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940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包括:固定桩,其用于插入易滑坡区域;检测筒,其固定于固定桩的顶端,检测筒内设置有检测腔,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固定桩的中心线以及检测筒的中心线均与竖直方向平行;电器壳,其固定设置于检测筒的顶端,电器壳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检测机构,其包括:导电层,其设置于检测腔内壁上;垂体,垂体以及导电层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检测电路,其包括控制器、GPS芯片、调制解调单元、发射单元以及电源供应装置;以及导电软绳,垂体通过导电软绳连接至电源供应装置提供的5V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对没有岩石脱落的山体滑坡开裂现象的检测,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质变化监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潜在滑坡进行监测,目前所用的监测设备基本都比较昂贵,安装也较为复杂,一旦发生滑坡,设备也随之损毁,因此,监测成本较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公告号为CN106056852A的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设备,该设备包括:基准箱、监测箱、挡板、固定柱、缓冲弹簧,监测箱和固定柱均固定在被监测山体斜坡地面上,固定柱的海拔高度大于所述监测箱的海拔高度,固定柱下端插入被监测山体斜坡地面内,固定柱上端与所述挡板下端铰链连接,缓冲弹簧一端与挡板连接,缓冲弹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监测箱表面,监测箱下表面设有滑轮,滑轮下端设有车轮挡块组。该设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对山体滑坡现象的监测,但是该设备存在的缺点为:1)监测箱通过滑轮放置于山坡上,由于不同的山坡的坡度不一致,导致监测箱安装后缓冲弹簧的伸长长度不一样,若长期缓冲弹簧对监测箱有较大的悬拉作用,且缓冲弹簧外露,容易导致缓冲弹簧损坏或折断,减少了整个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2)如果挡板上方山体滑坡后没有岩石脱落,就检测不到山体滑坡开裂的现象,故存在一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没有岩石脱落的山体滑坡开裂现象的检测,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包括:固定桩,其用于插入易滑坡区域;检测筒,其固定于固定桩的顶端,检测筒内设置有检测腔,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固定桩的中心线以及检测筒的中心线均与竖直方向平行;电器壳,其固定设置于检测筒的顶端,电器壳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检测机构,其包括:导电层,其设置于检测腔内壁上;垂体,垂体以及导电层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检测电路,其包括控制器、GPS芯片、调制解调单元、发射单元以及电源供应装置,控制器以及GPS芯片均与电源供应装置的工作输出端电连接,GPS芯片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通过调制解调单元与发射单元连接,导电层连接至控制器的第三输入输出端,控制器、GPS芯片以及调制解调单元均设置于检测腔内;以及导电软绳,垂体通过导电软绳连接至电源供应装置提供的5V输出端,导电软绳将电源供应装置提供的电压连接至垂体,导电软绳将垂体悬吊在检测腔内,且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导电软绳位于检测腔内的段部与竖直方向平行,垂体与导电层之间有距离。优选的是,所述电源供应装置为太阳能电池。优选的是,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筒,其设置于检测筒与电器壳的连接处,且定位筒的中心线与检测筒的中心线垂直;滑动杆,其滑动地设置于定位筒内;卷绳筒,其设置于滑动杆位于定位筒外的端部上,卷绳筒内设置有卷积腔,卷积腔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外设置有固定在卷积腔内壁上的隔离筒,隔离筒上设置有出簧口,在隔离筒外能转动地设置有转动筒,中心轴与隔离筒之间卷积有卷簧,卷簧的中心端与中心轴固定,卷簧的边缘端与转动筒内壁相连,在转动筒上设置有若干个插孔,卷绳筒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卷绳筒外能插入插销,且插销能插入至插孔内;悬吊绳,其一端卷积在转动筒上,其另一端穿出卷绳筒,悬吊绳被拉出卷绳筒外的长度能大于检测筒的长度,且悬吊绳被拉出后能在竖直方向上与检测筒外壁紧贴;以及悬吊体,其固定在悬吊绳位于卷绳筒外的端部上。优选的是,卷绳筒上还包括注墨机构,注墨机构包括:开闭片,在卷绳筒上开设有将外界与卷积腔连通的注入孔,注入孔靠近外界的段部为进入段,注入孔靠近卷积腔的段部为入口段,进入段的直径小于入口段的直径,以在进入段与入口段连接处形成台阶,开闭片能在入口段与卷积腔内穿梭,且开闭片能紧贴在台阶上将进入段封闭;安装环,其设置于进入段的内壁上;弹簧,其一端与开闭片连接,其另一端与安装环连接;以及抵压杆,其穿过安装环以及弹簧,抵压杆与开闭片靠近安装环的一侧设置,当注墨器插入进入段后注墨器出口设置的抵压网能与抵压杆相抵压,注墨器内的墨水能依次经过抵压网、安装环以及入口段进入至卷积腔中。