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347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继电器K;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和开关S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继电器K的触点K‑1和电源VCC,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通过语音芯片结合继电器控制开关实现了语音播报的喇叭功能,并且还有自动延时控制的功能,能够有效提醒行人避让,防止洒水车喷出的水溅到行人身上。

A voice horn control circuit for a sprink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oice horn control circuit of the sprinkler, including a capacitor C1, a triode V1, a triode V2 and a relay K; one end of the capacitor C1 connected resistor R1 and capacitor C1 switch S1,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mitting electrode of the triode V2, a relay K and a power source contact K 1 VCC, the base electrode of the triode V2 connected transistor emitter of V1, the other end of the base electrode of the triode V1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sistor R1. The utility model sprinkler voice horn control circuit can realize the voice broadcast function through the voice chip with horn relay control switch, and automatic delay control function, can effectively remind pedestrians to avoid and prevent the sprinkler spray water splashed onto passers-b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是一种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洒水车是城市交通绿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能够有效防止雾霾、扬尘等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但是目前的洒水车大多只有外放音乐作为提醒行人的装置,而很多行人对此并没有警觉意识,导致洒水车靠近而不知,从而溅起一身水渍,现有的洒水车智能通过喇叭进行提醒,但是提醒效果较差,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继电器K;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和开关S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继电器K的触点K-1和电源VCC,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8和芯片IC1的引脚5,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3和三极管V3的集电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4的基极连接电容C4和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4的集电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芯片IC1的引脚6,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4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阳极、继电器K的另一端、电阻R9、电阻R10、电容C5和芯片IC2的引脚2,芯片IC1的引脚7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芯片IC1的引脚4和电阻R8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5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容C6,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2的引脚6连接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喇叭B的另一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HL-169A,芯片IC2的型号为OP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V1的V2均为PNP型三极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V1的V2均为PNP型三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通过语音芯片结合继电器控制开关实现了语音播报的喇叭功能,并且还有自动延时控制的功能,能够有效提醒行人避让,防止洒水车喷出的水溅到行人身上。附图说明图1为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继电器K;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和开关S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继电器K的触点K-1和电源VCC,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8和芯片IC1的引脚5,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3和三极管V3的集电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4的基极连接电容C4和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4的集电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芯片IC1的引脚6,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4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阳极、继电器K的另一端、电阻R9、电阻R10、电容C5和芯片IC2的引脚2,芯片IC1的引脚7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芯片IC1的引脚4和电阻R8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5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容C6,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2的引脚6连接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喇叭B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型号为HL-169A,芯片IC2的型号为OP07。三极管V1的V2均为PNP型三极管。三极管V1的V2均为PNP型三极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路中的S1为方向盘上的电喇叭按钮开关。按下开关S1,电容C1被充电,三极管V1、V2导通,继电器K吸合,其常开接点K-1吸合,后面的电路得电,电容C1的充电时间即为三极管V1的导通时间,也就是继电器K的通电时间,当电容C1充满电后,三极管V1和V2截止,继电器K断开。IC1为专用语音集成电路HL-169A,由于其工作时间为2.8秒,所以用三极管V3、V4组成自激多谐振荡器,每3秒钟输出一次高电平作为触发信号,使IC1每3秒钟输出一次语音信号,送入IC2进行音频功率放大,最终通过扬声器B发出类似于“行人避让”的语音通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继电器K;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和开关S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继电器K的触点K‑1和电源VCC,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8和芯片IC1的引脚5,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3和三极管V3的集电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4的基极连接电容C4和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4的集电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芯片IC1的引脚6,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4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阳极、继电器K的另一端、电阻R9、电阻R10、电容C5和芯片IC2的引脚2,芯片IC1的引脚7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芯片IC1的引脚4和电阻R8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5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容C6,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2的引脚6连接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喇叭B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洒水车语音喇叭控制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继电器K;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和开关S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继电器K的触点K-1和电源VCC,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8和芯片IC1的引脚5,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3和三极管V3的集电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4的基极连接电容C4和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4的集电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芯片IC1的引脚6,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琳梁春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