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晓蓉专利>正文

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99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包括把手、固定座、气筒、注气孔、活塞、推杆、固定套、螺纹套、插筒、注气管、漏孔、气垫、第一流通管、第一注射器、第二流通管、第二注射器,该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首先能够对患者耳道内的耳垢异物进行吸出,其次根据患者病情,能够将相对应药液注入到患者耳道内,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最后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对患者耳道深处进行封堵,有效避免操作过程中药液以及耳垢异物滑入患者耳道深处,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极大的提高了对患者耳道清洁的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The cleaning device for the ear canal in the Department of 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by ear cleaning device for Department of ENT,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 fixed seat, air pump, injection hole, a piston and a push rod, a fixed sleeve and a threaded sleeve, inserted tube, gas injection pipe, leak, air cushion, the first circulation pipe, the first and second circulation pipe, second syringe syringe, the Department of ENT by ear cleaning device. Ingenious structure, powerful fun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the device, first to wax in the ear canal for patients with foreign bodies were sucked out, the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liquid injection to patients with ear canal of the targeted treatment, finally also can through a simple operation of the block with deep ear canal avoid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medicine liquid, and the wax slide into the depths of the ear canal in patients with foreign bodies, and ultimately through these, in order to improve on the patients with ear canal clea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ilitates the operation of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的耳道具有绒毛组织可过滤外界进入的微细污物,加上耳道的皮脂组织会因新陈代谢而产生皮屑,久而久的,这些微细污物及皮屑等会积附于耳道上,而形成耳垢。若耳垢一多,则有可能影响听力,或是于游泳、潜水时亦可能因耳道进水,导致耳垢吸水膨胀、阻塞耳道等情形,不仅会造成听力受到影响,亦有可能衍生中耳炎等问题。根据上述,当前耳鼻喉科在对患者耳道内清洁时,因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耳扒、镊子或棉棒,而上述几种工具,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仅容易对患者耳道造成伤害,此外在清理耳垢过程中,也容易导致耳垢滑入耳道深处,给清洁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部分患者耳道因存有炎症,从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药液注入,但目前传统的器具却无法很好的满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来解决目前耳鼻喉科在对患者耳道清理过程中,因传统的器具导致诸多不便问题的出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包括把手、固定座、气筒、注气孔、活塞、推杆、固定套、螺纹套、插筒、注气管、漏孔、气垫、第一流通管、第一注射器、第二流通管、第二注射器,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把手顶部,所述的固定座与把手一体相连,所述的气筒位于固定座内部中端,所述的气筒与固定座胶水相连,所述的注气孔位于固定座内部左侧,所述的注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活塞位于气筒内部,所述的活塞与气筒滑动相连,所述的推杆位于活塞右侧,所述的推杆与活塞紧配相连,所述的固定套贯穿于固定座左侧,所述的固定套与固定座一体相连,所述的螺纹套位于固定套外壁,所述的螺纹套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插筒位于螺纹套内壁左侧,所述的插筒与螺纹套一体相连,所述的注气管位于插筒内部中端,所述的注气管与插筒胶水相连,所述的漏孔位于注气管左侧上下两端,所述的漏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气垫贯穿于注气管左侧,所述的气垫与注气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流通管位于插筒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一流通管与插筒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注射器位于第一流通管右侧顶部,所述的第一注射器与第一流通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流通管位于插筒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二流通管与插筒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注射器位于第二流通管右侧底部,所述的第二注射器与第二流通管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把手内部中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把手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把手外壁还设有防滑条纹,所述的防滑条纹与把手一体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顶部还设有记忆铁丝,所述的记忆铁丝与固定座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记忆铁丝顶部还设有LED灯,所述的LED灯与记忆铁丝螺纹相连,且所述的LED灯与蓄电池导线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气筒右侧外壁还设有密封套,所述的密封套与气筒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注气管左侧还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注气管胶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握住插筒与把手,再将螺纹套与固定套相互旋转,使插筒与固定座相连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实现注气孔与注气管的相通,接着根据实际情况,医护人员可将相应药液倒入第一注射器内,然后握住把手,将插筒左侧