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21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上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冷凝水导流装置;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水平层叠放置,且每相邻两个翅片间均存在间隙;每个翅片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冷凝水导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导流件;导流件依次穿过每个翅片上对应的导流孔;导流件与每个对应的导流孔的边沿均贴合接触,且导流件与多个翅片上对应的导流孔的接触点相连呈线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器,解决了冷凝水在翅片间积聚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换热器的工作效率,也避免了水滴飞溅影响附近其他设备运行的风险。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body and a condensed water flow guiding device for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ns; a plurality of fins level stacked, and each of the two adjacent fins exist between the gap; each fin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diversion hole; water diversion device includes at least one diversion condensation; diversion passes through the diversion hole corresponding to each fin; and each corresponding edge diversion diversion holes are the joint contact, contact the diversion hole and the guide member and a plurality of fins of the corresponding linear. The heat exchang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solves the problem of condensing water accumulation between fins, thereby en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heat exchanger and avoiding the risk of other devices running near the water droplet spla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如今,空调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而很多空调中都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上具有多个依次层叠设置的翅片,每相邻两个翅片之间都存在间隙。在换热器制冷工作时,翅片上会产生冷凝水;这些冷凝水会集结在翅片之间的间隙中。这些冷凝水需要及时排出,否则会增加换热器的空气阻力,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也会存在翅片间的水滴随气流飞溅出换热器的风险。在某种使用工况下,换热器的翅片需要水平放置。这种结构本身的特点导致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翅片间产生的冷凝水无法自然排出,并因此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甚至产生水滴飞溅的风险。因此,如何解决翅片为水平放置的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长期存在两个翅片的间隙中,无法及时流出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翅片水平放置的换热器存在的积聚在翅片间隙内的冷凝水无法自然排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冷凝水导流装置。其中,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水平层叠排布,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翅片间均存在间隙;每个所述翅片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所述冷凝水导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依次穿过每个所述翅片上对应的导流孔;所述导流件与每个对应的所述导流孔的边沿均贴合接触,且所述导流件与多个所述翅片上对应的导流孔的接触点相连呈线状。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翅片上的导流孔均与所述导流件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为长条形的片状结构件,所述导流件的两侧边沿均与每个所述翅片上的导流孔贴合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均为直径相等的圆形导流孔,且同一个所述导流件对应的每个所述导流孔的中心均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为矩形片状结构件;所述导流件的两条相对的边沿均分别与对应的每个所述导流孔的边沿贴合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导流件的接触表面为平滑过渡的曲面。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导流装置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导流件的正下方,所述接水盘用于接收从所述导流件上流下来的冷凝水。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导流装置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接水盘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接水盘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深入到排水沟道。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处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排水孔的打开与闭合。进一步的,所述接水盘为金属结构件,且所述接水盘的表面设置有防锈涂层;所述导流件和所述排水管均为橡胶结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分析其重要结构可知:上述换热器主要由换热器本体和冷凝水导流装置组成;其中,换热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水平层叠且间隔排布的翅片,每个翅片上还均开设有导流孔;冷凝水导流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导流件。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可知:导流件依次由上而下依次穿过每个翅片上的导流孔,且导流件与其对应的导流孔均贴合接触;导流件与导流孔的接触点相连呈线状。很显然,换热器本体上的多个翅片是由上而下水平间隔设置的,故而,导流件与换热器本体上的每个翅片接触,就意味着导流件是非水平放置的,即导流件上的冷凝水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上而下流动。因导流件依次由上而下穿过每个翅片上与其对应的导流孔,并与对应导流孔的边沿贴合接触,故当翅片上积聚冷凝水时,翅片上的冷凝水能够在导流孔处与导流件接触;又因导流件与导流孔的接触为点接触,故导流件与导流孔之间存在间隙可以使冷凝水顺着导流件流下。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当处于翅片上的冷凝水与导流件接触时,冷凝水的表面张力会被破坏;进而,翅片上的冷凝水就会流到导流件上,并由于水分子间内聚力的作用,使得翅片上的冷凝水会跟随已经流到导流件上的冷凝水流动,从而实现向下引流(即导流)的目的。与此同时,导流件上已经沾有冷凝水的部分会排开空气,进而形成一个负压区,在冷凝水的流动状态下,这个负压区会不断有水来补充;负压区内的水在自身重力和后方水流的推动作用下,会沿导流件向下流动,从而达到进一步增强引流效果的目的。这样一来,积聚在翅片上的冷凝水就会顺着导流件由上而下缓缓流下,在翅片上形成的冷凝水就可以自然的及时排出,解决了冷凝水在翅片间积聚的问题;又因冷凝水是缓慢流下的,也不会出现四处飞溅的问题,进而,不会因水滴飞溅到周边设备,而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在翅片上开设导流孔,可以使得导流件在不占用外部空间的情况下进行导流,进而,不会影响换热器周边的其他设置;另外,导流件本身因处于翅片上的导流孔内,而使得其不易变脏,减少了清洗工作。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使得处于换热器本体上相邻翅片间隙中的冷凝水得到了及时排出,解决了冷凝水在翅片间积聚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换热器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水滴飞溅影响其他设备运行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凝水导流装置中导流件的原理示意图。图标:100-冷凝水导流装置;110-导流件;120-接水盘;130-排水管;200-换热器本体;210-翅片;211-导流孔;220-铜管;300-冷凝水;310-水流轨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200和冷凝水导流装置100,包括导流件110。其中,所述换热器本体200包括多个翅片210;多个所述翅片210水平层叠排布,且每相邻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冷凝水导流装置;其中,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水平层叠排布,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翅片间均存在间隙;每个所述翅片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所述冷凝水导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依次穿过每个所述翅片上对应的导流孔;所述导流件与每个对应的所述导流孔的边沿均贴合接触,且所述导流件与多个所述翅片上对应的导流孔的接触点相连呈线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冷凝水导流装置;其中,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水平层叠排布,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翅片间均存在间隙;每个所述翅片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所述冷凝水导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依次穿过每个所述翅片上对应的导流孔;所述导流件与每个对应的所述导流孔的边沿均贴合接触,且所述导流件与多个所述翅片上对应的导流孔的接触点相连呈线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翅片上的导流孔均与所述导流件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为长条形的片状结构件,所述导流件的两侧边沿均与每个所述翅片上的导流孔贴合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均为直径相等的圆形导流孔,且同一个所述导流件对应的每个所述导流孔的中心均位于同一竖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张路刘利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