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立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15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部的OLED立灯,发光部包括分别位于带状OLED发光片的前侧和后侧上的带状透明膜和带状壳体板,其中发光部的一端耦接至支撑体的上侧的一端,以在与地面分开距离的情况下支撑发光部的一端,OLED立灯延伸至地面,以通过基座部分支撑耦接至发光部的支撑体,因而OLED被结合作为光源,使厚度最小化并提供具有提高的强度的光。

OLED floor la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ght emitting part of OLED lamp, light emitting part comprises a luminous piece of banded OLED were located on the front and rear side of the transparent film strip and banded shell plate, one end connected to the light emitting part is coupled to the upp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ody, in the end from the case supporting the light-emitting portion and separate the ground floor lamp, OLED extends to the ground, to support the body coupled to the light emitting part is supported by the base portion, which is combined with OLED as the light source, the thickness is minimized and provide with increased intensity of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OLED立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OLED立灯,尤其涉及这样一种OLED立灯,其中发光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带状OLED发光片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的带状透明膜和带状壳体板,支撑体在其上侧处具有一个端部,这一个端部紧固至发光单元的一个端部并且支撑发光单元,使得发光单元与地面间隔开,基座在地面上延伸并且支撑紧固至发光单元的支撑体,由此通过采用OLED作为光源,使厚度最小化并提供具有提高的亮度的光。
技术介绍
主要使用诸如白炽灯和荧光灯之类的灯作为照明用立灯,但近来随着发光部件的发展,借助于诸如发光二极管(LED)之类的新式发光部件的发展,已有更多不同种类的产品上市。尤其是,最近研发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高亮度、薄膜结构和可弯曲性方面具有优点,因此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应用于诸如电视机之类的各种图像装置。因此,本技术应用如上所述可实现薄膜结构的OLED作为发光部件,并且提出了比相关技术中的立灯具有更加提高的亮度、在设计上比相关技术中的立灯更纤薄、更优美的OLED立灯。公开内容技术问题本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OLED立灯,该OLED立灯通过组合薄膜型OLED发光片、透明膜和壳体板而使发光单元薄化,由此使厚度最小化并发射具有提高的亮度的光。此外,本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包括发光单元的OLED立灯,通过使用具有柔性的透明膜和OLED发光片作为发光单元的光源,该发光单元能够改变曲率半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OLED立灯,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具有带状OLED发光片、带状透明膜,所述带状透明膜在堆叠在所述OLED发光片的前表面上的同时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前表面面对面接触、以及带状壳体板,在所述壳体板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后表面面对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壳体板容纳并支撑所述OLED发光片和所述透明膜;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具有位于其上侧的一个端部,所述一个端部紧固至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个端部并且支撑所述发光单元,使得所述发光单元与地面间隔开;以及位于其下侧的另一端部,所述另一端部朝向地面延伸;以及基座,所述基座紧固至所述支撑体的所述另一端部并且将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支撑体支撑在地面上。在此,所述壳体板可包括:后盖部,所述后盖部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后表面面对面接触;多个侧向突出端部,所述侧向突出端部从所述后盖部的左表面和右表面垂直突出,以在所述侧向突出端部的侧面支撑所述OLED发光片和所述透明膜;以及多个引导臂部,所述引导臂部从所述侧向突出端部向内延伸从而与所述后盖部的前表面平行并且接触并支撑所述透明膜的边缘处的表面。在这种情形中,填充栓塞可装配并耦接至所述发光单元的自由端部,所述自由端部与所述发光单元的紧固至所述支撑体的一个端部相对,所述填充栓塞防止容纳在所述壳体板中的OLED发光片和透明膜暴露到外部。同时,所述壳体板可包括:后盖部,所述后盖部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后表面面对面接触;以及多个侧框部,所述侧框部至少附接至所述后盖部的左边缘和右边缘,朝向所述前表面垂直突出,并且在所述侧框部的朝向所述后盖部的前表面的内侧处接触并支撑所述OLED发光片和所述透明膜的各个边缘。在所述侧框部中可依次形成有:直接接触并支撑至少所述后盖部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第一垂直端部、直接接触并支撑至少所述OLED发光片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第二垂直端部、以及直接接触并支撑至少所述透明膜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第三垂直端部。所述侧框部可进一步包括:第一水平端部,所述第一水平端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垂直端部与所述第二垂直端部之间并且附接至所述后盖部的前表面的边缘;以及第二水平端部,所述第二水平端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垂直端部与所述第三垂直端部之间并且附接至所述透明膜的后表面的边缘。所述透明膜可包括:前盖部,所述前盖部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前表面面对面接触;以及多个侧端部,所述侧端部从所述前盖部的左表面和右表面垂直突出,以在所述侧端部的侧面支撑所述OLED发光片,并且所述壳体板可包括:后盖部,所述后盖部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后表面面对面接触;以及多个侧向突出端部,所述侧向突出端部从所述后盖部的左表面和右表面垂直突出,以在所述侧向突出端部的侧面支撑所述侧端部。