深入到患者耳道,接着,医护人员将推杆向气筒内部推动,即推杆带动活塞顺着气筒内壁作由右向左运动,此时通过活塞向左的作用,使得气筒内部空气通过注气孔流入注气管,接着空气通过漏孔进入到气垫内,即通过空气注入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气垫的膨胀打开,此时通过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能够对患者耳道进行有效的封堵,然后,医护人员推动第一注射器,使第一注射器内部的药液通过第一流通管向患者耳道内流出,此时通过药液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耳道的清洗以及相应治疗,因之前气垫对患者耳道的封堵,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药液流入到患者耳道深处,即达到限制药液流动的作用,同时,医护人员可拉动第二注射器,即使第二注射器产生负压,即在负压的作用下,使患者耳道内部的耳垢以及药液通过第二流通管回流到第二注射器内,即实现对患者耳道内耳垢的吸出,接着,医护人员可将该插筒从患者耳道内缓慢抽出,因气垫的作用,能够带出患者耳道内部的残余部分耳垢,即提高了清洁的效果,当一位患者耳道清洁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将螺纹套旋转,即使插筒与固定座分离,接着重新更换新的插筒,最终通过上述,从而防止了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该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首先能够对患者耳道内的耳垢异物进行吸出,其次根据患者病情,能够将相对应药液注入到患者耳道内,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最后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对患者耳道深处进行封堵,有效避免操作过程中药液以及耳垢异物滑入患者耳道深处,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极大的提高了对患者耳道清洁的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医护人员也可根据需要,打开LED灯,再拉动记忆铁丝,使记忆铁丝带动LED灯移动到医护人员需要位置,即达到对患者耳道照明的作用,从而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耳道内部的情况,蓄电池是为了给LED灯进行能量供应,防滑条纹是为了提高医护人员握住把手的稳定性,挡板是为了对气垫进行限位,且挡板材质为硅胶,具备良好的柔软性,对患者耳道进行有效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气垫部位剖视放大图;图4是固定套部位剖视放大图;图5是气筒部位剖视放大图。把手1、固定座2、气筒3、注气孔4、活塞5、推杆6、固定套7、螺纹套8、插筒9、注气管10、漏孔11、气垫12、第一流通管13、第一注射器14、第二流通管15、第二注射器16、蓄电池101、防滑条纹102、记忆铁丝201、LED灯202、密封套301、挡板10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包括把手1、固定座2、气筒3、注气孔4、活塞5、推杆6、固定套7、螺纹套8、插筒9、注气管10、漏孔11、气垫12、第一流通管13、第一注射器14、第二流通管15、第二注射器16,所述的固定座2位于把手1顶部,所述的固定座2与把手1一体相连,所述的气筒3位于固定座2内部中端,所述的气筒3与固定座2胶水相连,所述的注气孔4位于固定座2内部左侧,所述的注气孔4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活塞5位于气筒3内部,所述的活塞5与气筒3滑动相连,所述的推杆6位于活塞5右侧,所述的推杆6与活塞5紧配相连,所述的固定套7贯穿于固定座2左侧,所述的固定套7与固定座2一体相连,所述的螺纹套8位于固定套7外壁,所述的螺纹套8与固定套7螺纹相连,所述的插筒9位于螺纹套8内壁左侧,所述的插筒9与螺纹套8一体相连,所述的注气管10位于插筒9内部中端,所述的注气管10与插筒9胶水相连,所述的漏孔11位于注气管10左侧上下两端,所述的漏孔11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气垫12贯穿于注气管10左侧,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

【技术保护点】
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固定座、气筒、注气孔、活塞、推杆、固定套、螺纹套、插筒、注气管、漏孔、气垫、第一流通管、第一注射器、第二流通管、第二注射器,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把手顶部,所述的固定座与把手一体相连,所述的气筒位于固定座内部中端,所述的气筒与固定座胶水相连,所述的注气孔位于固定座内部左侧,所述的注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活塞位于气筒内部,所述的活塞与气筒滑动相连,所述的推杆位于活塞右侧,所述的推杆与活塞紧配相连,所述的固定套贯穿于固定座左侧,所述的固定套与固定座一体相连,所述的螺纹套位于固定套外壁,所述的螺纹套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插筒位于螺纹套内壁左侧,所述的插筒与螺纹套一体相连,所述的注气管位于插筒内部中端,所述的注气管与插筒胶水相连,所述的漏孔位于注气管左侧上下两端,所述的漏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气垫贯穿于注气管左侧,所述的气垫与注气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流通管位于插筒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一流通管与插筒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注射器位于第一流通管右侧顶部,所述的第一注射器与第一流通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流通管位于插筒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二流通管与插筒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注射器位于第二流通管右侧底部,所述的第二注射器与第二流通管胶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耳鼻喉科用耳道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固定座、气筒、注气孔、活塞、推杆、固定套、螺纹套、插筒、注气管、漏孔、气垫、第一流通管、第一注射器、第二流通管、第二注射器,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把手顶部,所述的固定座与把手一体相连,所述的气筒位于固定座内部中端,所述的气筒与固定座胶水相连,所述的注气孔位于固定座内部左侧,所述的注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活塞位于气筒内部,所述的活塞与气筒滑动相连,所述的推杆位于活塞右侧,所述的推杆与活塞紧配相连,所述的固定套贯穿于固定座左侧,所述的固定套与固定座一体相连,所述的螺纹套位于固定套外壁,所述的螺纹套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插筒位于螺纹套内壁左侧,所述的插筒与螺纹套一体相连,所述的注气管位于插筒内部中端,所述的注气管与插筒胶水相连,所述的漏孔位于注气管左侧上下两端,所述的漏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气垫贯穿于注气管左侧,所述的气垫与注气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流通管位于插筒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一流通管与插筒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注射器位于第一流通管右侧顶部,所述的第一注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蓉何小静李英姚娟陈晨韩升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晓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