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未发生滑坡现象时,检测筒保持初始的位于竖直方向的状态,此时垂体与导电层不接触,因此控制器的第三输入输出端不会有信号输入,保证了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垂体不会给出错误信息;当发生滑坡现象时,检测筒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夹角,进而使得垂体与导电层接触,实现向控制器的第三输入输出端输入高电平信号,实现滑坡信号监测,然后GPS将定位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调制解调单元和发射单元向远端的监控设备发出滑坡信号和定位信号,就实现了远程监测滑坡现象的发生,且实现了对没有岩石脱落的山体滑坡开裂现象的检测,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检测筒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的检测筒剖开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卷积筒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包括:固定桩1,其用于插入易滑坡区域;检测筒2,其固定于固定桩1的顶端,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固定桩1的中心线以及检测筒2的中心线均与竖直方向平行,检测筒2内设置有检测腔21;电器壳3,其固定设置于检测筒2的顶端,电器壳3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检测机构,其包括:导电层41,其设置于检测腔21内壁上;垂体42,垂体42以及导电层41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检测电路,其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GPS芯片(图中未示)、调制解调单元(图中未示)、发射单元431以及电源供应装置432,控制器以及GPS芯片均与电源供应装置432的工作输出端电连接,GPS芯片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通过调制解调单元与发射单元431连接,导电层41连接至控制器的第三输入输出端,控制器、GPS芯片以及调制解调单元均设置于检测腔21内;以及导电软绳44,垂体42通过导电软绳44连接至电源供应装置432提供的5V输出端,导电软绳44将电源供应装置432提供的电压连接至垂体42,导电软绳44将垂体42悬吊在检测腔21内,且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导电软绳44位于检测腔21内的段部与竖直方向平行,垂体42与导电层41之间有距离。为了达到环保节能效果,所述电源供应装置432为太阳能电池。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为了方便对固定桩1进行定位,以保证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固定桩1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平行;且为了既能为悬吊绳上墨,又能保证平时没有杂质进入至卷积腔,且实现灌入墨水后自动封闭注入孔。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还包括定位机构5,定位机构5包括:定位筒51,其设置于检测筒2与电器壳3的连接处,且定位筒51的中心线与检测筒2的中心线垂直;滑动杆52,其滑动地设置于定位筒51内;卷绳筒53,其设置于滑动杆52位于定位筒51外的端部上,卷绳筒53内设置有卷积腔531,卷积腔531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轴532,中心轴532外设置有固定在卷积腔531内壁上的隔离筒533,隔离筒533上设置有出簧口,在隔离筒533外能转动地设置有转动筒534,中心轴532与隔离筒533之间卷积有卷簧535,卷簧535的中心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桩,其用于插入易滑坡区域;检测筒,其固定于固定桩的顶端,检测筒内设置有检测腔,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固定桩的中心线以及检测筒的中心线均与竖直方向平行;电器壳,其固定设置于检测筒的顶端,电器壳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检测机构,其包括:导电层,其设置于检测腔内壁上;垂体,垂体以及导电层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检测电路,其包括控制器、GPS芯片、调制解调单元、发射单元以及电源供应装置,控制器以及GPS芯片均与电源供应装置的工作输出端电连接,GPS芯片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通过调制解调单元与发射单元连接,导电层连接至控制器的第三输入输出端,控制器、GPS芯片以及调制解调单元均设置于检测腔内;以及导电软绳,垂体通过导电软绳连接至电源供应装置提供的5V输出端,导电软绳将电源供应装置提供的电压连接至垂体,导电软绳将垂体悬吊在检测腔内,且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导电软绳位于检测腔内的段部与竖直方向平行,垂体与导电层之间有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桩,其用于插入易滑坡区域;检测筒,其固定于固定桩的顶端,检测筒内设置有检测腔,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固定桩的中心线以及检测筒的中心线均与竖直方向平行;电器壳,其固定设置于检测筒的顶端,电器壳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检测机构,其包括:导电层,其设置于检测腔内壁上;垂体,垂体以及导电层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检测电路,其包括控制器、GPS芯片、调制解调单元、发射单元以及电源供应装置,控制器以及GPS芯片均与电源供应装置的工作输出端电连接,GPS芯片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通过调制解调单元与发射单元连接,导电层连接至控制器的第三输入输出端,控制器、GPS芯片以及调制解调单元均设置于检测腔内;以及导电软绳,垂体通过导电软绳连接至电源供应装置提供的5V输出端,导电软绳将电源供应装置提供的电压连接至垂体,导电软绳将垂体悬吊在检测腔内,且未发生滑坡现象时导电软绳位于检测腔内的段部与竖直方向平行,垂体与导电层之间有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应装置为太阳能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潜在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筒,其设置于检测筒与电器壳的连接处,且定位筒的中心线与检测筒的中心线垂直;滑动杆,其滑动地设置于定位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毅何晓秋刘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