在这种情形中,所述透明膜的侧端部可具有多个捕捉凸部,所述多个捕捉凸部在所述侧端部的纵向方向上突出,并且所述壳体板的侧向突出端部可具有多个捕捉凹部,所述捕捉凹部形成在与所述多个捕捉凸部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支撑体可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形成在所述支撑体的中部并以预定的锐角弯曲,所述支撑体可通过从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所述支撑体的一个端部紧固至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个端部,从而使所述发光单元从地面向上倾斜延伸,从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所述支撑体的另一端部可与地面平行地延伸,所述基座可紧固至所述支撑体的另一端部并且在一方向上延伸,以将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支撑体支撑在地面上,其中在所述方向上至少所述发光单元垂直投影到地面上。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OLED立灯通过组合OLED发光片、透明膜和壳体板使发光单元薄化,可具有比相关技术中的立灯更加提高的亮度,在设计上可比相关技术中的立灯更纤薄、更优美。此外,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立灯在组装发光单元时采用通过现有的螺丝、双面胶带等附接各组件的方法,体积和厚度增加,加工工艺的数量增加,且缺陷率较高,所以存在问题,但根据本技术的发光单元是通过仅将OLED发光片和透明膜装配到壳体板中或仅将OLED发光片和透明膜以滑动方式插入到壳体板中的简单方法来组装的,由此减小了体积和厚度,显著减少了加工工艺的数量,并且大大降低了基于组装的产品缺陷率。此外,根据OLED的特性,OLED立灯可提供现有的立灯无法实现的接近自然光的光,并且还可大大减少电力消耗,由此实现了环境友好的立灯。此外,通过弯曲OLED发光片,OLED发光片可应用于三维弯曲形状,结果,可实现诸如圆形或半圆形之类的包括具有曲率半径的形状的发光单元,使得具有可实现各种设计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OLED立灯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OLED立灯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OLED立灯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沿图1的线AA的剖面图。图5是图解图1的OLED立灯和可应用于OLED立灯的填充栓塞的立体图。图6是图解图1的OLED立灯的变型例的侧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OLED立灯的剖面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OLED立灯的剖面图。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2中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OLED立灯1包括:薄膜型发光单元10,薄膜型发光单元10以从地面向上垂直倾斜的形状被支撑并且包括发光部件;支撑体20,支撑体20紧固至发光单元10的下端部并且形成为弯曲体;以及基座30,基座30紧固至支撑体20的与地面接触的端部并且相对于地面支撑发光单元10和支撑体20。如图3中所示,发光单元10包括作为发光部件的带状OLED发光片11,并且发光单元10包括在堆叠在OLED发光片11的前表面上的同时与OLED发光片11的前表面面对面接触的带状透明膜12。透明膜12允许从OLED发光片11产生的光通过,并且用于保护OLED发光片11免受外部冲击。此外,发光单元10进一步包括带状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OLED立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立灯,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带状OLED发光片;带状透明膜,所述带状透明膜在堆叠在所述OLED发光片的前表面上的同时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前表面面对面接触;以及带状壳体板,在所述壳体板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后表面面对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壳体板使用左边缘和右边缘容纳并支撑所述OLED发光片和所述透明膜;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具有: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上侧的一个端部,所述一个端部紧固至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个端部并且支撑所述发光单元,使得所述发光单元与地面间隔开;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下侧的另一端部,所述另一端部朝向地面延伸;和基座,所述基座紧固至所述支撑体的所述另一端部并且将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支撑体支撑在地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OLED立灯,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带状OLED发光片;带状透明膜,所述带状透明膜在堆叠在所述OLED发光片的前表面上的同时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前表面面对面接触;以及带状壳体板,在所述壳体板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后表面面对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壳体板使用左边缘和右边缘容纳并支撑所述OLED发光片和所述透明膜;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具有: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上侧的一个端部,所述一个端部紧固至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个端部并且支撑所述发光单元,使得所述发光单元与地面间隔开;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下侧的另一端部,所述另一端部朝向地面延伸;和基座,所述基座紧固至所述支撑体的所述另一端部并且将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支撑体支撑在地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立灯,其中所述壳体板包括:后盖部,所述后盖部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后表面面对面接触;多个侧向突出端部,所述侧向突出端部从所述后盖部的左表面和右表面垂直突出,以在所述侧向突出端部的侧面支撑所述OLED发光片和所述透明膜;以及多个引导臂部,所述引导臂部从所述侧向突出端部向内延伸从而与所述后盖部的前表面平行并且接触并支撑所述透明膜的边缘处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立灯,其中填充栓塞装配并耦接至所述发光单元的自由端部,所述自由端部与所述发光单元的紧固至所述支撑体的一个端部相对,所述填充栓塞防止容纳在所述壳体板中的所述OLED发光片和所述透明膜暴露到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立灯,其中所述壳体板包括:后盖部,所述后盖部与所述OLED发光片的后表面面对面接触;以及多个侧框部,所述侧框部至少附接至所述后盖部的左边缘和右边缘,朝向所述前表面垂直突出,并且在所述侧框部的朝向所述后盖部的前表面的内侧处接触并支撑所述OLED发光片和所述透明膜的各个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LED立灯,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昇哲李政炯金钟硕申惠朝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