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总照专利>正文

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的学步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911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的学步车,学步车包括上盘座椅、底盘和用以调节上盘座椅与底盘之间垂向距离的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卡座和调节支架;调节卡座排布有若干组卡槽组,调节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自由端,每一自由端各设置有挂柱,所述两个自由端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挂柱自对应的自由端由该平面向外延伸凸出设置,调节支架之与设置自由端相对一端的另一端与底盘连接,上盘座椅与高度调节装置通过一固定支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之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的学步车的优点在于结构牢固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A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walker Walker including adjusting device to adjust the distance to the height of the hanging wall between the seat and the chassis, the chassis and the seat plate with vertical and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includes adjusting holder and the adjusting bracket; adjust the arrangement of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card slot group, one end of the adjusting bracket equipped with two free ends, each free end is arranged on the hanging column, the two free ends in the same plane, the free end of the hanging column by the corresponding plane extending outwards and convexly arranged, the other end of the adjusting bracket and set free end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pposite the chassis plate seat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connected through a fixed bracket. The advantage of the degree adjustment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chool walker is that the structure is firm and has goo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的学步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的学步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学步车中,底盘和上盘通过支架连接,为了调节底盘和上盘间的垂直高度,支架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一种较为方便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卡座和调节支架,调节卡座沿着高度方向排布有若干组卡槽组,每一卡槽组由设置于调节卡座两侧的卡槽组组成,调节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自由端,每一自由端各设置有挂柱,在外力作用下,两个自由端能相互靠近以使挂柱能选择进入任一卡槽组,卸下外力后,每个挂柱卡接在对应的卡槽组之卡槽中。使用上段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如下状况:1、调节支架的两个自由端会打滑脱离调节卡座,存在安全隐患;2、由于挂柱与卡槽是铰接连接,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支架的两个自由端在受底盘和上盘的的拉力或压力时,由于杠杆的作用,两个自由端会将所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倍转嫁作用到调节卡座上,极易导致调节卡座的损坏,特别是调节卡座采用塑料制成的更是频繁受到损坏,因此,现有的高度调节装置结构不牢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且具有较好安全性的高度调节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卡座和调节支架;调节卡座沿着高度方向排布有若干组卡槽组,每一卡槽组由设置于调节卡座两侧的卡槽组成;调节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自由端,每一自由端各设置有挂柱,在外力作用下,两个自由端能相互靠近以使挂柱能选择进入任一卡槽组,卸下外力后,每个挂柱卡接在对应的卡槽组之卡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自由端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挂柱自对应的自由端由该平面向外延伸凸出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牢固且具有较好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所述调节支架为开口上大下小的U型结构,所述调节卡座为与所述调节支架相适配的倒梯形结构,且其内部中空,调节卡座的内底壁靠近内侧壁的两侧均设置向调节卡座的内部凸起延伸肋条,各所述卡槽均设置在对应肋条上。每一自由端各设置有两个挂柱,两个挂柱分别自对应的自由端由所述平面两边向外延伸凸出设置,调节卡座的内顶壁靠近内侧壁的两侧均设置向调节卡座的内部凸起延伸的上肋条,上肋条对应下肋条之卡槽也设置有供对应挂柱卡接的卡槽。所述调节卡座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容置槽,当每个挂柱卡接在对应的卡槽组之卡槽中时,调节支架的两个自由端各对应卡接在对应的容置槽中。每一自由端还各自设置有面向另一自由端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柱,所述调节卡座的中间设置有沿着调节卡座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块,限位块的两侧面设置有沿着调节卡座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以阻止调节支架脱离调节卡座的限位槽,各所述限位柱伸进对应的限位槽中。所述调节卡座包括内卡座和外卡座,所述内卡座设置有插接部,所述外卡座设置有供所述插接部配合插入安装的插接腔,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部中。在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的一个截面上,所述内卡座呈凸形状,所述外卡座呈凹形状,所述卡槽设置在外卡座凹陷部分的两侧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内卡座所凸起部分的两侧壁上。