原先用于桥梁桩检测的超声波法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超声波检测的原理是通过在桩身混凝土中预先埋置2-3根声测管,长度一般从地面至桩底,根据设计要求长度不一,一般在20-100米之间比较常见。目前常见的声测管规格内径一般在4cm左右,材质有塑料的也有钢管的,接口形式分为承插式和焊接式以及螺纹接口等。声测管通常放置方式是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随着钢筋笼一起下方,一节一节组合而成,上下口端部封闭。但是,不管哪种接口方式,接口部位都是薄弱点,在下放过程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导致泥浆或水泥浆灌入声测管,进而导致声测管堵管,预埋失败。因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灌注桩声测管的预埋成活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及灌注桩的声测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灌注桩声测管的预埋成活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将声测管内灌满清水;将PE管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内;在声测管周围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取出PE管。更进一步地,伸入声测管内的PE管的底部与所述声测管的底部相抵、顶部高于所述声测管的顶部。更进一步地,所述PE管比所述声测管高20cm。更进一步地,在将PE管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内之后,并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采用第一密封装置封堵声测管的顶端和PE管的顶端。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中空木塞和胶带,所述中空木塞穿过所述PE管的顶端后,外周面与声测管的顶端内表面相抵;所述胶带包裹于所述中空木塞外部。更进一步地,在取出PE管后,再次向声测管注水直至注满。更进一步地,在取出PE管并再次向声测管内注满水后,采用第二密封装置封堵声测管的顶端开口。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软木塞和胶带,所述软木塞封堵于声测管的顶端开口,所述胶带包裹于所述软木塞外部。一种用于灌注桩的声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声测管和至少一个PE管。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用于,在将PE管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内之后,并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封堵声测管的顶端和PE管的顶端;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用于,在取出PE管并再次向声测管内注满水后封堵声测管的顶端开口。结合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包括:首先将声测管内灌满清水;然后将PE管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内;最后在声测管周围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取出PE管。声测管内充满水,并且PE管内置于声测管内,即在声测管和PE管之间形成了水体的容纳空间,该部分水体在PE管的作用下能够用于支撑声测管,在声测管外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提供一个抵靠混凝土的作用力,因此避免了声测管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遭到破坏,显著提高了灌注桩声测管的预埋成活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图1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步骤示意图;图2为声测管和PE管上设置有中空木塞以及包裹有胶带的示意图;图3为声测管上设置有软木塞以及包裹有胶带的示意图。图标:100-声测管;200-PE管;300-中空木塞;400-软木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图1a-图1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步骤示意图;图2为声测管和PE管上设置有中空木塞以及包裹有胶带的示意图;图3为声测管上设置有软木塞以及包裹有胶带的示意图。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100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将声测管100内灌满清水;将PE管200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100内;在声测管100周围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取出PE管200。本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100成活率的方法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声测管100内充满水,并且PE管200内置于声测管100内,即在声测管100和PE管200之间形成了水体的容纳空间,该部分水体在PE管200的作用下能够用于支撑声测管100,在声测管100外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提供一个抵靠混凝土的作用力,因此避免了声测管100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遭到破坏,显著提高了灌注桩声测管100的预埋成活率。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伸入声测管100内的PE管200的底部与声测管100的底部相抵、顶部高于声测管100的顶部。PE管200的顶部高于声测管100的顶部,能够方便在后续作业过程中取出PE管200。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PE管200比声测管100高20cm。经试验证实,在述PE管200比声测管100高20cm的情况下,操作较为简单方便。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在将PE管200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100内之后,并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采用第一密封装置封堵声测管100的顶端和PE管200的顶端。第一密封装置封堵声测管100的顶端和PE管200的顶端后,能够防止在后续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伸入声测管100或者PE管200中,并且也能够始终保持声测管100中的液体压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中空木塞300和胶带,中空木塞300穿过PE管200的顶端后,外周面与声测管100的顶端内表面相抵;胶带包裹于中空木塞300外部。胶带缠绕于中空木塞300外部能够避免在后续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污染木塞以及伸入声测管100内部的问题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及灌注桩的声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声测管内灌满清水;将PE管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内;在声测管周围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取出PE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声测管内灌满清水;将PE管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内;在声测管周围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取出PE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伸入声测管内的PE管的底部与所述声测管的底部相抵、顶部高于所述声测管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管比所述声测管高2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PE管内置于灌满清水的声测管内之后,并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采用第一密封装置封堵声测管的顶端和PE管的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灌注桩预埋声测管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中空木塞和胶带,所述中空木塞穿过所述PE管的顶端后,外周面与声测管的顶端内表面相抵;所述胶带包裹于所述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敬尚操海滨叶基六黄文雅贾智静陈晓晚陈利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