各所述自由端的中心轴与安装在对应自由端的上挂柱的中心轴相交于同一点,或者所述自由端的中心轴与安装在对应自由端上的挂柱的中心轴和限位柱的中心轴相交于同一点。各所述自由端的中心轴与安装在对应自由端的上挂柱的中心轴相交于同一点,挂柱的中心轴偏离对应自由端上的限位柱的中心轴设置,且挂柱的中心轴与限位柱的中心轴在垂直方向的距离等于一个或多个每相邻卡槽组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且具有较好安全性的高度学步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学步车,包括上盘座椅、底盘和用以调节上盘座椅与底盘之间垂向距离的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为上述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调节支架之与设置自由端相对一端的另一端与底盘连接,上盘座椅与高度调节装置通过一固定支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牢固且具有较好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之三维状态示意图(展开使用时);图2是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之三维状态示意图(收折时);图3是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分解状态的三维状态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分解状态的三维状态示意图(另一视角);图5是图1所示高度调节装置的左视图;图6是图1所示高度调节装置的正视图;图7是图5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至图18是实施例中调节支架的各种形状之三维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学步车包括上盘座椅、底盘和用以调节上盘座椅与底盘之间垂向距离的高度调节装置100,下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00的一端与底盘连接,上盘座椅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00的另一端通过一固定支架连接101。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一种高度调节装置100包括调节卡座1和调节支架2。调节卡座1沿着高度方向排布有若干组卡槽组,每一卡槽组由设置于调节卡座1两侧的卡槽11组成。调节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自由端(21,22),每一自由端(21,22)各设置有挂柱23,在外力作用下,两个自由端(21,22)能相互靠近以使挂柱23能选择进入任一卡槽组,卸下外力后,每个挂柱23卡接在对应的卡槽组之卡槽11中。更具体而言,所述调节支架2为开口上大下小的U型结构,所述调节卡座1为与所述调节支架2相适配的倒梯形结构,且其内部中空,调节卡座1的内底壁靠近内侧壁的两侧均设置向调节卡座1的内部凸起的肋条12,肋条12沿着所述高度方向(附图h向所示)延伸设置,各所述卡槽11均设置在对应肋条12上。实际上,肋条12也是可以设置在调节卡座1的内顶壁靠近内侧壁的两侧的。所述两个自由端(21,22)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挂柱23自对应的自由端(21,22)由该平面向外延伸凸出设置。每一自由端(21,22)还各自设置有面向另一自由端(21,22)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柱24,所述调节卡座1的中间设置有沿着调节卡座1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两侧面设置有沿着调节卡座1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以阻止调节支架2脱离调节卡座1的限位槽14,各所述限位柱24伸进对应的限位槽14中。限位柱24的中心轴可以处于所述平面内。在每一自由端(21,22)所设置的挂柱23有多种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介绍如下。如附图10、附图12、附图13、附图14、附图16、附图17和附图18各附图所示,各所述自由端(21,22)的中心轴(a,b)与安装在对应自由端(21,22)上的挂柱23的中心轴(c)相交于同一点。也即挂柱23可设置在对应自由端(21,22)的任一位置上,其中,较优的方式是将挂柱23设置在对应自由端(21,22)的端部上,如附图10、附图13、附图14、附图17和附图18。最优的方式是,所述自由端(21,22)的中心轴与安装在对应自由端(21,22)上的挂柱23的中心轴和限位柱24的中心轴(d)相交于同一点。实际上,挂柱23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在对应自由端(21,22)上的限位柱24上的,如附图11所示。另外,各所述自由端(21,22)的中心轴与安装在对应自由端(21,2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及其应用的学步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卡座和调节支架;调节卡座沿着高度方向排布有若干组卡槽组,每一卡槽组由设置于调节卡座两侧的卡槽组成;调节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自由端,每一自由端各设置有挂柱,在外力作用下,两个自由端能相互靠近以使挂柱能选择进入任一卡槽组,卸下外力后,每个挂柱卡接在对应的卡槽组之卡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自由端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挂柱自对应的自由端由该平面向外延伸凸出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卡座和调节支架;调节卡座沿着高度方向排布有若干组卡槽组,每一卡槽组由设置于调节卡座两侧的卡槽组成;调节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自由端,每一自由端各设置有挂柱,在外力作用下,两个自由端能相互靠近以使挂柱能选择进入任一卡槽组,卸下外力后,每个挂柱卡接在对应的卡槽组之卡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自由端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挂柱自对应的自由端由该平面向外延伸凸出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为开口上大下小的U型结构,所述调节卡座为与所述调节支架相适配的倒梯形结构,且其内部中空,调节卡座的内底壁靠近内侧壁的两侧均设置向调节卡座的内部凸起延伸肋条,各所述卡槽均设置在对应肋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自由端各设置有两个挂柱,两个挂柱分别自对应的自由端由所述平面两边向外延伸凸出设置,调节卡座的内顶壁靠近内侧壁的两侧均设置向调节卡座的内部凸起延伸的上肋条,上肋条对应下肋条之卡槽也设置有供对应挂柱卡接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卡座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容置槽,当每个挂柱卡接在对应的卡槽组之卡槽中时,调节支架的两个自由端各对应卡接在对应的容置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自由端还各自设置有面向另一自由端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柱,所述调节卡座的中间设置有沿着调节卡座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总照
申请(专利权)人:顾总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